永續食糧 -- 兼顧人類與地球的總體經濟政策

9. 海洋保育

巴蒂尼、Rodolfo Werner

這個星球顯然是海洋,稱它為地球是多麼不恰當。

──亞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      



水對生命至關重要,地球是唯一一顆已知在其表面擁有大而穩定的液態水體的行星。[1] 地球的水主要包含在五個大洋和 113 個海域中,這些海洋總共覆蓋了大約 72% 的地球表面。[2]

海洋產生我們呼吸的大部分氧氣,並驅動主導陸地和大氣中天氣的水循環,調節地球的氣候。它們還吸收了人類產生的約 30% 的二氧化碳,緩衝了全球變暖的影響。至關重要的是,海洋可以凈化我們飲用的水,並容納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3] 如此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不僅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而且對人類營養也至關重要。大約有 30 億人依賴野生捕撈和養殖的海鮮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且海洋也提供了多種藥物。[4]

除了使我們的星球宜居之外,海洋還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這就是為什麼「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聯合國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SDG14:海洋生態)。在全球層面,海洋和沿海資源及產業的市場價值約為全球 GDP 的 5%(UN 2015)。海洋漁業直接或間接僱傭了超過 2 億人,超過 30 億人依靠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計。

縱觀歷史,海洋一直是貿易和運輸的重要渠道。所以即使是現在,在大陸被繪製出來並且它們的內部可以通過道路、河流和空氣進入很久之後,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生活仍距離海洋不超過 200 英里。

海洋正在消亡

我們正在大量使用海洋,污染它,並開發它的沿海邊界。因此,當今世界的海洋正受到嚴重威脅。主要有三大威脅:

由於對海洋生物的破壞性影響,海洋酸化影響了人們的生計以及社區和當地經濟的福祉。僅在美國,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有增無減,到本世紀末,蛤蜊的年供應量可能減少 35%,牡蠣減少 50%,扇貝減少 55%,導致消費者累計損失約 2.3 億美元。在同樣的情況下,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會導致珊瑚礁活動損失 1400 億美元的娛樂收益。到 2100 年之前,美國珊瑚礁休閒產業的價值可能會下降 90% 以上。變暖的海水已經對美國西北部的漁業產生了破壞性影響,並給當地經濟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世界上一些收入最高的漁業,如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貝類漁業,已經見證了螃蟹數量的嚴重下降,這可能是由於海洋酸化。作為回應,太平洋沿岸漁民協會聯合會於 2018 年對 30 家化石燃料公司提起訴訟。海洋溫度升高也導致東太平洋有毒藻類大量繁殖,這些藻類會產生危害人類健康的神經毒素。結果,近年來,美國西海岸的許多漁業被迫關閉。

丟棄的漁具和其他大型塑料物品,其中五分之一被認為是 2011 年日本海嘯的碎片與微塑料一起在太平洋形成了巨大的旋轉垃圾堆。那堆東西現在是法國的三倍。它被稱為太平洋大垃圾帶,面積約為 160 萬平方公里,是之前估計的 16 倍(Lebreton 等人,2018)。除了來自陸地的垃圾外,農業肥料和殺蟲劑最終會進入海洋,形成死區並對物種造成不可逆轉和致命的變化,例如生殖損害。除了農業,沿海水產養殖增加了海水中的污染物。與工業化動物養殖(見第 2 章和第 5 章)一樣,魚類和雙殼貝類的生產涉及抗生素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使用,這一個現象在亞洲水域的越南蛤蜊集約化的生產中顯而易見。此外,溶解在水中的汞和脂溶性污染物會嚴重影響魚類和貝類,因為汞會集中在它們的體內,通常以劇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這就是為什麼像劍魚和鯊魚這樣的掠食性魚類,或者像魚鷹和鷹這樣的掠食性鳥類,它們體內的汞濃度比單獨直接暴露的要高。物種在其體內的汞濃度可以達到其食用物種十倍之多。這個過程稱為生物放大。例如,鯡魚的汞含量約為百萬分之 0.1,而鯊魚等食肉動物的汞含量則高於百萬分之一。海產品中的生物蓄積會傳播到人群中,從而導致汞中毒。魚類中汞的存在會引起健康問題,特別是對於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哺乳母親和幼兒。

儘管這些威脅有據可查,但研究海洋是一項昂貴且排他性的工作,其中大部分,尤其是偏遠和更深的區域,仍未得到充分調查。只有大約 5% 的海洋被徹底研究過,關於與海洋酸化、極地冰融化和微塑料影響相關的新興挑戰仍然存在大量未知數和不確定性。

只要保護 30% 就能挽救整個海洋

根據記錄各國提交的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信息的聯合國世界保護區數據庫,只有大約 7% 的海洋,相當於北美的面積,受到實施和積極管理的海洋保護區的保護。其中大約一半在真正的無耙、無採礦海洋保護區受到高度保護(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2019)。

為了使海洋免受進一步破壞並確保生態系統保持足夠健康以適應氣候變化,必須盡快保護 30% 的海洋(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2016)。該建議也適用於公海,即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區域。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這需要擴大現有的海洋保護區並建立新的海洋保護區。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術語中,這些海洋保護區是明確界定的地理空間,通過法律或其他有效手段得到認可、專用和管理,以實現對自然的長期保護。全球自然交易報告(Dinerstein et al. 2019)和 30x30:海洋保護藍圖(O'Leary et al. 2019)也提出了類似的呼籲。

除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一個全球海洋保護區網絡也應該引起全球的關注。水下生態系統在減輕氣候變化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海洋中的磷蝦、魚類、鯨類和魷魚有助於調節大氣中的碳。這些動物以從大氣中吸收碳的浮游植物為食,然後將其加工成固體糞便,這些糞便沉入海底,碳留在海底。因此,海洋保護區也可以作為氣候保護區。保護 30% 的海洋將提高當地社區的氣候適應能力。

顯然,保護區僅保護海洋物種免受某些受管制的人類活動的影響,但不處理酸化、塑料污染、農業廢棄物或過度捕撈。然而,通過創建這些禁止捕魚和深海海底採礦的受保護空間,海洋有機會適應氣候變化和海洋污染等人類活動帶來的其他威脅並從中恢復過來。本書第 2 章提出了大幅減少全球農業排放和化學物質排放到海洋中的措施。

保護海洋的經濟效益

健康的海洋和海洋生態系統服務支撐著海洋經濟,並為人類健康和福祉提供關鍵的支持。例如,保護沿海和海洋棲息地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和提供食物。超過三分之二的海洋年度經濟價值取決於健康的海洋資產(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通過培育可持續漁業和旅遊業,島嶼和沿海社區可以在恢復海洋健康和保護健康生態系統的同時獲得基本收入。恢復保護區以外的漁業也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因此,阻止海洋棲息地健康的迅速下降有助於停止耗盡世界自然經濟引擎之一。投資於海洋保護區的每一美元預計將帶來至少 3 美元的收益,包括生計、漁業和海岸保護。

至關重要的是,健康的海洋是全球就業的重要來源。它們已經帶來了數億個藍色經濟工作,其中 50% 從業人員是女性。

保護海洋的環境效益

通過建立海洋保護區來保護至少 30% 的海洋免遭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和開發,這對於實現廣泛的環境目標至關重要。海洋保護區──最強大的海洋保護區形式,禁止所有開採──可以通過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復原力、支持漁業生產力和維護歷史上與海洋相關的獨特文化傳統來恢復海洋健康。保護區產生了許多好處,包括一些遠遠超出海洋保護區邊界的好處。例如,海洋保護區可以連接脆弱物種的重要覓食、交配和產犢場(Lester et al. 2009; Sala Giakoumi 2018)。它們可以增強海洋抵禦氣候相關干擾的能力,例如海洋酸化、風暴強度增加、物種分佈變化、生產力下降和氧氣供應減少。[5]

保護海洋的政策

無人海

海洋長期以來一直受制於「海洋自由」學說──十七世紀提出的原則,將國家對海洋的管轄權限制在圍繞國家海岸線的狹窄海帶內。其餘海域被宣佈為所有人自由,不屬於任何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20 世紀,但到了本世紀中葉之前,出現了擴大國家對近海資源的主權要求的動力。人們越來越擔心遠距離捕撈船隊對沿海魚類種群造成的損失,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運送有毒貨物的船隻所造成的污染和廢物。海上強國的海軍正在爭奪全球地表水域甚至海底的存在。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為此,聯合國於 1982 年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國際法擴展到我們星球上廣闊的共享水資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決了與海洋使用和主權有關的若干重要問題,確立了航行自由權,在離岸 12 英里處劃定領海邊界,在離岸 200 英里處劃定專屬經濟區,制定將大陸架權利延伸至離岸 350 英里,創建了國際海底管理局,並創建了其他衝突解決機制(例如,the UN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是通過其區域海洋計劃,致力於保護海洋和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區域海洋公約和行動計劃是世界上唯一在區域層面保護海洋的法律框架。環境署還制定了《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上活動影響的全球行動綱領》。它是唯一一個直接解決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之間聯繫的全球政府間機制。[7]

2020 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儘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海洋主權和使用方面的一些關鍵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但未能解決海洋棲息地和資源的迅速退化問題,尤其是在公海。但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呼籲海洋保護區至少覆蓋 20% 的海洋。世界在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中遇到了它們,這是 2011-2020 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劃下的一組 20 個全球目標。目標 11 規定到 2012 年實現對沿海和海洋區域 10% 的保護,特別是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8] 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特別重要的區域。很明顯地,世界無法實現其最初目標後,最後期限也被延長至 2020 年。2018 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成員呼籲通過海洋保護區網絡和其他有效的保護措施,到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的海洋。該建議也適用於公海(任何國家管轄範圍之外的區域)並且不具約束力,但它在 2016 年檀香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獲得了政府和全球組織的廣泛支持。同年,糧農組織港口國措施協議作為一項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條約生效,旨在阻止非法漁民進入港口和標誌。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允許對船隻進行實時跟踪和監控。然而,儘管 CBD 的 87 個締約方至 2017 年已經實現了其陸地保護目標,但目前只有不到 4% 的海洋屬於海洋保護區,即使 2017 年美國擴建了夏威夷北部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Papahanaumokua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在 2021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預計締約方將通過一個新的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其中包含海洋保護的目標和具體目標。

經濟政策和結構改革的作用

儘管人類對海洋的影響是嚴重的,但解決方案是存在的。政策制定者可以使用多種法律、監管和經濟手段來實現 SDG14,即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我們的海洋和海洋資源,以及相關的 2011-2020 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相關政策工具包括監管、經濟、管理和自願方法。然而,政策行動的步伐跟不上海洋日益增加的壓力。主要的結構性改革包括以下內容:

根據 Smith 等人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額外的結構性改革。(2019)將美國綠色新政擴展到藍色經濟。這些建議旨在加速保護區的恢復過程,增加其經濟價值,並加強碳截存。它們包括以下內容:

關於海洋可持續性的討論往往集中在法律和監管工具上,例如關於捕撈活動的生態系統管理政策或關於漁具和總允許捕撈量的規定。但政策制定者應該考慮的最重要和被忽視的工具之一是財政政策的實施。財政政策是政府可以利用財政工具影響自然資源使用者的行為並促進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環境成果的一種方式。在漁業部門,財政工具通常用於規範活動、創收、為弱勢群體提供社會支持以及推廣環保技術。可以設計財政工具來為實現 SDG14 和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目標提供激勵措施。可持續漁業管理的財政工具包括稅收、補貼和有條件的轉移:

漁業部門的財政政策應包含在明確設計的法規中,並具有明確的訪問和用戶權利。此外,更好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可以確保框架是透明的並且決策者承擔責任。能力建設和體制強化可以支持難以滿足要求的國家的這些努力。激勵協調有助於財政政策在實現 SDG14 和「不讓任何人掉隊」議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必須使激勵結構保持一致,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成果之間的平衡。

在全球範圍內,這種平衡尚未實現。相反,漁業財政政策背後的主導邏輯是使用提高能力的財政激勵措施來促進經濟或社會成果。這些激勵措施最終極大地破壞了環境(包括消耗魚類資源),並扭曲了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分配漁業利益的方式。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利益主要來自工業化船隊的所有者,而不是手工、貧窮的漁民。因此,需要對補貼進行改革,以確保利益的公平分配。

理想的平衡將因國家和背景而異。例如,在大多數人的生計依賴海洋的貧窮國家,政策制定者可能會通過提供燃料補貼或降低上岸漁獲稅來尋求最大化短期社會或經濟成果的政策,即使這些可能會暫時導致捕魚活動增加。或者,他們可以效仿吉里巴斯的例子,引入鳳凰群島保護區(Phoenix Islands Protected Area)等大型海洋保護區,對非法捕魚活動處以罰款,以長期保存種群。

國家案例:南極洲

南極洲和南大洋受南極條約體系(Antarctic Treaty System, ATS)管轄,這是一個旨在規範南極國家之間關係的綜合協定。它的核心是《南極條約》本身。該條約的最初簽署國是 1957-1958 年間活躍在南極的十二個國家,即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新西蘭、挪威、南非、蘇聯、英國和美國。該條約於 1959 年底在華盛頓特區簽署,並於 1961 年年中生效。協商方(目前為 29 個)包括最初加入該條約並通過在南極洲開展大量科學活動以表明其對南極洲的興趣的國家。

該條約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和平利用南極洲。為此,該條約擱置了所有領土要求;促進科學研究和數據交換;禁止在該地區進行軍事活動,但支持科學的除外;並禁止核爆炸和核廢料的處置。該條約適用於南緯 60° 以南地區,包括所有冰架和島嶼。世界上沒有其他像 ATS 一樣需要在研究和保護方面進行國際合作的政治體系。[10]

協商會議通過的建議對條約進行了補充,《南極條約環境保議定書》(Madrid, 1991)以及兩個單獨的公約,即《南極海豹保護公約》(London, 1972)和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公約(the Conven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CCAMLR; Canberra, 1980)。CCAMLR 透過南大洋海洋保護區,創建由所有成員負責和管理的區域以加強 ATS。海洋保護區的採用通過擺脫任何地緣政治主張並為該地區提供政治穩定,加強了所涉地區的國際性。

磷蝦公約

南大洋是地球上變化最少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它涵蓋了世界海洋的 10%,是數千種獨特物種的家園,其中包括數百萬依賴大量磷蝦(一種小型蝦類甲殼類動物)的企鵝和其他構成精緻食物網基礎的草食性物種。科學家們認為,這個生態系統正在發生變化,因為南極氣溫暖化的速度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快。然而,ATS 主要保護的只有南極洲的陸地部分,因為當條約簽署後,該地區的捕魚活動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商業漁業的範圍,除了捕鯨和海豹捕獵。

在 ATS 批准後的幾十年裡,開始積極捕撈魚類資源:南極岩鱈魚和冰魚備受追捧,最終導致過度捕撈。最初來自蘇聯的捕魚船隊開始在該地區巡迴尋找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11]。磷蝦主要用於生產養殖鮭魚的膳食和油,以及作為 Omega 3 脂肪酸的飲食補給品供人類食用。

近年來,磷蝦捕撈已成為一項利潤豐厚的產業,來自其他幾個國家的商業漁民也進入了這一行業。這導致從 2005 年到 2019 年最後一個捕撈季節的捕撈量從約 10 萬噸急劇增加到 38 萬噸。使用新技術捕撈和加工磷蝦正在改變漁業的經濟狀況,並帶來新的管理及保護挑戰。

鑑於磷蝦在南極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磷蝦捕撈活動的增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而促成了 1982 年的 CCAMLR,也稱為「磷蝦公約」。CCAMLR 適用於所有南極魚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與南極輻合帶以南的海鳥。[12]南極輻合帶代表北部溫暖的鹹水水域與南部最冷且最低鹽度的水域之間的過渡帶。

CCAMLR 委員會根據 CCAMLR 保護原則,以盡量減少對生態系統影響的方式管理南極磷蝦漁業。CCAMLR 是第一個將生態系統和預防方法納入海洋生物資源管理基本原則的國際協議(Gonzalez and Kinkelin 2009)。CCAMLR (Article II.2) 定義保育區以允許「合理使用」。構成 CCAMLR 基金會的原始文件將合理使用描述為「明智使用」、「保留以備將來使用」或「導致資源的當前和未來用戶之間公平分配利益」的管理(Holt and Talbot 1978 )。在 CCAMLR 內,只要活動進行,合理使用就可以科學與商業地收穫生物資源不會導致被剝削和依賴人口發生變化或對其生態系統造成二十至三十年不可逆的重大不利影響 (Article II) 。

儘管在目前開展漁業的南極半島 / 斯科舍海地區存在磷蝦捕撈限制,但這些限制是針對大面積海洋設定的,並未考慮漁業、磷蝦和磷蝦捕撈者。幾乎所有捕獲的磷蝦都集中在已知的陸地磷蝦捕食者繁殖地 100 公里範圍內。在漁業和磷蝦捕食者之間的重疊區域,很難依賴磷蝦捕撈者的需求量化。氣候變遷和磷蝦捕撈的綜合影響對磷蝦漁業的基於生態系統的管理是個額外的挑戰。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量之一,是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也是南極洲大多數頂級捕食者的主要獵物。

直到 2007 年,南極磷蝦漁業管制不力(Gonzalez 和 Kinkelin 2009)。當 CCAMLR 細分 48 區並為每個分區設置捕撈限制時,取得了重大進展(圖 9-1)。這是一個過渡步驟,直到 CCAMLR 能夠就漁業反饋管理方法達成一致。2019 年 6 月,舉辦了一次關於磷蝦漁業管理的國際利益相關多方研討會(Trathan et al. 2019)。

研討會的目的是探討磷蝦漁業的管理策略如何與海洋保護區的發展相協調。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就「總體願景」達成一致,並將磷蝦漁業管理納入願景。商定的總體願景是前所未有的,內容如下:「在氣候變遷和南極磷蝦漁業背景下的健康南極海洋生態系統,通過應用科學和管理方面的最佳實踐,以共同目標為基礎,加強溝通、合作、理解和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承諾」(CCAMLR 2019) 。

CCAMLR 的海洋保護區

在 2002 年世界永續發展峰會上,世界各國領導人承諾到 2012 年建立一系列基於科學和國際立法的海洋保護區。國際體認到海洋保護區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的價值,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 CCAMLR,以致力於創建海洋保護區網絡。在 CCAMLR 公約區[13]建立海洋保護區是近年來 ATS 管理機構內討論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第一次 CCAMLR MPA 研討會於 2005 年召開,旨在就 MPA 指定區域提出建議並討論 MPA 如何為 CCAMLR 目標做出貢獻。2017 年組織了第二次研討會,對南大洋進行了廣泛的生物區域化。2009 年,CCAMLR 在南大西洋劃定了第一個海洋保護區,面積達 94,000 平方公里,並進一步致力於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在 2012 年之前於公約區建立海洋保護區體系 (CCAMLR, XXVIII, para 7.19)。2011 年召開了第三次 MPA 研討會,隨後於 2012 年召開了一次技術研討會,以分析 MPA 規劃中的差距。


圖 9-1。 CCAMLR 區域的地圖。來源:https://www.ccamlr.org/en/document/organisation/map-ccamlr-convention-area.

在 2011 年會議上,通過保護措施 (CM 91-04) 是鞏固 MPA 進程的關鍵步驟,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建立 CCAMLR 海洋保護區的總體框架。此措施確保 MPA 進程有序地進行,並遵循委員會成員商定的指導方針。那一年,CCAMLR 還在會議區內確定了九個規劃領域,以便在地理層面系統地運行 MPA 進程。

羅斯海地區海洋保護區

2016 年,CCAMLR 在羅斯海區(8 區)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區,面積達 206 萬平方公里(CM 91-05 ; https: //www.ccamlr.org/en/measure-91-05 -2016 年)。羅斯海是南大洋最具生物生產力和多樣性的地區之一。

通過創建羅斯海區 MPA (RSRMPA),CCAMLR 成員[14]同意在超過 200 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禁止商業捕魚。這個面積是法國三倍的海洋保護區,開創了海上保護的先河,因為它是第一個因國際合作而創建的大型海洋保護區(Dolan et al. 2017)。捕撈利益與南極水域保護利益之間的緊張關係反映了 CCAMLR 內部對其目的和任務的緊張關係。CCAMLR 第二條規定,委員會的目標是「保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其中保護包括「合理利用」。合理使用允許商業捕魚,但需要嚴格的預防和基於生態系統的方法。而一些捕魚國家,特別是在 MPA 談判期間,已經開始重新解釋 CCAMLR 的協議,將合理使用稱為捕魚權而不是保護責任。

RSRMPA 旨在鼓勵所有有興趣在該地區開展業務的 CCAMLR 成員進行國際研究。而不同成員進行的研究和監測結果必須向科學委員會報告。

CCAMLR 中的當前 MPA 提案

截至 2019 年,CCAMLR 正在考慮在南大洋創建海洋保護區的另外三個提案。這些提案處於不同的進展階段。

東南極洲

以東南極洲第 7 區(澳大利亞大陸以南的南極地區)水域為例,該提案於 2012 年首次提出。儘管該提案於 2013 年得到科學委員會的批准並轉交給委員會,但它已經還沒有被採納。

該提案由澳大利亞、法國和歐盟制定。MPA 提案涵蓋了南極洲東部的部分地區,且其中考慮了該特定區域當前科學信息可用性的不確定性。該提案最初包括七個區域的馬賽克,並被修改為僅保留七個提議區域中的三個。這些變化部分反映了所謂的保護價值和海洋保護區最初目的的「協商侵蝕」。值得一提的是,該提案目前得到了各方的明確支持,除了中國和俄羅斯外的 CCAMLR 成員。

威德爾海海洋保護區

威德爾海區域 3 和 4 域包括一個位於南極半島東部的大型深海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生態系統之一。該地區生產力高,海冰濃度高,為南極磷蝦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然而,目前威德爾海正受到氣候變遷的威脅。

儘管歷史上海冰的存在阻礙了威德爾海地區的捕魚,但人們對該地區捕魚的興趣日益濃厚。由於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以及該地區捕魚壓力的潛在增加,通過包含生態完整、多樣化和特定區域的 MPA 保護威德爾海勢在必行。

2016 年,歐盟向 CCAMLR 科學委員會提交了威德爾海海洋保護區提案。儘管有優質的提案,但近年來卻沒有實質性進展,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仍在討論用於準備該提案的資訊的有效性。這令人非常擔憂,因為該提案包含了 CCAMLR 科學委員會在 2016 年認可的最佳可用科學。

在上一次 CCAMLR 會議(2019 年 11 月)上,歐盟及其成員國與挪威一起提議,CCAMLR 分兩個階段通過威德爾海地區的海洋保護區。挪威作為該 MPA 提案支持者的加入表明歐盟願意與其他 CCAMLR 國家公開透明地合作,以推進該委員會的重要保育工作。不幸的是,在上次 CCAMLR 會議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中國和俄羅斯繼續阻礙通過該 MPA 的提案共識。

南極半島和斯科舍海(1 區)

貫穿南極半島和南設得蘭群島(位於第 1 區)的受保護水域和深水道產生重要的洋流,使營養物質得以豐富循環。這種現象導致了驚人的生產力,促成了該地區南極磷蝦(Enphausia superba)的高度集中,得以讓多種企鵝、飛翔的海鳥、海豹和鯨魚繁殖和覓食。

該地區是南極洲人類活動最多的地區之一,而這卻可能影響海洋生態系統。除此之外,該地區也是南極洲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以及經歷最多科學研究項目的地方。

由於氣候變遷,南極半島西部是地球上升溫最快的地區之一。而該地區的海洋生物被大量地捕撈,這裡曾是海豹、鯨魚和兩種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南極岩鱈魚和冰魚)被過度捕撈的地方。目前該地區的海豹和鯨魚基本上已復育成功,但岩鱈魚和冰魚尚未完全復育成功,因此禁止捕撈這兩個物種。

磷蝦捕撈量在 1980 年代初達到了最高水平,超過 50 萬噸。1990 年代初期蘇聯解體後,捕魚產業急劇萎縮。目前的南極磷蝦平均捕撈量是近二十年來最高的,上一個捕撈季節共捕撈了 38 萬噸。

從歷史上看,釣魚是在夏季進行的,在企鵝繁殖季節,企鵝們無法從牠們的棲息地到遠方尋找食物。海冰溶化與流失導致捕撈作業(通常是沿海)和企鵝飼養區重疊。不僅全年都在進行捕魚,而且漁船也可以進入現在沒有冰的海岸附近的新區域。在過去十年中,捕魚的潛在影響變得更加令人擔憂,因為捕魚活動主要集中在某些地方,例如布蘭斯菲爾德海峽,這是企鵝繁殖季節的重要覓食地。

從 2012 年開始,阿根廷和智利一直在領導在區域 1 中創建 MPA 的進程。因此,CCAMLR 成員透過國際合作,分析了 180 多層科學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強調阿根廷和智利開展的進程得到了 CCAMLR 所有成員的持續支持。

該提案於 2018 年 10 月的年會上正式提交給 CCAMLR 科學委員會,並得到了大多數成員的廣泛支持。MPA 的支持者參與了一個合作、透明且基於科學的過程,該過程為可操作的科學和聯合製作提供了最佳實踐。

該提案於 2019 年進行了修訂,以納入 CCAMLR 成員的反饋。此外,阿根廷和智利成立了一個多國專家小組,讓所有感興趣的成員參與討論並製定研究和監測計劃。儘管如此,MPA 提案卻仍未被通過,主要是因為政治障礙,因為它再次遭到中國和俄羅斯的阻撓。顯然,科學的最佳實踐不足以推動對 CCAMLR MPA 的共識。任何海洋保護區的採用都依賴於實現 2009 年承諾的政治意願,即在南大洋建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網絡。

南極海洋保護區對保護和政治穩定的好處

近年來,大量出版物強調了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和益處,不僅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也是保護漁業資源。大型、孤立、穩定執行、持久且禁止任何魚類或資源開採的海洋保護區是成功且有益的。

這些海洋保護區產生了外溢效果,來自海洋保護區的魚類游到鄰近的漁場,改善了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海洋健康。為了實現有效的保育結果並幫助重建枯竭的魚類資源,全球海洋中至少應留出 30% 的面積用於海洋保護區。

南極洲的海洋保護區可以通過消除捕撈活動等的額外壓力,為應對氣候變遷的海洋生態系統恢復力做出貢獻。在南極洲發現了氣候變遷對地球的一些顯著影響,例如暖化和酸化海洋以及海冰濃度和持續時間的變化。除了在南極洲暖化對海洋暖化和酸化作出反應。

南極洲的海洋保護區也有助於碳匯。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從水面附近的大氣中吸收 CO 2 並將其儲存為碳。南極磷蝦以海洋表面附近的這種微小的浮游植物(藻類)為食,然後移動到更深的水域,在排泄廢物時將二氧化碳注入深水中。每年約有 2300 萬噸碳以這種方式被儲存,相當於 3500 萬輛汽車產生的碳。因此,對某些區域的保護將使南極磷蝦能夠繼續提供這一重要的生態服務。

海洋保護區的建立將是另一個允許 CCAMLR 委員會實施 CCAMLR 原則 2 的重要步驟。禁區和漁場的共存已被考慮並包含在所有 MPA 提案中。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育(CCAMLR 的首要目標)允許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因此只要滿足該地區的保育需求,就可以在 CCAMLR 水域繼續捕魚。

正在提議(或採用,如 RSRMPA 的情況)的海洋保護區非常平衡。它們既規定了保護目標,也規定了當前和未來的捕魚活動。例如,由於南極半島沿線的磷蝦集中捕撈令人擔憂,目前的提議只會取代該地區的部分捕撈量。因此,南極半島目前的重要漁區並不會受到海洋保護區的影響。

儘管在不同地區之間有所不同,但現有的科學資訊足以在建議於南大洋建立 MPA 時做出明智的決定。準備單獨的 MPA 提案為綜合現有基線資訊、識別差距或需要在 MPA 建立後納入研究和監測計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特別是在這個環境變遷的時代,南大洋的海洋保護區為研究氣候變遷的影響提供了參考區域。當然,生態過程的時間框架至少包括幾十年,特別是考慮到自然環境變化和氣候變遷的影響。因此,MPA 提案應該是永久性的,不受時間限制。

在 CCAMLR 的背景下,當成員一致同意採用 CM 91-04 時定義了 MPA,CM 91-04 為建立 CCAMLR MPA 提供了框架。CM 91-04 中包含的框架和元素代表了 CCAMLR MPA 的明確定義。CM 91-04 還規定了準備在公約區建立單獨的海洋保護區的任何進一步保護措施所需的一般訊息。

CM 91-04 提到需要展示 MPA 的具體目標,提供其空間邊界,並指出在 MPA 中將限制、禁止或管理哪些活動。此外,CM 91-04 要求制定海洋保護區研究和監測計劃的要素,表明所有成員都可以根據該計劃開展研究和監測活動。

成員之間在研究活動上的合作應成為 MPA 建立和監測的支柱。因此,應該有目的地利用海洋保護區來加強科學和治理,以及南大洋的海洋保育。

一旦科學委員會對於提案達成一致意見,委員會對提案的採納就變成了純粹的政治問題。RSRMPA 的通過是 CCAMLR 建立 MPA 的法律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實際範例。

儘管過去一些成員表達了地緣政治的擔憂,但在南大洋建立海洋保護區將加強這些地區的國際性。區域將成為 CCAMLR MPA,其治理、管理和監督將由所有委員會成員負責和監督。所有這些都將有助於加強 CCAMLR 水域的治理,為該地區的水域提供額外的一層政治穩定。

CCAMLR 是國際海洋管理領域的領導者,必須履行其在南大洋建立有意義的海洋保護區系統的承諾。但 CCAMLR 需要保持這種推動力,才能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完成工作。這包括採用目前正在討論的完善的 MPA 提案,完成其他提案工作,並填補各個領域所存在的空白。

CCAMLR 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在國際水域創建海洋保護區的管理機構,並已得到 24 個國家和歐盟的一致認同。國際海洋界將 CCAMLR 視為保護公海其他區域的典範,即使在戰爭時期,世界大國之間的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合作也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結論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直接依賴於海洋的健康,而海鮮是世界上動物蛋白的第一大來源。然而,海洋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過度捕撈、深海採礦以及氣候變遷造成的污染和酸化正在破壞海洋生物和海洋透過吸收二氧化碳來緩解氣候變遷的能力。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海域在一個完全不受保護、無法無天的狀態下萎靡不振,使我們最大的自然公域暴露在不受限制的開發之下。通過釋放水域的潛能,我們可以遏制氣候變遷,保護地球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同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在魚類資源的開發達到不歸路之前拯救海洋需要迅速地為至少三分之一的海洋建立保護目標。稅收和適當補貼等經濟政策可以為漁民和航運和旅遊業等其他行業創造適當的激勵措施。藍碳基金可以獎勵促進碳截存和海洋保育活動。促進永續的社區漁業以及海藻與海產養殖可以促進保育,同時提供巨大的經濟效益。戰略規劃和將海洋保護納入政策主流則大大有助於實現這些目標。

尾註

  1. 其他星球上的水以多種形式存在於衛星、矮行星甚至彗星上。數十億年前,金星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第一個海洋世界。金星缺乏強大的全球磁場,失控的溫室效應使溫度升高到足以使因太陽風而逃逸到太空中的水沸騰;而這在地球上有助於保護我們的大氣層。
  2. 地球的海洋含有地球上 3.26 億加侖水的約 96.5%。地球上只有不到 3% 的水是淡水(可用於飲用),超過三分之二的地球淡水被鎖在冰帽和冰川中,其中五分之四(相當於地球上所有未釋放淡水的 1%)用於農業。
  3. 海洋包含近 20 萬種已確定的物種,但實際數量可能達到數百萬。
  4. 深海中發現的生物和物質正在研究用於治療癌症、囊腫纖維化和阿茲海默症,甚至可以為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提供解決方案。
  5. 這些現象在溫度、緯度和深度上影響海洋的方式存在顯著差異,因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降低。
  6. 缺乏對動物大小或捕獲時間的定義,即允許捕獲幼體或攜帶受精卵的雌性,是一些反復出現的問題。
  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其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協調海洋研究、觀測系統、減災以及海洋和沿海地區管理方面的方案。而國際海事組織是聯合國發展國際海事法的關鍵機構。
  8. CBD 是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旨在確保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促進永續利用與公平分享生物多樣性的惠益。
  9. 例如,由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一項名為「共同海洋 ABJN 計劃」的五年期、5000 萬美元的計劃由糧農組織及其合作夥伴發起,通過在這些水域進行捕魚活動,在保護國際水域的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並對幾種海洋物種的危害較小,其中包括海龜和金槍魚
  10. 每年舉行一次南極條約協商會議,討論該地區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每次會議期間,還有一次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
  11. 蘇聯磷蝦捕撈只有在巨額經濟補貼的情況下才具有經濟可行性,當蘇聯分割捕撈量時,捕撈程度急劇下降,直到 2000 年初恢復捕撈。
  12. 目前,公約區內有兩種主要的獲利漁獲,一種以南極牙魚和巴塔哥尼亞牙魚為目標(Dissostichus mawsonii 和 Dissostichus eleginoides,通常被當作同一種漁獲),另一種則以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為目標。
  13. 本文件將《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公約》稱為「CAMLR 公約」或「公約」,將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稱為 CCAMLR 或「委員會」。
  14. 自荷蘭於 2019 年 11 月加入以來,CCAMLR 現在有 26 個成員(25 個國家和歐盟)。

[前一章] . [目錄] . [後一章]

Created: May 28, 2022
Last Revised: 05/04,07, 06/01,02
翻譯:朱立亞、陳虹瑜
© Copyright 2022 IPLA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士班     [Hom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