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素養教育

刻意練習排名第一

以下引述曾世杰教授 2020 年 12 月貼在臉書的話。

John Hattie 2008 John Hattie 以影響學習成就的因素(如家庭背景、學習策略、教學法等) 之後設分析為教育界所知, 他在 2008 年的專書 Visible Learning 裡 (Routledge, ISBN: 978-0415476188), 綜整了超過 800 個與學業成就有關的統合性分析, 分析各種教學因素的效果值 (effect sizes; Hattie, 2006), 此後又不斷加入新的研究,不定時更新資料。 Hattie 最新的統合性分析於 2018 年發布於 Visible Learning 網路, 該分析整理了 256 個因素,我〔曾世杰〕找到台灣最關切的幾個因素整理如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包括教育部)最常提及的 problem-based learning 學習風格, 效果值都低於 Hattie 會推薦的切截點 0.4。 而影響台灣幼教界既深又遠的全語言 (the whole language),效果值非常接近於0。

說明1:效果值 (effect size) 是一個統計學的名詞, 用來評估介入或因素對依變項的成效。Hattie 以 0.40 的效果值為切截點, 低於 0.40的,就是不被推薦使用的。

曾世杰教授整理「學習成就影響因素」
[ 回上層 ]


Created: Dec 14, 2020
Last Revised: 21/01/03
© Copyright 2020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