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通識 -- 文化脈絡中的數學
108 學年第二學期(第十五屆)
作業六
-
在簡報裡,教師認為佛教、道教,乃至於後來的西方宗教,
是為了補足儒家哪一方面較為缺乏的理論?
-
在簡報裡,教師說《算法統宗》在《九章算術》之後 1300 年,
但是在數學內容上的差異很小。教師認為《算法統宗》在哪個方面有顯著的進步?
-
教師認為徐、利為 Elements 這本書取名《幾何原本》的用意,
以今天的習慣用語來說,也可以換成什麼書名?
-
簡報裡提到一本書《萬曆十五年》,據說這本書也是高中教師常推薦的。
請查詢並簡述這本書的內容,如果妳/你讀過,可以寫一點點心得;
如果沒讀過,可以附上一點點你/妳在網路上查到的書評。
-
當我們以「後見之明」來批判乾隆四十六年(西元 1781 年)的清朝大臣寫下
「西洋...奇器...徒矜工巧為耳目之玩者」並不公平,而且失去了讀史的反省真諦。
請想想,當年的清朝博學之士有什麼合理的理由做此評價?
而在我們如今所處的世界,又可以聯想到哪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Created: Apr 21, 2020
Last Revised:
- Back to the home page of
Wei-Chang Shann.
- Connect to the home page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