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數‧生活與學習】專欄 97 年 5 月

理性的信仰

    $\sqrt2$ 是個代數符號,代表那個平方等於 2 的正數, 而正數的具體意義就是某個直線段的長度。 這裡說的線段是指心靈上認知的「理想」線段, 它沒有寬度,而從端點到線段上任何一點的長度都是一個獨特的正數。 就好像『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一個道理只要說出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 一條線段只要畫出來就不是真正的線段了。 如果不了解這個抽象層面,就難以理解數學和科學與工程之間的差異, 也難以理解數學對於像 $\sqrt2$ 這種數的需求。

    為甚麼必定存在一個平方等於 2 的正數? 數學課程通常訴諸於畢氏定理,或者宣稱有一個面積為 2 的正方形。 其實不必經過像畢氏定理這麼偉大的抽象概念,就能闡述 $\sqrt2$ 的存在。 (但是,在課程中引入畢氏定理當然有它本身的必要性。) 任意規定一個代表 1 的長度,定義以它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是 1。 沿正方形的對角線將它切成兩個三角形,它們的面積各是 1/2。 這並不需要三角形面積公式:其實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個公式怎麼來的。 這只是因為那兩片三角形能夠重疊 (數學術語稱之為 SAS 全等),所以面積相等, 所以各是正方形面積的一半。

    為甚麼兩個重疊的圖形必然面積相等? 這當然牽涉到「重疊」、「面積」和「相等」的意義。 絕大多數的讀者可能認為這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只要闡述上面三個詞的意義,天下人都必然會接受。 其實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從小接受了所謂現代化的教育: 這個觀念是習得的,而不是生來的。 仔細思考,其實我們沒有更先驗的理由來證實這個觀念:圖形重疊則面積相等。 人類學或者兒童認知發展的學者,已經告訴我們這並不是每個人必然會有的認知, 也不是所有社會都會接受的思維方式。 歐幾里得那個時代的希臘,可能有著另一類的思維主義, 所以他把這個觀念定為「公理」(Common Notions)。 這是《幾何原本》 (Elements) 宣示的五條公理之第四條。 歐氏邀請那些接受這些公理的人讀下去,至於那些不接受的人, 這本書對他來說僅是一派胡言,當然就沒必要讀下去了。

    所以,圖形重疊則面積相等,這是我們在非常早期養成的一個「信仰」。 就算沒這個信仰,我們仍然可以把它當作定義。 所謂定義就是遊戲規則,按一套規則能夠完一套遊戲,換了規則就換了遊戲。 規則沒有客觀的對或錯,反正只要規則不自相矛盾,就能玩下去。 總之,不論是信仰或定義,就接受前面製作的三角形面積是 1/2 吧。 四片這樣的三角形背靠背拼成另一個平面圖形, 有好幾種方式可以推論它是正方形,我略過不談。 新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四個 1/2,也就是面積為 2。 按照正方形面積的定義,它的邊長就是平方等於 2 的正數。

    如果那個平方等於 2 的數是一個分數 n/m, 其中 nm 都是自然數 (也就是正整數)。 根據我們非常確定的自然數計算法則, 我們可以「約掉」nm 共同的因數 2 (如果有的話), 直到它們不再同時是偶數為止。 那麼因為 (n/m)2=2, 根據我們非常確定的分數計算法則,這就是說

\begin{displaymath} 2m^2=n^2 \end{displaymath}

如果 n 是奇數,則 n2 也是奇數,所以

偶數  \begin{displaymath}
\quad\rightarrow\quad 2m^2\not=n^2\quad\leftarrow\quad \end{displaymath}   奇數

不合,所以 n 不能是奇數。n 不是奇數所以就是偶數, 所以 n 被 2 整除而 m 是奇數; 如果 $n\div2=k$,則 n=2k, 所以 2m2=4k2。 這就不妙了,因為等式兩側可以同除以 2 而得到

奇數  \begin{displaymath}
\quad\rightarrow\quad m^2\not=2k^2\quad\leftarrow\quad \end{displaymath}   偶數

又不合。所以 n 也不能不是奇數。

    我們不接受 n 既不能是奇數也不能不是奇數。 因為自然數的計算都是非常具體而毫無疑問的, 害我們陷於這種窘境的原因是假設了 (n/m)2=2, 所以只好承認假設是錯的,因此 $\sqrt2$ 不等於任何分數。 分數和整數合稱為有理數 (rational),所以 $\sqrt2$ 不是有理數,應該稱為「非有理數」(irrational)。 就中文的傳統修辭而言,「非有」並不是「無」, 在「有」與「無」之間還有許多可能, 但是早期的譯者卻採用了非常「理性」的文字對仗, 把「非有理數」翻譯成「無理數」。 這個不幸的翻譯好像說 $\sqrt2$ 是個無理取鬧不肯合作的數。

    前面的論述起碼表現了另一個「信仰」:一個對象不可以既不能是又不能不是。 在東方傳統中,經常出現這種既不能是也不能不是, 或者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的思維方式。 如今,拒絕承認這種可能的信仰,被稱為「理性」。 這種信仰可能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已經成形了, 因為,歐氏認為需要特別標示「直角皆相等」和「重疊即相等」這些觀念, 卻在沒有任何宣示的前提下自然地以「理性」的思維方式做了證明。 這種信仰成為思維的基礎,不能靠著技術性的定義來解釋。 就科學文明的結果來看,理性思維的成就似乎高過其他思維方式, 但是人們畢竟存在著其他的思維方式。

    不「理性」的思維能夠獲致任何結論嗎? 我的想像力不足以讓我舉一個新的例子,但是不要忘了微積分早期的歷史故事: 那個神秘而被譏諷為「消逝的鬼魂」的無窮小量 dx。 例如 y=x2 的切線斜率可以做以下計算, 這時候 dx 不是 0 所以能成為分母也能做約分:

\begin{displaymath}
{(x+dx)^2-x^2\over dx}={(x^2-2x\cdot dx + (dx)^2)-x^2\over dx}=2x+dx
\end{displaymath}

但是 dx 又是 0,所以 y=x2 的切線斜率就是 2x。 這個 dx 既可以是 0 也可以不是 0, 它的是或不是隨著操作者心靈的洞察而改變。 這項微積分早期的不理性污點已經被極限概念抹去了, 雖然有所謂「非標準分析」想要替它翻案,卻一直不被主流的數學社群接受。 可是在極限概念取代 dx 演算之前, 微積分已經很健康而且很豐沃地發展了一百多年。 二十世紀初,出現一種很特別的函數 $\delta(x)$, 它在原點以外的值全都是 0,但是它與 x 軸所夾的面積卻是 1。 這又是一個既是 0 又不是 0 的例子,後來被「廣義函數」理論收納。

    現在,當「理性」成為教育體系中唯一被認可的思維方式, 或許只有那些最勇敢最有創意的人,才能同時掌握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吧。


[ 回上層 ]


Created: Apr 6, 2008
Last Revised: Apr 10, 2008
© Copyright 2008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