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6 年底,在駱駝登山會的年度聚會中, 看見洪宗祐先生 (柚子) 展示他在十月份去尼泊爾健行的攝影作品, 正好吳文發先生 (阿發) 也在現場邀集同好,打算隔年春天組隊拜訪那條路線。 我在 2005 年春季本來就打算去,但是當時毛派的革命戰火正炙,臨時取消。 如今聽說尼泊爾的政局已趨穩定,又有人想要主辦,當場就下定了決心要跟。(組隊過程,旅程概述‧‧‧)
在出發前,阿發和我都讀過一些資料,背得不熟所以還把文本帶上了路。 沿途只要說起讀過的背景知識或人物故事,隊友們無不興奮。 所以發現,知識和故事,也是一種助興的燃料。 途中曾觀察歐美日籍的健行者,或沿途讀書,或每晚圍爐討論, 儼然一場山旅間的讀書會,甚為羨慕。 台灣的行者並非不愛讀書,而是中文的書籍太少,在旅途中閱讀外文書畢竟不方便。 於是我希望貢獻一批文字,讓健行的同好們事先獲得相關的資訊, 更期望能夠讓人帶著出發,沿途或者助興,或者打發時間, 或者擴展旅遊的深度與廣度。
其實關於犛牛的各種名字,昆布地區許多山的名字, 由於音譯及地域的差異,還有許多細節沒有寫。 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已經包含夠多細節了,因此以 80% 正確為滿足, 我相信那些能發現我闕漏了甚麼細節的讀者,都有能力自己把缺的部份補上。
中大英文系曾安國教授提供契克森米海的一段文字,寫進了第四天裡面。 (校內工作安排,銘謝‧‧‧攝影 安國 Surya)
行者日記
第一天:加德滿都--魯卡拉--帕丁
第二天:帕丁--南吉巴札
第三天:埃峰景觀旅館
第四天:南吉巴札--天波切
第五天:天波切--丁波切
第六天:丁波切高度適應(初稿)
第八天:羅波切--勾惹榭(初稿)
第九天:往返聖母峰基地營(初稿)
第十四天:登勾京丘(初稿)
附錄
經度、緯度與高度示意圖:
我以『北回歸線』為基準,繪製從台北到加德滿都的相關位置圖, 並且挑選旅途中主要位置,和台灣的幾個標竿地點製成海拔高度比例尺, 讓讀者對於旅行地區的相對方位和高度有更具體的概念。簡略地圖:
正規地圖的資訊太多,而且不能掃描上線, 所以手繪十二萬分之一地圖,僅挑選遊記中提到的主要山川村落, 幫助沒有親自走過的讀者,增進地理的認識,期望提高閱讀樂趣。譯名表:
在這份遊記裡,我自行翻譯了許多人名和地名。 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要大量的中英夾雜,寫學術文章的時候不在乎, 但是寫遊記似乎不該如此。 另一個原因是懶惰,我懶得去認真查詢那些名字的中文標準翻譯; 我甚至懶得去追究,到底有沒有標準翻譯的存在。 不過,萬一我發現有既定的譯名,儘管我不喜歡,也會沿用。加德滿都與帕坦
Created: June 18, 2007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07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