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生可以(應該)期望怎樣的數學素養?每個人都可以吹一把號,我來吹一下自己的法螺。
假設應試者攜帶直尺(15 公分刻度)、直角板、圓規、量角器、鉛筆、橡皮擦,主試者提供充足白紙。維持我國小學教育的傳統:不使用計算機。監試人可以解釋題意。
我希望國中入學的第一堂數學課,可以平順銜接如上的素養。
以上試題的測驗目標不是「能力」而是素養。怎麼說呢?譬如做圓形圖,彈指間電腦就做好了,根本不需要手工 — 我們確實也該教學生(或者「讓學生」)能用電腦做,我認為從 7 年級起就該搭配課程使用 App 或甚至 AI — 但繪製圓形圖的那一題,涉及佔比、按比例分配、有理數除法的兩種表達、角的概念、圓心角概念,它們全是下一個學習階段(國民中學)需要的關鍵先備知識/技能。所以,這份試題的評量目標 — 更精確的說 — 是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準備度。
萬一國中能夠事先發現入學新生的準備不足,希望能在開學前針對如上方向補救。但「補救」又是另一門學問,千萬不要拿小學教材和測驗題來「重教」。以「重教」方式進行的「補救」,多半只會重複失敗的經驗,讓學生更排斥學習。
延伸前述概念,如果一份「能力」測驗(例如「學科能力測驗」)測的都是注定用不到的能力,而學生為了應考難免精熟練習那些能力,這是多麼可怕的人力資源浪費?或許,臺灣人才濟濟 — 就像許多人認為臺灣的水資源充沛似的 — 浪費不要緊。
話說回來,怎樣把「能力」測驗改為「素養」測驗?在考試現場不准使用資訊工具的前提下,可以把命題目標聚焦在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