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

單維彰的私人書評

消失中的江城,何偉著,吳美真譯,八旗文化, 2012, ISBN 978-986-87906-4-3

這是何偉 (Peter Hessler) 的「中國三部曲」之一,應該是他寫的第一本, 卻是我讀的第三本。 如我對何先生一致的看法(我試圖保持客觀而有彈性,但是他的作品並沒有讓我改變), 他的書很適合當作「中國近代田野調查紀錄」,卻太過瑣碎繁雜。 這本書更是如此;他很可貴地記錄了一個「三線」(或更低)城市, 涪陵(讀「福靈」),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樣貌,並兼及三峽大壩的工程。 (嚴格來說,何偉在涪陵的經驗,是 1996 年 8 月起的兩個學年。) 涪陵座落在烏江從貴州進入四川、注入長江的三側河岸上。 我喜歡何偉的一個貼心的習慣:他總是畫出地圖幫助讀者理解他所在的位置。

但是這本幾乎 500 頁分成兩部 (parts) 的書,其實只需要讀 Part One 就夠了。 除了最後的結尾以外,Part Two 沒有伸到 Part One 範圍以外的新故事。 想起我讀完 1Q84 第一冊的時候,跟涵涵談起,她勸我不要再讀第二冊了。 可我還是秉持著「好學生」的態度讀了第二冊;讀完之後頗覺得空洞, 但後悔也來不及了。涵涵的建議沒錯,1Q84 這部小說,應該讀完第一冊就好了。 現在我也奉勸各位,《消失中的江城》讀完 Part One 就夠了,頂多再把 Part Two 的結尾讀過即可;如果這個勸告還來得及的話。

何偉在年滿 30 歲之前寫了這本書,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文字之中,有些非常直率的批判, 而吳美真也直率地翻譯了(我甚至懷疑她順便加了點燃料進去)。

p.90ff
在中國的政治檢查氛圍下教導西方文學,幫助何偉理解了一件事。

我第一次明白,為什麼文學經常染上政治色彩。以前我和這種事抗爭過。 我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畢業後,我在牛津大學讀了兩年英文和英國文學。 我原先的計畫是要成為一名文學教授,但是過了一段時間, 我在英文系 -- 尤其是美國的英文系 -- 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在那麼吸引我了。 這部分是因為美學認知的問題,我發現自己無法讀文學批評。 因為那些僵硬的學術理論沒有真正觸及優秀作品的優點。 而且,我不太能夠理解大多數的評論,我認為那是一堆笨拙、雜亂、令人沮喪的字眼: 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新歷史主義。你無法以簡單而清楚的方式解釋這些術語。 同樣地,當我要我的學生為歷史唯物論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下定義時, 他們同樣支吾其詞。

... 批評者似乎很少針對原文提出看法。相反地,他們扭曲原文, 以便針對他們視為神聖的觀念提出巧妙的看法。 我讀了馬克斯主義批評者,女性主義批評者,以及後殖民時期的批評者。 他們一成不變的作法就是操弄理論,彷彿那是一種模型, 將文學作品套入某種固定的理論架構中,然後擠出勻整而精巧的評論。 馬克斯主義者寫出馬克斯主義式的評論, 女性主義者寫出女性主義式的評論, 後殖民時期論者寫出後殖民時期式的評論。 那就像反覆不斷地讀一本毫無意義的書。

我也有過同樣的感受(雖然我不是做文學研究的人,但我畢竟虛長何偉幾歲, 而且喜愛閱讀),也思考過這個現象的理由。 我為這個問題找到一個自認為合理的解釋(所以就能把它擱在腦後)。 但是我沒有時間把那個想法寫在這裡。

我覺得何偉相當故意地寫了以下兩段話;像這樣直率地寫,居然還能再拿到中國的簽證, 表示北京政府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不能忍受批評啦。

太平天國反對抽鴉片、裹小腳、賣淫、賭博和抽菸, 而且得到中國農民的支持,因為農民對於腐敗的清朝統治者沒有好感。 但是,洪秀全沒有治國的眼光和經驗, 而權力誘使他們大多數人落入奢靡和勾心鬥角的模式之中。 他們開始取得他們想要推翻的朝代的裝飾物: 黃絲綢袍、成群成群的馬屁精、無窮無盡的嬪妃。 (p.102)

共產黨反對抽鴉片、裹小腳、賣淫和賭博, 而且得到中國農民的支持,因為農民對於貪求的地主和腐敗的國民黨沒有好感。 但是,毛澤東缺乏治國的眼光和經驗, 而權力促使他建立了一個以他的形象為中心的國家崇拜儀式。 領導幹部開始取得他們所推翻的政權的裝飾物: 豪宅、成群成群的馬屁精、無窮無盡的小老婆。 (p.105)

何偉在涪陵想要學習中文,但是一開始沒人當真,希望敷衍他兩天,等他自己忘了就算了。

我也因為頑固的緣故而想學中文, 因為這裡的人不認為外國人可以學會中文。 這種看法有一段長久的歷史,即使到了 1800 年代初期, 中國人教外國人中文仍是一件違法的事,許多中國人都因為教英國年輕人中文, 而坐牢或被處死。這一段歷史令我著迷:有多少語言是神聖的,不准外人學習的? (p.109)
我很懷疑這條「法令」的真實性?難道利瑪竇和湯若望等人,從沒有學過中文嗎? 還是這條「法令」只有一段很短的時間、在很小的地區執行? 這個「故事」卻值得「對外華語教學」的學者和教師們參考。

[ 回上層 ]


Created: Dec 28, 2015
Last Revised: 2016-02-03
© Copyright 2016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