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融入

數學教育不為訓練計算能力

六月九日晚間,聯合新聞網發佈一篇題為 〈國三連分數加法都不會,考試用計算機師憂運算能力更糟〉的報導。 雖然這是一項在數學教育早有定論的議題, 但身為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綱要的擘畫參與人, 還是希望借此機會鄭重回應這個觀念。

簡單地說,至少對於中等學校的教育而言, 數學教育的目的並非訓練所謂的「計算能力」。 在如今這個 AI 和大數據的時代,如果我們繼續堅持計算能力的訓練, 那就等於要訓練舉國的青少年,要他們用自己的生物腦, 去對抗電腦的最強項:計算。 試想,這將是多麼荒謬的畫面?

首先,像「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這種分數加法,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習目標。 如果學生到了九年級都還不會做,這其中必定有其他的重要因素, 肯定不會因為「禁止使用計算機」就能解決。

其次,在新課綱引進計算機之後,希望學生也能知道二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五十, 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卅三,因此「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八十三, 如果情境許可,可以進一步將它粗估為「八成」。 敬請所有離開學校而就業的讀者想一想,在數學課堂之外的生活與職業經驗中, 「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的結果,是「六分之五」比較有用? 還是「大約百分之八十三」比較有用? 前者在數學的學習中有其價值,但後者更是生活中所需的數學素養。

第三,假設真的面對一名不會做「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分數運算的十五歲少年, 那麼,站在教育的立場,我們是該給他一個「C 等第」的會考成績就結案了呢? 還是應該給他一支適當的工具,試著讓他/她藉由工具而補自己計算能力的不足呢? (某些計算機可以做分數計算,因此確實會算出數學上的「正確答案」:六分之五。)

最後,最重要的, 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支持終身學習所需的數學知識、能力與態度, 也就是所謂的「數學素養」。 在廿一世紀的生活環境裡,數學素養至少包括「正確使用工具的素養」。 我們大人自己要先成長,然後社會才能成長,然後才能真正有意義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一支卑微的二百元小工具:電子計算器,將能從根救護臺灣陳痾已久的數學教育, 敬請社會各界想像其關鍵的重要性,別再找尋延滯不前的藉口。

[ 回上層 ]


Created: Jun 10, 2019
Last Revised: 20/09/03
© Copyright 2020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