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of the Computer as a Medium

人人知道, 電腦是處理資訊的工具. 這早就是老生常談. 想想為什麼要處理資訊? 無非為了使它更容易被人理解和使用. 資訊與科技, 最終為了人類而存在. 資訊傳 播的速度與廣泛程度, 被視為人類文明的測量指標之一. 廣泛來說, 無論是賺人熱 淚如鐵達尼號電影, 或者荒誕不經如費加洛婚禮, 或者驚世駭俗如在十六世紀提倡 地球繞日, 或者速詔岳武穆收兵的十二道金牌, 或者智巧詭異如描述曲線下面積的 瞬間變化率, 都是資訊; 也都與人類整體的文化、生活與成長息息相關. 在所有那 些為人類謀福祉的科學當中, 有一部分可以被歸納為改善資訊傳播的媒介科技.

古代的資訊媒體就是人. 有如周遊列國的學究, 流浪江湖的說書人和四方走唱的游吟 詩人. 傳播資訊的媒體, 從人與人的口耳相傳, 發展到白紙黑字的符號記錄. 而媒體 的科技, 從紙與筆的發明, 到刻字印刷, 到鉛字排版印刷, 我們一路踽踽慢行. 當十 九世紀中葉電報發播之後, 好像世界突然快轉了起來. 留聲機、照相機、電話、收音 機、電視機 (從廣播到衛星到有線)、電影 (從黑白無聲的時代到今天的水準, 一共 只花了一代人的時間), 這些東西接二連三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電腦, 或是自動計算機, 其實在同一個時間開始發展 (英國的 Babbage). 當時, 再有 遠見的先知也沒有把它跟電報那一系列的東西想在一起. 電腦的設計原本是為了數字 的計算. 但是, 數字不也是一種資訊嗎? 數學家提供了工商界以數目字管理的工具. 而現代企業的管理觀念, 更一度將數目字奉為神聖不容置疑的資訊. (如今數學教授 寫的論文, 也被轉換成數目字來管理, 可真是作繭自縛啊!) 例如近世電腦的第一次 大用, 不正是處理了 1890 年美國人口普查的資訊?

美國國家標準交換碼 (ASCII) 揭開了電腦之間資訊交流的序幕. 陸零年代美國軍方 資助建立的一條 ARPAnet, 哪裡知道引來了這麼一場洪水猛獸? 如黃河之決堤, 電腦 通訊網路已經無法回頭. 從 E-mail 到 ftp 到 telnet, 這廂正以為 gopher 可以一 統江山, 不料那廂推出了 HTML (既生瑜何生亮). 然後冒出兩個少年英雄公開了 Mosaic, 將這所有的資訊集中到同一個視窗內 (話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然後 昇陽公司趕快把冰箱裡的 Java 拿出來解凍. 這一股無可抵擋的急流, 將整個美國的 電腦、電信、廣播與有線電視市場沖毀了再重組.

站在歷史縱深之後的我們, 可以大言不慚地說, 電腦原本就是資訊傳播科技的一環. 電腦與網路即可視為同體, 資訊的處理與傳播, 自然也就合而為一. 至此我們相信, 電腦實應被視為傳播資訊的媒體, 只是這個新世代的媒體同時也具備製造和處理資訊 的功能.

既然是媒體, 那麼它所承載的資訊才是主角. 在電報與電話啟蒙的當時, 有一批為 科技而科技的時代英雄. 他們探討著電波的原理, 波動之方程, 與交換的技術. 但 是在電話電影與電視普及的今天, 這些科學家早已功成身退, 頂多留下了一批在幕後 默默工作的工程師. 就拿電視來說吧, 正式登場的是資訊本身, 和螢光幕前的明星 ---他們在新媒體上繼承了說書人、遊唱詩人與戲子伶人的生命. 人們注意到 CNN 的 實況轉播, 張菲胡瓜的嘻笑綜藝, 還有一再灌輸給你的女人標準體型. 在收視情況良 好時, 沒有人會注意到電視本身的存在.

要說電腦科學家即將功成身退, 似乎言之過早. 但是以時代演進的速度看來, 也不無 可能在近年發生. 到時候, 電腦科學家將要從今日的風雲人物, 轉變成昨日的幕後 英雄; 留下來的是一批讓系統保持運作和持續改良的工程師. 或許電腦科學家會變得 和數學家一樣地稀有, 受到禮貌性的尊敬卻不受重視. 繼之而起的, 是新一代的媒體, 新的資訊傳播與吸收方式, 和新的寵兒. 傳播業者似乎比我們更早警覺到這個變局, 君不見報社、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爭相建立網站?

我個人以為, 網路新媒體的最迷人之處有二. 一是完全自由, 每個人都能參與也都有 機會成為現在少數的明星. 就技術與成本層面而言, 即使您要在自己的網站中開播 自己的電視台, 亦無不可能. 二是雙向溝通, 收播者不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消費者 似乎擁有更大的聲音和更多的選擇權. (我認為現在箝制我自由最多的就是 Microsoft.)

微積分教材是電腦媒體所承載的資訊之一. 我們應當調整心態, 不再將電腦視為製作 教材的工具, 而將它視為呈現教材的媒體. 我們擁有這個媒體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可 以親自經營這個媒體. 就好像我們要經營一場電影, 或者經營一齣個人秀.

將電腦視為媒體之後, 我們可以避免為科技而科技的絢麗場面. 在改變了心態之後, 我們更能夠以遠方的視聽大眾為訴求對象, 而不以技術為本位. 閱讀多媒體設計理論, 也可能有益. 當那些藝術家將電腦螢幕視為舞台或畫布或異類, 尋找新的創造空間, 他們的心得可能成為借鏡. 從版面配置到色彩運用, 甚至讀者的心理影響, 教材設計 者都需要專業的輔導.

偶爾看看社會學家對網路現象所作的研究, 也可能有所幫助. 比如說, 社會或心理學 家曾研究電話對我們的思惟方式產生的影響. 發現之一是, 人們漸漸習慣了思路被電 話打斷, 而開始不自覺地將許多事件混在一起做間斷性的思考 (有點像 time sharing). 年輕一代的網路族, 或許喜歡漫遊式的學習路線, 喜歡發表自己的高見, 對文字逐漸 欠缺想像力而越來越倚賴於眼見為信的圖像與動畫, 喜歡有自己當家作主的感覺, 想 要找到一個可以做老大的環境. 他們或許羞於在課堂上發言, 但是樂於在網路上高談 闊論, 勤於在 cyberspace 中經營自己, 並且對於虛擬實境有親切的安全感, 因此勇 於在網路中嘗試錯誤.

當然這些都是猜想, 有待專家來研究證實. 但是在專家們到來之前, 我們什麼都不做 嗎? 我們可不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與假設, 做實驗性的開發? 如果學生喜歡在網路上 高談闊論, 我們給他園地. 比如說在每一頁教材上安插一個討論版. 凡是對這一頁有 意見的讀者, 都可以針對這一個主題參與討論. 現在的 Web 討論版已經可以在讀者 投書的文章中含有 hyperlink, 使得討論的內容即刻可以成為新的教材, 或是作為 連結其他相關網頁的踏板. 如果學生勇於在網路上嘗試錯誤, 我們給他機會. 可隨時 改參數並即時計算與呈現的教材, 使得學生可以從實驗中建立直覺與信念. 當然我們 不會忘記數學並非實驗科學. 但是數學實驗有其教學上的價值. (Polya 的 plausible reasoning.) 如果學生喜歡在網路上成群結黨或當家作主, 我們給他正途. 由數學習 題組成的合作或競爭式的網路遊戲, 各種區域尺度的公開競賽, 模擬實際問題的數學 模型探討, 都是他們出風頭的管道. (中央大學陳德懷教授的學習科技實驗室.)

在做法上我們要注意, 盡量不要使自己的創作受限於工具或廠商. 在電腦軟體的領域 內, 我相信您夢想的未來幾乎都能成真. (如果 Microsoft 不再壟斷, 我會更相信.) 所以如果您認定了某種創作教材的方式, 不要因為目前工具的不足而放棄或是妥協. 可以妥協的是, 使用現有的工具朝著最終的目標前進到極點, 然後等著軟體工業跟進 再走下一步. 反正我們的教材並不急於一時. 因為合適的工具隨處可能發生, 所以 教材的格式要越開放越好, 使您不易受限於工具. 當技術跟不上的時候, 我們可以 先寫內容.

另一個建議是, 為了配合網路環境, 每一份網頁都不要太長. (像這篇文章就不適合 整個兒放在一張網頁內.) 當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就要注意觀念和深淺程度的分割. 這樣 比較容易供他人使用, 也容易與他人的文件結合. 就好像編寫電腦程式的副程式一樣, 分得越細通常越容易重複使用.


Created: May 11, 1998
Last Revised: May 14, 1998
© Copyright 1998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