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名字

單維彰的私人書評

玫瑰的名字, Il Nome Della Rosa, Umberto Eco, 謝瑤玲譯,皇冠, 2000, ISBN 957-3317-26-5

開始讀這種「大部頭」的書,要做好心理準備。我每天盯著電腦螢幕而疲乏的眼, 還能不能夠在傍晚閱讀小說?更何況,書都這麼厚了,又沒差把字再放大一點, 版面做寬一點,這麼小的字,我們中老年人讀得很吃力耶。殊不知, 反正這麼厚的書,在年輕族群已經沒市場了,還不知道照顧好中年人的市場? 話說,為了讀這本小說,我去驗光了,被確認了需要配一副閱讀眼鏡。 不過,就在我正好讀完最後一頁,心中低迴之時,接到電話說眼鏡準備好了。 所以,我每天忍受者視力的折磨,還是難以放棄地每晚讀了一小時。 可見這本書對我的吸引力。

因為對作者的信任,我假設那個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是真實的,或者是 接近真實的重構。這讓我很感興趣,好像開了一扇時光的窗,去窺視 十四世紀的歐洲思想。那也就是啟蒙時代剛開始發亮的時代, 文藝復興的能量正在蓄勢待發,在文明發展史上,那是個黎明前的時刻, 非常吸引我。更有趣的是,同時也在讀德國史,剛讀到故事裡所謂「日耳曼皇帝」, 更增加了對照的趣味。 誠如故事敘事者曾經領悟的,原來一本書的內容是關於另一本書, 書與書之間,在寧靜的圖書館裡,隔著時空沈靜地對話著。

老實說,對於那些僧侶的直接死因,在發現手指和舌尖的黑色之後, 我已經知道了。這在中國古代也發生過,在一部老電影裡看過。 至於最後那幾乎是「誤會」的結局,雖然不能說提前猜出來, 但是在故事結局的時候,我也同時明白了。就一部「世俗」的偵探小說而言, 我並不覺得非常突出。但是,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透過僧侶辯論所描繪的當代思維, 才是吸引我的情節。

但是,第六天佐治的發言卻太冗長了。感覺作者在那裡有點累了, 不想再用更小說的方式來闡述。那就變得有點像李熬的 北京法源寺,從小說寫成了論說文。

既然這部小說總算是以「懸疑謀殺案」為梗,照例書介不該戳破謎底, 這是寫書介的人的「職業道德」吧?所以,我就寫到此為止了。 提醒讀者,這本書不容易讀,但是建議不要讀序言和導讀和推薦(這一篇不算導讀), 有興趣的話等讀完了小說再去對照看看。從故事的一開始, 就要記得時代的描述和所有出現的人名和教團名。故事裡很少沒用的角色, 他們到了後面都有關連。所以,從一開始就要留意。


[ 回上層 ]


Created: Jan 17, 2009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09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