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的歷程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 胡光麃,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民 70 年 12 月 15 日。

這是在岳父的書架上發現的書,作者 1897 年生於四川廣安, 是宣統年間由「庚款」選送美國遊學 (那時候叫「遊學」,「留學」是後來的說法) 的四批學生之第四批。胡先生回國後主要從事實業工作,但是見多識廣、記憶力過人, 而且活得夠久,所以在七旬之後開始著書。 經查,中央大學圖書館有他的四種書。

我向岳父借回這本書,先閱讀關於教育部分。

這本書先在 p.59 介紹兩位因緣際會自行出國留學的容閎和伍廷芳。 容閎歸國後熱心提出建議,但他沒有科舉的資歷,很難發聲。 曾向太平天國提出建言,也未受重視。 1870 年(同治九年)終於經丁日昌轉介給曾國藩,容閎的新政四條建議, 第二條就是派出小遊學生。清政府於 1870 採納曾國藩奏摺,在 1872 開始選送小遊學生, 至 1875 遭廢中止,四年共送出 120 人。 1870 第一批 30 人(10 到 15 歲)由陳蘭彬、容閎護送至美哈特福(Hartford), 進入 New England 地區著名中學,再進大學,以學習技藝、礦、律為主。 陳、容二人接著就成了清廷第一批駐美正、副公使;陳並兼西班牙、秘魯公使。 內地未能接受,僅兩江閩粵有人願意, 出國前還要具結「...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民國 61 年,國民政府贈哈特福大理石紀念碑一座,以誌此事一百年。 這些學生的體育表現也很好,梁敦彥成為耶魯的棒球投手, 鍾文耀是耶魯划船冠軍隊的領隊,耶魯的第一輛自行車也是中國學生買來的。(p.63)

唐紹儀是其一,私下剪了辮子,奉召返國時帶著假辮子,向李鴻章叩頭時滑落, 嚇壞了。 這百二十人全都有所貢獻,還有梁誠、詹天佑;一些學軍事的人,死於中法、中日戰爭。 (p.62)

第三批大型的出國遊學,是船政學堂派出的。(p.65) 嚴復在其中。可惜這一批人在軍事上沒有實際發展的空間,反而在譯著上貢獻所長。

「庚款」的倡議者是曾在華工作的史密斯博士(Arthur H Smith)於 1905-6 年間發起, 此議透過當時駐美公使梁誠推動,史密斯博士和另一位愛博特先生(Lawrence Abbot) 晉見並提議給老羅斯福總統,受其讚賞而推動,並在 1908 年 5 月 25 日通過國會, 退還一千二百餘萬美元的賠款, 12 月 26 日實施,次年(光緒 34 年歿,宣統元年,1909)在北京成立「遊美學務處」, 頒佈實施辦法;作者見過這份公文,本來寫「留」學,另外浮貼了「遊」字。 在 Washington DC 也成立一個對應機構,管理這批學生。 宣統三年「遊美肄業館」改名「清華學園」,民國成立後改稱「清華學校」。 革命成功之前,共送出四批遊學生,1909 馬上出去第一批 47 人(所謂「第一格」者), 梅貽琦在內;次年第二批 70 人,趙元任、胡適在其中;1911 年送出兩批, 分別是第一格(前一年備取受訓之後送出)62 人,姜立夫在其中,第二格幼年生 11 人, 作者在其中。

梁誠是 1875 年派遣出國遊學的幼年生之一, 1903 年繼伍廷芳之後任駐美公使,1907 朝廷內鬥而被免職,但繼任者未到任, 懸缺至 1908 伍廷芳第二次出史美國。梁誠成為遊美學務處的創始負責人。 辦事的人是學部郎中范源廉先生,他是第一批留日的師範學生。

甲午戰後的十年,是遊日求學的風潮,超過八千人(胡先生說當時寧波到長崎的船票「僅」十二元,我不知道它的「價值」為何,但畢竟比去歐美便宜很多)。 其中六成讀了某種「速成」班,在這些速成班裡,又以法政、師範為最多。 曹汝霖回憶,他 1901 年到日本學法政,1905 年回國前, 幫專學師範的范源廉辦速成法政班。(p.72)

日本政府意識到吸引中學留學生的政治意義。 1898 年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向外務大臣報告: 「如果將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國新人才散佈於古老帝國, 是為日後樹立日本勢力於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p.69)

教育以外,我翻到後面讀了一下關於「電業」的發展。 胡先生本人就是電業人士(他從 MIT 學來的)。他說

以學校而言, 電界人物學電科者,以出身交通大學者最多,幾達半數以上。 ... 最早的一批電界人物是由曾國藩、李鴻章於 1872 年至 1875 年派赴留美的學生 (與詹天佑、唐紹儀等同時)...(p.257)
原來臺灣的交大電學領域是有淵源的。人說「書讀今生已太遲」,果真如此, 任何學問,不論在個人還是社群,真的都需要先建立一種傳統流脈。

而交通大學若從前身算起,是中國第二所大學。 「是由 1896 年盛宣懷、唐文治設立的南洋公學(上海)擴張, 於民國 10 年與北平、唐山三所獨立有關交通教育的學校合併而成。」(p.101) 這本書第二章第五節「早期的國立大學和師資人物」大約按資歷列出 31 所國立大學, 其中中央大學列於第 10。

中國(清朝)最老的現代大學是北洋大學,初名「北洋大學堂」, 是 1895 年 10 月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時任津海關道盛宣懷, 上奏光緒皇帝得到批准在天津建立的大學;現址成為「河北工業大學」, 但學緒則為「天津大學」。 北洋大學堂的初任「總辦」是伍廷芳、蔡紹基,總教習為美國人丁家立 (Charles Daniel Tenney,1857--1930,美國麻州人,本為傳教士,後志於興學, 放棄神職,從李鴻章的家庭英文教師做起)。

著名的北京大學被胡先生列在第三,雖然它併入了「同文館」, 但先生並不願意將同文館當作北京大學的前身,所以北大的歷史不能從同文館算起。 北大的起源,被認定為 1898 年設立的「京師大學堂」,開始時只有百餘人, 而且還是以科舉相關學生為主,可謂僅有「經學」一科。 併入同文館之後,有了醫學、師範、譯學、進士等「館」; 後來師範另名為「京師優級師範學堂」。 宣統元年(1908)重組,設立經、文、法、醫、格致、農、工、商等八科。 民國元年改名「北京大學」,把師範學堂分出去,成為「北平師範大學」。

復旦大學(1905)和南開大學(1904 的敬業中學為其前身)是國立大學, 前者是因為學生不滿教會學校「震旦大學」的宗教課程而罷課散學之後,另外成立的; 于右任是籌備者之一。 震旦大學是天主教成立的教會大學(1903),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最早在華設立學校: 道光 28 年(1848)在上海設小學;發展成 1901 年的東吳大學。 輔仁大學、燕京大學都是設在北京的教會學校, 司徒雷登(Leighton Stuart)連任燕京的校長卅餘年。


[ 回上層 ]


Created: Feb 5, 2019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19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