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山海之旅

前言

本文的主題是登馬來西亞之沙巴神山 (Mt. Kinabalu) 的行程記錄。 但是,登山活動是一個六日旅行的一部份,我把概觀的行程規劃, 以及此行實際踏入的地點:亞庇市、寶林溫泉及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 分別獨立介紹於附錄當中;包含這三處的地圖。 雖然這次旅行僅及馬來西亞之沙巴省的一部份, 為了旅行的深度而準備的背景知識,也整理成兩個附錄。

目錄

行程記錄

2008/10/09

06:20
昨天晚餐回來,本來要求大家收拾好裝備,但是居然控制不住地全都上床了。 起先還敷衍我,說是躺躺就起來。於是,我就自己進進出出地打點著。 不到 21:15,我發覺他們全都睡著了,所以我自己也熄燈躺下。 被褥雖然乾淨,但是床墊還是稍嫌軟了一點,毛毯稍微薄了一點, 使得我在夜裡起來掏背包,穿上一件毛衣去睡覺。

同伴們倒是睡得很甜,一覺到天明。起床後精神飽滿,鬥志高昂, 迅速地收拾起背包,就出門了。我們住在馬西勞 (Mesilau) 的 Bishop Head 二館, 館內有六間房,我們這間有四張雙人床。但是只有我們四人入住, 所以各佔了一張床的下舖。

07:03
往餐廳出發。 從宿舍到餐廳只有五分鐘的下坡路,我們背著裝備過去用餐。 首先來到生態展覽館前的停車場,看見愛爾蘭隊的嚮導已經開始準備著他們的裝備。 回頭望去,看見神山那群裸露的花崗岩群峰;山峰很多,從這裡應該看不見最高峰。

早餐仍是自助式的,菜色與食材的水準雖然比不上台灣的福華與中信等級, 但是對登山者來說,已經是非常豐富。小心不要吃得太多,等一下走不動。 足足吃了 40 分鐘的早餐,不小心吃下三顆雞蛋,後悔來不及了。

早餐時,順便領取午餐包。內容有一瓶 500cc 礦泉水,一瓶 350cc 汽水,一顆蘋果, 由四片土司夾起士的三明治,兩條熱狗,一根兩節的雞翅,一粒水煮蛋。 反正就是:今天沒有人吃完這份午餐。

08:15
到了馬西勞登山口檢查哨。昨天下午就先來報到,交了證件。 今天每人領了一個牌子,據說要全時掛在脖子上, 上面印著自己的名字和登山日期。 公園規定每 8 人要配一名有執照的嚮導 (Guide)。 依慣例我們沒有事先聘僱自己的嚮導,而是在登山口由公家指派。 指派給我們的嚮導,如資料所說的,是當地杜順族原住民, 名叫 Has-nin;美琴幫他翻譯成『哈死你』。 他對台灣並不陌生,會說一點點華語。

登山口除了一群等待被分配的嚮導之外,還有挑夫。 例如我們遇到從沙勞越來的一群華人基督教會團體, 就有雇挑夫。按規定只能給挑夫 10Kg 重量,每日 50 馬幣。 事實上,我看過挑 12Kg 的,而以每公斤 5 馬幣計價。 登山口放著一個大秤,顯然是給挑夫做交易用的。

我這次帶了 Gregory Triconi 60L 的中型背包,只有 12Kg 而已。 其他人也差不多。 難得背這麼輕的背包上山,所以都沒有打算要雇挑夫。

08:25
出發。海拔大約 1980m。 一路上升,有點陡,特別是太陽已經出來了。 因為登山口檢查哨在 8:00 才上班,早餐在 7:00 才開始供應, 所以,似乎也沒有提早出發的可能。

我們走的這條路線:馬西勞線,登山口的標高與傳統路線差不多。 傳統路線是從公園總部的丁波虹 (Timpohon) 登山口出發。 但是,馬西勞線的路徑多了兩公里,而且要翻越一條 2300m 的稜線。 倒不是為了逞強而選了這條比較遠的路線,而是因為主線的承載量滿了, 所以被分配到這裡。還好啦,也不過多上下 300 公尺,多走兩公里,我們不在乎。

8:47 上到一條稜線,第一次有展望。 8:55 抵達第一個休息亭,休息。

9:05 出發,不久看到 1KM 里程牌。然後就開始下降。這一降,就降得沒完沒了。 9:23 到 2KM 牌,9:35 抵達第二個休息亭,不停繼續走。 9:52 從一個斜石壁下走過,9:57 過一座前後都有手扶梯的木棧橋, 10:02 抵達第三個休息亭,海拔 2025m,休息。

10:16 出發,10:18 看到 3KM 牌,接著立即過吊橋。 吊橋上海拔 2005m,終於下到底了,過橋後正式開始上坡。

10:50
抵達第四個休息亭,2175m。休息。

每個休息亭都有垃圾桶、集水桶、水龍頭,和可沖水的廁所。 第一個龍頭壞了,第二個沒看,第三個正常。 但是,這第四個水龍頭的頭斷了,我直接走去集水桶洗臉。 垃圾桶也很有趣,前兩個亭子裡的垃圾桶都是空的, 第三個開始有東西,第四個就已經滿了。 我看到工作人員在清理垃圾桶。

11:01 出發,11:15 看見 4KM 牌。 11:18,聽見雨聲從山坡上疾駛而至。 那雨,一來就非常大, 字正腔圓地打在地上、樹葉上、帽緣上和背包上, 不容你懷疑它是真的要下雨?還是隨便玩玩而已? 所以,我們立刻乖乖地穿上了全套的雨裝。

11:24 著裝完畢,繼續走。11:46 看見 4.5KM 牌,2470m。 接著是今天最陡的一段上坡路。

12:00
抵達第五個休息亭 (名叫 Lompoyou),2535m。在此午餐。 雨漸漸停了, 遇見一對來自荷蘭的男女,他們的裝備很輕,顯然沒做好準備, 兩人淋得全身濕透,有點小狼狽。我還分了一點食物給他們。

12:15 雨停了,荷蘭人離開。 我確定吃不完這份午餐,拿著熱狗問一旁抽煙的園工, 他欣然接受;這位園工是上來收垃圾的。 他吃了我的熱狗,看來想要投桃報李一下,就帶我去路邊看一叢蘭花。 我問他,今天的雨是不是停了?他很篤定地搖頭,說 Not Yet。 但我還是脫了雨衣,留著雨褲。

12:36
出發。13:05 見 5.5KM 里程牌,2660m。 13:18 抵達第六個休息亭,2738m。先是霧雨,後來又大喇喇地下起雨來, 只好再穿回雨衣。

13:30 出發,13:46 抵達接上主線的岔路口。這一段路大致上平緩。 在路口前,我在滂沱大雨中看見一尺長的蚯蚓,最粗部分超過一個拇指。 第一眼還以為是蛇,嚇了一跳;但是半秒之後就認出是蚯蚓,因為沒有那麼慢的蛇。

那位清理垃圾桶的園工坐在岔路口抽煙,也許是順便等我, 跟我說要右轉。其實,很明顯地,應該要右轉上坡。 路口的海拔是 2720m。

14:13 看見主線的 4.5KM 里程牌,2898m。

14:28
抵達主線的第六個休息亭,也是我接上主線的第一個,名叫 Villosa。海拔 2960m。 一小隊日本中年婦女剛離開。 主線上的休息亭比較大,而且都有兩個亭子,其中一個可能晚建, 是水泥建築。廁所的等級也提高了。

14:44 繼續走,14:49 覺得雨又要停了,暫停拿出相機。 此處接近 3000m 線,與台灣的地質不同,但是植被很像: 都有被風吹得扭曲的鐵杉,樹幹上也掛著松蘿。

14:50 過 3000m。15:08 路過最後一個休息亭 3080m。沒停。 15:38 抵達 Waras 小屋,3220m。當時不知道 Laban Rata 就在附近, 所以坐在屋簷下休息。日本人的嚮導和挑夫經過,他們說雨不會再下了, 我就脫雨褲。可是,他們前腳剛走,雨就跟著後腳到了。

15:48
繼續走。沒想到 15:52 就到了排球場。 明明記得在士偉的照片裡看過這個排球場就在山莊附近, 可是四處張望都是白霧,沒有山莊。 有人在抽煙,上前詢問,才在霧中依稀看到那棟龐大的山莊。

走過去是後面,繞到另一面才是正門。 門口有電子溫度計,門有前後兩進。進去是大廳,右邊提供餐飲, 左邊才是簽到櫃臺。

這一個地帶建了許多山屋,Laban Rata 是主要建築。 我沒有親自觀察其他幾棟,據說都是有水有電,只是不一定有熱水。 原本安排給我們的房間,不在這棟主要山屋,而是再往上 20 公尺的 Gunting Lagadan。 但是當時恰好有五個空床位,而我到得夠早,就給了我們 13 號房, 三張雙層床。房裡已經有了室友:一位來自倫敦的華人小青年, 在英國學醫,到新加坡實習一年,這趟獨行來登山。

真沒想到,房間那麼乾淨,被褥那麼整潔,還有一台電暖爐, 每晚七點到八點通電。 看了這樣的房間,直呼美琴有膽識:她把睡袋留在寄物箱裡,勇敢地沒背上來。 然後我去廁所,本來只是去洗把臉,不料看到有淋浴間。 其中一間有人正在用,我看門縫冒出來熱汽,顯然水溫不賴, 就趕緊搶佔了另一間;裡面不知誰留了一塊肥皂,管他的,我不介意地用了。

沐浴更衣,享受人生之餘, 不免想起大媽的話:『登山這麼享受,真覺得對不起台灣的朋友們。』 下到大廳,距離晚餐還早,就喝咖啡,嗑龍眼,閒閒聊天。 昨天遇見 25 人的一支愛爾蘭大隊伍,現在開始面熟了,自然攀談起來。 聊到物價,據說在都柏林一客大麥克套餐要 6 歐元! 大家都說暫時不考慮去英國旅行。 本來捨不得在這山莊買一罐 200 台幣的啤酒, 聊開心了,喝下一罐 Calsburg。 就算在尼伯爾和智利的山莊,我也沒喝過這麼貴的啤酒。

天色暗了之後才去打菜。反正晚餐是自助餐,持續供應到 7:30,不急。 吃了三、四回,才懶散地回寢室,跟小男生聊得頗愉快。 我也預先跟他致歉:我們有人會打呼,而且很大聲。 後來這孩子把頭睡在枕頭下面了。

2008/10/10

01:10
起床。餐廳從 1:30 起提供「第一頓早餐」,但是我們的行程沒包括這一頓, 到大廳用餐要另外繳 400 台幣。 我們背了全套的炊具上來,還有一大堆私糧,當然要用。 所以,就在寢室地板上自己煮早餐。 登頂的輕裝,昨晚就寢前差不多收拾好了。 但是,我出門時差點忘了掛在脖子上的名牌。

02:00
下去大廳集合,有些人在吃早餐。

02:20
出發。隨即看見 6KM 里程牌,經過周邊的幾棟山屋,然後抵達一處閘門。 一位上山值勤的公務員正在開門,一時找不到鑰匙,等待了一下子。

之後,這位看似公園警察的先生,一直好心地陪著我們走。 3:00 開始進入拉繩區,警察提醒我使用雙杖要小心。 3:22 完成了拉繩陡上的路段,看見 7KM 里程牌。 3:27 來到檢查哨,公務員進去點燈開張,我們坐下來休息。 檢查哨旁邊有一間廁所,兩間電話亭,但是其實手機會通。 我們是當天抵達檢查哨的第一支隊伍。

03:50
出發。這時,已經有大約 20 人走在前面了。 大部分是西方人,也有兩位香港來的新婚伴侶。

剛才的架繩是為了陡上,後來發現,其實這 3/4 吋的白繩, 將要一路拉到距離山頂 20 公尺的地方。 這是很合理的設計:因為神山上只有堅硬粗糙的花崗岩, 凡走過皆不留痕跡,只好用粗繩標定路線。 而且,登神山的「制式」行程需要摸早黑, 這白色的繩索在燈光下異常明亮,如一條白練燈塔指引著路人。

4:22 來到 8KM 里程牌。海拔已經超過玉山,但地質仍是堅硬完整的花崗岩, 完全不像台灣高山的易碎砂岩與頁岩。 有趣的是,有些花崗岩縫還冒出水來,雖不成流,卻能沾溼一片岩面。 但是,即使沾溼的岩面仍然粗糙好走,一點也不滑。

到了高海拔,我們在台灣養成的高山適應能力就逐漸展露優勢, 逐一超過身高腿長的西方人。

04:55
登頂神山的主峰:羅氏峰 (Low's Peak, 4095m), 號稱東南亞最高峰:它是喜馬拉雅山區與巴布亞和夏威夷之間的最高山。 山頂風大,找個避風處窩進去,躲避日出前的寒冷,也拿出零食與周圍的登山者分享。 山頂居然也有訊號,傳了漫遊訊息給台灣的留守報告登頂。

許多熟面孔陸續抵達,有香港一對新夫婦、新加坡單人、沙勞越的華人基督教團體、 倫敦來的小青年、愛爾蘭團體、丹麥美女等等,小小尖尖的羅氏峰上, 鵠立了將近一百人,人氣之旺,只有駱駝的會師活動可堪比擬。 大家共同走了一天,也在山莊的餐廳裡看熟了,雖不認識也互道恭喜起來。 可是,沒看到日本那一隊上來。 到了黎明,山頭已經無處可坐,每人分到放得下兩隻腳丫的位置就慶幸了。

大約 6:00 日出。神山獨立特出於克洛克山脈之上, 俯視而下,繚繞在稜線壑谷間的雲汽,昏暗中倒似河流。 一條條雲霧之河,有條有理地穿流於山嶺之間。 黎明的紅色陽光,照映在羅氏峰周圍的副峰上,並將整座神山的龐大身影投射在西方, 籠罩著整個亞庇市和沙巴的西部海岸。散佈在亞庇外海的島嶼, 合併為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即使是其中一座最小的 Mamutik 島, 也可以從山頂看到。後天早上,我們將要從那島的沙灘上,回望神山的日出。

在神山群峰的東側,有一條深達一千六百公尺的裂隙, 稱為羅氏溝 (Low's Gully)。 羅氏峰和羅氏溝都是以 Hugh Low 命名。 雖然這位英國爵士在 1851 年首登了主峰, 但旁邊那條深邃可怕的深溝,卻遲至 1998 年才有人成功地探底, 帶上來幾種新品種的植物和昆蟲。

07:00
下山。山頂眾人聚得快,散得更快。 不知道哪一隊的嚮導高呼著下山,大家就一哄而散了。 天色明亮,不再需要老實沿著白色繩索而走, 大夥自由自在地漫步於花崗岩盤之上,只要別跑遠就行了。 沿途的副峰看來並不難登,但是今天沒人有興趣嘗試。

有些岩面的坡度超過了 45 度,稍微沒經驗的人已經蹲了下去, 或者害怕得彎腰拉住繩索。對於大部分的登山鞋或運動鞋而言, 岩面的摩擦係數是足夠讓人邁開大步的。 寬闊的岩盤路,沒有阻攔也沒有植物的牽絆,真是施展雙杖的絕佳場地。 我就舞著兩枝登山杖,大步大步地走下山去, 涼風呼呼地從耳旁撩過,感覺很舒暢。

7:35 回到檢查哨,裡面的大哥在我還沒抵達之前就高呼我的名字。 也許是早上一起走了一段路,也許是因為使用雙杖,讓他認識了我吧。

在檢查哨排隊等廁所,然後又吃零食,跟剛認識的各色人種聊天, 磨菇了好一陣子。因為再過去就是拉繩陡降區,正在塞車,所以沒急著走。 後來,我們陪著沙勞越來的那批華人,一起通過陡降路段。 之後就是普通的山徑。

08:45
回到山莊。簡單清洗一下,就到餐廳去抓起了刀叉, 磨刀霍霍向餐盤了。小芳和大媽本來有點疲憊,大杯的牛奶和三粒雞蛋下肚之後, 都恢復了活力。我偷偷想,當小芳的父母看見她這樣白白胖胖地回家, 以後一定不但贊成更加鼓勵她出來參加登山活動。

10:00
在山莊門口集合。剛才整理出 12Kg,以大約 450 台幣的代價交給嚮導去兼挑夫。 聽說有人摔傷,幾位嚮導在門前的平台上編造擔架;他們居然沒有現成的擔架。 10:13 開始下山。

第一個休息亭,沒停也沒看時間。 10:43 抵達第二亭,休息到 10:52。 11:17 抵達第三個休息亭,也就是過了馬西勞岔路口的第一個亭子。 有兩亭一室,海拔 2707m。 但是到了更下面的 2KM 里程牌,海拔卻寫 2745m。 可見號稱管理完善的神山國家公園,其實也是有些明顯瑕疵的。 11:30,吃完一些零食之後,繼續走。

12:10 抵達第四個亭子,在裡面遇見一對美國人, 得意地展示他們在曼谷夜市買的仿冒品。 12:20 下起大雨;這雨,比昨天的晚了些,但是卻更急更大。 我居然錯誤地跟隨美琴的想法,懶得穿上悶熱的雨衣,決定撐傘。 在這種暴雨下撐傘,大約只可以保住頭頂上四個平方公分的範圍吧? 真是個極度後悔的錯誤。

這場雨,讓我們見識了『熱帶雨林』的威力。 只有五分鐘吧,立刻水流成河,山徑從小溪變成了湍流, 再變成了滑瀑。架在溼地或溪澗上棧道,被洪流吞沒。 橋下如雷的濁流,轟轟隆隆,讓人躊躇不敢過橋。

還好,不滿一公里就到了下一個亭子,趕緊躲進去, 乖乖地拿出雨衣雨褲,著裝。 但是我發現,這雙登山鞋居然還沒濕進去。 接下去都沒休息,直接回到丁波虹 (Timpohon) 登山口。

13:25
抵達神山公園總部的丁波虹登山口檢查哨。 查驗身份,登記了之後,再往前走 50 公尺有廁所以及水龍頭。 再出去有一個小停車場,有幾輛接駁車在等候。

國家公園有一輛接駁車,往返一趟登山口與公園總部,大約 20 分鐘。 我們到的時候,車上只有司機,而司機有一本今天應該下山的名冊。 我們的名字都在名冊上,所以他答應要載我們去總部。 這樣可以省下 4KM 的路程。 接駁的車程大約就像玉山國家公園檢查哨到塔塔加鞍部的距離。 只是,玉山的接駁車是收費的,神山的接駁車看似「免費」, 其實已經包含在整個申請入山的費用內。

司機說坐滿就走。下山的人很快就填滿了這台七人座的小巴。 下車時微雨,山前一抹白雲,我們直接衝下台階, 在 Balsam 餐廳搶了一個面對山的戶外座位 (有雨棚)。 然後到廁所換衣服鞋子,擦洗之後,14:30 開飯。 餐廳的自助式午餐供應到 16:30 為止,旅行社幫忙安排的司機隨後也到了, 幫我們向總部申請了登頂證明。 此證書需由嚮導出面辦理,並作證我們確實登頂。

大約 16:00 吃飽了,我們前往總部領取寄存的行李, 其實沒看任何證件就讓我們領出來了。 我們的行李都放在裝備袋裡,而拉鍊頭都上了鎖,可以防君子啦。 然後,搭車前往寶林溫泉, 結束了三天兩夜的神山登頂行程。

[ 單維彰的登山履歷 ]

附錄 A. 神山國家公園 (Kinabalu National Park

神山國家公園成立於 1964 年, 在 2000 年獲選為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公園佔地 750 平方公里,大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六倍, 而是玉山國家公園的 3/4;它的面積比新加坡還大一點。 公園內最主要的景點就是神山。 雖然如此,還是吸引了許多志不在登頂的人來訪。 據公園統計,入園的遊客之中,只有 80% 的人上山了; 而抵達山莊過夜的旅客之中,也有 20% 的人放棄登頂。

神山的音譯拉丁文名字是 Kinabalu, 其實馬來人的發音像「King那巴魯」,又譯「京那峇魯」。 而「神山」是馬來政府為它取的華文名字。 根據馬來西亞的官方說法,Kinabalu 演繹自卡達山杜順族語 AKi Nabalu, Aki 是祖靈的意思,Nabalu 就是山。 而華人版本則是說,Kina 是中國的意思,Balu 是女人: 一個盼望著夫婿從中國歸來的當地女人,在山頂凝成了岩石。 所以這座山的華文固有名字是「望夫崖」。 看你要相信哪個版本囉? 不過,東南亞的排華情緒間歇性地發作,華人最好低調一點, 還是採用官方說法比較妥當。

神山國家公園幾乎全部委外經營,獨覽經營權的是 Sutera Sanctuary 公司。 公園分為四區:總部 (HQ: Headquarter)、山莊 (Laban Rata)、 馬西勞自然生態中心 (Mesilau Nature Resort) 和寶林溫泉 (Poring Hot Springs)。 山莊區的聯外道路只有山徑,而公園的其他三區之間並無內部公路相連, 必須先出去,走亞庇與山打根之間的公路,再進入公園。 沿著山打根公路,由西而東依序是總部、馬西勞和寶林; 而公路轉往馬西勞的岔路口,是昆達山 (Kundasang), 轉往寶林的岔路口,是喇鬧 (Ranau)。

我們從亞庇是搭乘旅行社安排的七人座小巴,前往神山國家公園總部。 早上 8:55 開車,向北離開亞庇市。 9:55 抵達往哥打毛律 (Kota Belud) 的岔路口,取右,這就是往山打根的公路。 公路上山之後,左邊就能看見神山。 公園與亞庇市距離 83 公里,但是公路蜿蜒盤旋,書上說車程需二至三小時。 但是我們這位司機會飆車,也會在雙白線超車。 只花了一個半小時,10:30 就到了國家公園總部。 我得要趁他被大貨車擋住的時候,向窗外拍照。

A.1 公園總部 HQ: Headquarter

公園總部海拔 1563m,約當清境農場, 入夜後的氣溫大約是 15°C。 其實總部就在公路入口的右邊,但是因為單行道的限制, 向左繞了一整圈之後,才抵達總部。 以上是公園總部的兩份地圖。 在大範圍的彩色圖上,可以看到收發室 (Reception) 在 1 號, 丁波虹 (Timpohon) 登山口 (主線的登山口) 在 13 號。 下山後的接駁車,往返於丁波虹和收發室之間。 圖中標示許多散步路線,以綠色線條顯示。

到了總部之後,司機帶我們進收發室,幫忙辦理報到手續。 櫃臺裡的是 Sutera 公司的員工,卻穿著制服,像公園警察似的。 這些員工 (都是小姐們) 給我們餐卷,也提供寄存行李的服務。 公園的公務員在另一個小窗口裡面,負責收取登山規費,編造登山名冊, 以及下山後發給證書。 至於園區之間的交通,又歸收發室隔壁一間小屋子裡面的人管。 整個有點複雜。

國家公園設定了三天兩夜 (3D2N) 的「制式」登山行程, 幾乎所有人都遵循這個行程:

  1. 第一天到總部報到,夜宿總部或馬西勞的旅社。
  2. 第二天走到山莊,夜宿 Laban Rata 或附近的山屋群。
  3. 第三天登頂,下山,結束行程。
而這套行程的第一天,可能住在總部,那就由「主線」(Summit Trail) 登山; 也可能住在馬西勞,那是另一條路線。 兩線的出發點都在大約 2000m,它們在海拔約 2700m 處交會, 再往上抵達山莊。我們走馬西勞線 (Mesilau Route)。

手續都辦完了,我只拿到

沒有任何關於登山文件,也沒有今天晚餐,明天早餐、午餐, 以及兩夜住宿的文件。我有些不放心,雖然司機和 Sutera 員工都叫我放心。 但是我並不放心,堅持要來一個信封,裡面是我們四人的登山名冊, 總算有些「證據」在手上。

可是三天兩夜的套裝行程從今天晚餐才開始。 所以,第一天的午餐需自費。 我們下樓梯去 Balsam 看看,發現自助式的午餐要 380 台幣, 而第三天下山後,已經安排在此午餐。所以大家調頭就走。 決定空著肚子在附近逛逛,14:00 搭車前往馬西勞,然後自己炊煮午餐 (和下午茶)。

我們先上坡走去公園總部的展覽廳 (地圖 2 號)。 並不免費,收每人 3RM,大約台幣 30 元。 看完之後,覺得不那麼值得,跟向陽工作站或小風口服務中心的展覽水準差不多。 但是交個小錢意思意思,也就算了。

展覽廳裡看到大王花 (Rafflesia) 的標本。 這花可以含苞十月,卻只綻放七天,氣味惡臭以致於當地人稱之為屍體花, 這臭味可以吸引蒼蠅為它授粉。 花的直徑在 20 公分至 1 公尺之間,沒有綠葉相櫬,靠著寄生獲取養分。 大媽對它產生興趣,後來在寶林,聽說一座私人植物園裡正好有花開了, 爭著要去看,即使花費 500 台幣的代價也說值得。

展覽廳裡還有原住民挖空樹心或竹板製成的打擊樂器。 聽那音階類似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全音。 但是有幾個音明顯不準。 不知道是製作上的瑕疵?還是原住民的音階並非全音?

接著我們又經過 Balsam 門口,沿小路經過地圖 5 號來到神山廳 (Kinabalu Hall 或者 Devau Kinabalu,地圖 14 號)。 它對面有一間健身房,尚未完工。 在神山廳旁邊有一間小雜貨店,賣簡餐 (5RM)、明信片(無郵票)、冰淇淋, 應該可以在此午餐。但是我們想吃泡麵,所以還是沒吃。

順著神山廳與小雜貨店之間的小徑,就到了植物園 (地圖 8 號)。 看到 13:00--14:00 休息,而我們恰好在 13:05 抵達,票亭空著但是門卻開著。 大概是工作人員的好意,我們就接受了,走進去繞一圈。 此植物園對外國遊客收費 5RM,走完了覺得不太值得。 只看到些蘭科和杜鵑科的植物,沒有很特別,看見盆栽內的豬龍草。 13:25 出來,回商店休息一下,就沿著車道走回總部。

因為不必把所有裝備背上神山,所以決定寄放一些行李在收發室。 寄物的收費,不算天數也不算重量,每袋 10RM。 所以拿出 65L 的 Tatonka 裝備袋。 可是東西實在太多,塞不進一袋,用了兩只裝備袋。 幸好,此行向曉瑜和憶伶各借了一只裝備袋。

寄物之後,到隔壁報到,說我們要搭車了。 辦事人立刻指派了一輛像 Toyota Wish 的車和司機給我們。 車子離開總部,往山打根方向 (東方) 到昆達山,再轉進北方岔路,前往馬西勞。

A.2 馬西勞園區 Mesilau

進入馬西勞園區之前,又有收費亭,堅持要跟我們收入園費。 我就說不放心嘛,現在果然出了狀況。 我提不出證據,亭子裡的人也耍賴不放行。 後來打了漫遊電話到亞庇找到旅行社的鄭先生, 由他透過電話親自跟對方溝通,才放我們進去。 這筆漫遊的電話費,還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左側是馬西勞園區的地圖。據說這裡的生態園區內,有比較豐富的豬籠草收藏, 但是我們抵達時,下著午後大雨,所以沒去觀賞。 這個園區的櫃臺就在餐廳外面,在那裡說明來意,還好沒有意外, 櫃臺知道我們已經付清,而且已經為我們準備好床位。 在這裡拿了今天晚餐和明天早、午餐的餐卷; 但是仍然沒有房間號碼或鑰匙。 櫃臺人員又叫我們放心,已經有人在下榻的山莊等著我們。

我們分配到 Bishop Head 的二號屋。入住之前,先去馬西勞登山口檢查哨, 把列著我們登山名冊的信封給裡面的公務員。 她說要製作我們的登山名牌,要把我的名冊收走。 我又龜毛了,不願意把所有名冊都給她,以免手上又沒有一點證據。 因為名冊有正本與複寫共兩份,我跟她商量把複寫給她,明天我來領名牌的時候再交正本。 她看來也無所謂地答應了。

從生態館的停車場開始,必須走一條小徑上去 Bishop Head。 正好遇到一支 25 人的愛爾蘭隊伍,從滂沱大雨中結束了一趟健行回來, 其中一些人跟我們一起住進二號山屋。 的確有穿著制服的人等在門口,領我們進去。 山屋裡有六間房,我們四人獨享一間四張雙層床的八人房。 反正沒有室友,一人佔了一張雙層床的下舖。 還有八個人份的櫃子,把背包放了進去。

肚子餓極了,先去廚房。那廚房,有瓦斯爐,有公用餐盤,有水槽。 水槽在一幅明淨的窗格下面,窗外是綠樹山坡。 這可能是許多人心目中最美的廚房吧?

午餐吃了家鄉味的泡麵,接著啜飲台灣高山茶, 品嚐亞庇買來的熱帶水果,盤據客廳的一張桌子,引起愛爾蘭人的側目。 後來有人問「龍眼」的名字。

茶足飯飽之後,去洗澡。可是熱水都被愛爾蘭隊伍用完了,電熱水爐來不及供應, 所以我們洗了一場戰鬥澡。 在房間閒晃一下,唱唱歌消化太晚吃飽的午餐和下午茶, 拖到天黑走去餐廳用晚餐。

晚餐是自助式的,有馬式 (幾乎是中式) 餐飲,也是西式的。 戶外還有一個燒烤台,現做一些燒烤食物。 雖然不久前才吃了午餐,不過大家興致高昂,火力全開,大快朵頤一番。

A.3 昆達山 Kundasang

在總部與馬西勞之間,有一處名叫昆達山的地區。 這是杜順族原住民的祖地,山坡上開墾出整片的菜園, 成為沙巴地區主要的蔬果供應地。 沿山打根公路兩側,有長長一列的蔬果攤,是一處熱鬧的市集。 我們從寶林回亞庇的途中,請司機暫停 20 分鐘,下車採購一些新鮮蔬果。

昆達山有一座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園 (War Memorial),並非公有,也不屬於國家公園。 紀念的是日軍另一項國際知名的戰時暴行:山打根的死亡行軍。 日軍三度藉遷移戰俘營之名,逼迫英國與澳洲的戰俘,共 2428 名, 從山打根行軍到昆達山東邊的喇鬧。 沿途,日軍對戰俘極盡凌虐之能事,最後, 在這 2,428 名參加了「死亡行軍」(death marches) 的戰俘之中, 只有 6 個人活者抵達了;他們全是澳洲人。

日軍的殘暴邪惡,也傷害了他們自己。 在台灣寫下高山原住民與地質調查詩篇的鹿野忠雄, 在二次大戰末期被指派到沙巴做田野調查。 當時,在人類學界已經是重要人物的鹿野氏, 神秘失蹤於沙巴的蠻荒之中,至今屍骨無存。 一般人相信,他在日軍戰敗的時候遭當地人殺害; 像他這樣一位學者的受害,當然是日軍自己的惡劣暴行造成的。

[回目錄]

附錄 B. 寶林溫泉 Poring Hot Spings

在神山公園的「制式」三天兩夜行程之後,我們另外安排了寶林溫泉。 下山後,在總部的 Balsam 吃了午餐,由旅行社派來的車子送我們去寶林溫泉。 還是先出了公園總部,往山打根前進,經過昆達山到了喇鬧 (Ranau) 之後往北折, 進入神山國家公園的寶林溫泉園區。 車程約有 40 分鐘,在車上小睡了片刻。

左側是寶林溫泉的地圖。 這個園區比較像陽明山,有住戶在附近,不像另外兩個園區那樣封閉。 我們被安排在園區辦公室右邊的獨棟小屋, 有一圈竹籬圍繞,籬笆角落有一扇柴門。 木造的小屋有前後陽台,有大型浴室,分離的客廳和臥室, 臥室裡有掛在天花板上的圓幕形蚊帳。 實在是太夢幻了。 剛進去的時候,真的有被感動到,大家看了都很興奮。

園區內有植物園、蘭花園、大王花研究中心、蝴蝶園, 還有兩條步道,走去兩個瀑布。 但是我們都沒去,到此已經有明確的目的:

  1. 休息和享受
  2. 泡溫泉
  3. 拜訪樹橋公園
前兩項目的,除了住宿非常享受以外,並不完全達到我的期望。 原因是此地的泡溫泉設施並不太舒適,也許我們不該省那一點點錢, 而使用了免費的戶外公共池。花三百多元台幣,就能租到室內池。 其次,此地的餐廳雖然環境清幽,菜色卻有待加強,所以在飲食上沒有享受到。 最後一項,樹橋公園,很特殊也很有趣,就值得這一趟了。

初到的第一天,已經是下午,大夥忙著洗澡泡溫泉, 天黑之後散步去晚餐,然後回家享受那棟木屋。 太忙了,都沒攝影。 隔日早晨,從小木屋出門右轉,藉由吊橋過溪進入遊樂區。 這天是週六,遇見一群中學生,好像全校來郊遊似的。 往餐廳的短短路上,先被參天的竹子震懾,再驚喜於顏色鮮豔而外形像鳥喙的花朵。

即使昨天泡過溫泉,今天還是多少有點鐵腿。 輕便地散步到餐廳,悠閒地吃了一小時的自助式早餐。 餐廳在茂密的熱帶樹林之中,涼爽而有情調。 而且蚊蚋不盛,這是值得讚賞的。

用餐中,看到愛爾蘭隊的熟面孔陸續出現。 他們昨天下午四點多才陸續回到公園總部,幾乎六點才抵達寶林溫泉。 我們相見彼此都有些驚訝,原來下山後的行程安排也重疊了,還真是有緣。

餐後信步走去樹橋公園。這是個另外收門票的區域, 外國人的門票比較貴,而且照相機或錄影機需要另外買票。 我們把小台相機和可拍照的手機收起來,只給大媽脖子上的大台相機買票。

所謂「樹橋」Canopy 是架在樹上的吊橋,僅供單人通行。 熱帶雨林的樹木又粗又高,樹橋架在靠近樹冠的高度, 避開了叢林裡的瘴氣,上面的空氣又清涼又乾爽, 視野也不同,想像泰山在大樹間遊蕩的意氣風發。 這處公園裡的樹橋,高達 30 公尺,長約 200 公尺, 分成五段左右,架在雨林中最高大最強韌的孟加利 (Menggaris) 樹上。

行走樹橋是非常獨特的經驗,高處的景色與氣味果然不同。 我很高興當初安排了這段行程。 9:30 回到木屋,10:00 到辦公室退房,旅行社派來的小巴也準時到了, 司機是昨天那位的兒子,都是華人,可以用華語溝通。 這班車送我們回亞庇市,我請他先到昆達山市集暫停,然後直接送我們去亞庇的碼頭, 以便前往下一個目的地:Mamutik 海島。

[回目錄]

附錄 C. 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

東姑阿都拉曼 (Tunku Abdul Rahman,簡稱 TAR) 是馬來西亞獨立後第一任民選首相, 是這個國家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人物。 在 1960 年代初期,他開著一輛 57 年款的雪佛蘭轎車在馬來半島四處演講競選, 那輛老爺車在麻六甲市的獨立紀念館展出。

TAR 海洋公園包含亞庇鄰海的五座島嶼,最大的島又叫做 Gaya。 其中三個島只能露營而沒有其他住宿設施, 它們是:

我們選了最小的 Mamutik 島。沙灘面對著亞庇,可以看見神山。 島上都有水龍頭,有廁所,可淋浴;雖然沒有熱水,但是天氣夠熱。 島上的水可能有些鹹味,而且不宜生飲。最好自備清水或飲水。 雖然島上有個小雜貨店,但是我們帶了許多食材,也有炊具燃料,所以沒有消費。

行前會議時,我問大家,剩下的兩天時間,我們要去西必洛一趟, 看紅毛猩猩再回到亞庇逛街,然後去飛機場? 還是直接回到亞庇,搭船去 TAR 公園的某一座島嶼露營? 我先聲明,去島嶼可能頗無聊,如果不去浮潛游泳,只能懶在沙灘上吹風曬太陽。 不料,三人都說沒興趣看猩猩,大媽甚至想要「去島上什麼都不做,閒閒坐一整天」。 我深深看了一他眼,心裡想,很好,你讓我刮目相看了。 以前不知道大媽會有這樣的價值觀。所以,我也期待在島嶼上閒坐一整天的時光了。 事實上,我在島上也不閒,一大早下海玩水之後, 坐在沙灘的樹下讀完了後半本的《溫柔數學史》。


一件始料未及的情況是,因為島上沒有住宿設施,下午四點起遊客就陸續搭船返航。 到了黃昏,人去海空,那清靜的感覺與下午的人聲熙嚷形成強烈的對比, 頓然覺得輕鬆很多,聽見風從海上來搖動樹葉的聲音。 這是度假中的度假,呼吸和腳步都變得更慢了。 到了晚上,島上只有極少數過夜的公園管理人,此外,就是我們這些露營的人了! 登島的花費稍微超出預期,原本有點小怨念,此時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平常,要花多少錢才能「包」下一座島嶼呢?

[回目錄]

附錄 D. 亞庇市


沙巴旅遊局設計的亞庇市地圖 (北在右邊)

此地的華文固有名稱是亞庇,音譯字當地語 Api。 Api 是火焰的意思,據說是因為當地以往多以茅草建屋,所以乾季時經常野火蔓延。 在英國人佔領期間,她的舊名是傑瑟頓 (Jesselton), 這個名字保留在海港碼頭上:Jesselton Point (地圖最右邊)。 1964 年,沙巴加入馬來聯邦之後,改名為 Kota Kinabalu, 其中 Kota 是首都、城市之意,Kinabalu 就是神山。 因此這個城市就是『神山之都』的意思, 又譯做「哥打京那峇魯」或「哥打京那巴魯」。

二戰以前,沙巴的首府是山打根 (Sandakan)。 但是她已經徹底毀於戰火,1964 年起,沙巴的省會就移到了亞庇。 亞庇的機場也是沙巴的國際機場,航站縮寫是 BKI。

很自然地,亞庇就是登沙巴神山的入口城市。 除了這個目的以外,這個城市對遊客而言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還好,大家也不會在這裡久留。 以下介紹一些餐廳:

此外,一些可能有用的地點:

我們落腳的旅社 Summer Lodge (地圖 53號) 就在 Gaya 街上。 我媽和阿姨們用台灣話交談時,曾經說到 gaya;她說是「熱鬧」的意思。 可以猜想 Gaya 街是華人很多的古老商業中心,整條街幾乎全是華文招牌。 每個週日,這條街就整個是一個市場;每年的農曆年,據說這條街會封街狂歡一星期。 Summer Lodge 外面的就是亞庇的歷史地標:Atkinson 鐘塔, 沿 Gaya 街往北走到都市邊緣,就是沙巴旅遊局。 旅遊局的房子是一棟木造歷史建築,我翻拍了一張 1904 年的老照片, 當時的 Gaya 街就在海邊。今天的亞庇市,建立在 1970 年以後的海埔新生地上。

亞庇市的北端就是海港:Jesselton Point。 從一張 1953 年的老照片,可以看到現今的旅遊局當年就在海邊,可能是港務局或海關。 對照今天,旅遊局已經在 200 公尺的內陸,港邊有了高聳的商業大樓。

沿海而建的兩層樓『中央菜市場』,寫著大大的中文招牌。 裡面,馬來、印度、中國人的市場都有。 二樓有熟食,但是我們逛的時間不對,都沒營業。 一位水果攤的客家人,介紹我們去「天橋下」吃榴蓮。 我跟他買了一斤龍眼,陸續吃了兩天。 所謂「天橋下」就是地圖 KK Plaza 右邊那條小街, 下午時分,小販陸續開張,有現殺的榴蓮,看來華人吃榴蓮攤的不多, 華人的攤販有「炒菜頭桂」,還有「冬瓜涼茶」之類的。 招牌都是繁體字,我們認識。 但是,隔海的中文也許意義不同,譬如「冬瓜涼茶」其實是熱的。

走在南美和印度尼伯爾,處處可見西班牙和英國留下的痕跡。 據說走在非洲到處可以看到法國的痕跡。 終於,走在東南亞,讓我處處看到中國的痕跡。 在這裡,招牌上幾乎都有中文,在商店街隨便找個人用華語問路,成功的機率也很高。

亞庇的好餐廳不多,可是我們待得更短,只有一頓飯的美食機會。 大媽選了『不夜天』Grand Port View 海鮮中餐廳。 書上推薦這家,路上和一位運將搭訕, 他也說這是亞庇最好的中國餐廳兼最好的海鮮餐廳。 其實,如果不點生鮮海產,菜單上的價格,也就是炒飯炒麵蛤蜊湯之類的, 價格跟中原正門的「董記」差不多。 可是,大媽出去生鮮海產池走了一趟,情況就逆轉了。 我們這一桌,從學生等級,提升到饕餮等級。 但是,即使如此,買單的價格還是只有 3,094 台幣。

回到旅館,淋浴之後買一瓶 Calsburg 啤酒,斜躺在客廳沙發上聽著現場演唱的西洋歌曲。 那是隔壁酒吧傳上來的免費音樂。 出發前連續熬夜,今天只是逛亞庇市就覺得很累了,23:00 就寢。

隔天懶得出去找中式早餐,就在旅館吃「大陸型」早餐, 基本上就是烤麵包和奶油、花生醬。 從古意的窗格看出去,整條熱鬧的 Gaya 街還沒睡醒, 陽光已經照在大大的葉片上,一副鬆懶模樣。 一位獨自旅行的華人背包客說,他已經在馬來西亞遊蕩了一個月, 每一個馬來的城市,都像這樣。

D.1 吃榴蓮的方法

在「天橋下」吃榴蓮攤之後,三位穆斯林中年男子給我上了兩堂榴蓮課。

第一課。怎樣清除手上沾滿的榴蓮臭味? 首先,把附在核上的榴蓮果肉吃乾淨,露出完整的果核。 然後把果核當肥皂那樣用,一邊沖水一邊揉搓榴蓮核。 我試著做,手上的氣味真的完全清除了。

過程很有趣。我看到一位穆斯林這樣做,問他在幹嘛? 他解釋不來,伸手叫我聞。我以為要聞什麼美味,很用力地聞兩次, 有點抱歉地說:『Sorry, I cannot smell anything.』 他大笑:『That's right.』

接著,另一位穆斯林也來教我。 他說吃榴蓮會『very hot』。我又迷惑了,榴蓮既不熱也不辣,hot 什麼? 他們七嘴八舌地講,忽然有人說『on fire』,喔~~,原來是『上火』。

第二課。吃完榴蓮怎樣降火? 把清水灌入榴蓮殼內的凹處,浸泡一會兒,喝掉。 我沒有對照組,不知道有沒有效? 總之,當地人既然這樣吃,跟著做總沒錯啦。

[回目錄]

附錄 E. 沙巴山海之旅規劃與開銷

用台灣的相對位置來比喻,如果把亞庇市比方做台北市,則神山相當於七星山, 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國家公園相當於淡水外海,寶林溫泉就是馬槽溫泉, 西必洛紅毛猩猩保護區大約在貢寮山區裡面,而史巴丹島差不多相當於龜山島。 但是,距離大約要乘上五倍。

因為距離以及旅行長度 (六天五夜) 的限制, 這次旅行暫時沒有把西必洛和史巴丹島列入計畫。 海龜和紅毛猩猩大概就等別的機會了。 海洋娛樂則可退而求其次,改到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國家公園, 可以沙灘露營、浮潛,也有水肺潛水的套裝行程可以臨時加入。

經考察,海洋公園的預約壓力不大,而且安排在行程的最後, 可以抵達亞庇之後再處理。 所以不把海洋公園的行程交給代理人規劃。 至於登山行程,雖然聯繫 Sutera Sanctuary 公司 可以安排一切,不過看來他們故意把手續弄得很不方便, 而電話裡聽他們講馬來腔的英文也讓我不敢領教, 所以決定請一位代理人,委託他代辦關於登山的登記與交通事宜。

我並不是一個非常計較價格的人,只要不被我發現太不合理的代辦費, 我都認為那是該給別人賺得工錢。 例如,我去智利那一趟,發現旅行社似乎抽取了超過 20% 的佣金, 這就讓我覺得過份了;所以臨時取消了委託關係。

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代理人,是 Reliance Sightseeing 旅行社亞庇辦公室的鄭謹廷先生 (Peter Chang)。他的電話是 019-861-8331,電子郵址是 peter.changkt@gmail.com。 鄭先生會講一點華語,但是我還是跟他講英語比較順利一點。 請他代理的範圍是

  1. 神山的標準三天兩夜 (3D2N) 登山套裝行程
  2. 下山後的寶林溫泉晚餐、住宿和隔日早餐
  3. 亞庇至神山國家公園的包車
  4. 下山後到寶林溫泉的包車
  5. 寶林到亞庇的包車
鄭先生的開價是每人 1,110RM。 其中 300RM 需先付,當作定金。 我從第一銀行電匯給他。 尾款是在亞庇出發的當日早上付清的。 因為他來到旅社找我們,不可能接受信用卡,只能用美金或馬幣付現。

在機票方面,我找了可樂旅遊開票, 實際的開票價格 (含稅) 是 13,600 台幣。 我們沒空自己去辦馬來西亞簽證,後來還是委託可樂旅遊代辦, 他們收了 400 元的佣金,共支付 1,200 台幣。

抵達亞庇的第一夜不在委託範圍內。 我在 寂寞星球 (Lonely Planet) 客棧網站 上找到 夏日旅社 (Summer Lodge), 價格與地點合宜,而且消費者評價優良,以 6.10 美元預定了一間含衛浴的四人房。 網路訂房之後,很快收到了來自 Summer Lodge 的確認 email。 到了現場繳尾款 121.50 馬幣,所以這間房總價約台幣 1,355 元; 每人不到 400 台幣,比住中大招待所還便宜。

雖然我沒有比較其他的「背包客等級」旅社, 這一家 Summer Lodge 已經令我們非常滿意。 它的房間不算太狹小,整潔乾淨,洗澡水充足,冷氣夠力 (半夜起來調小), 地點就在亞庇的最核心。 隔壁雖然有露天演奏酒吧,但是晚上 11 點左右就安靜了。 附基本的早餐,免費使用三部可以上網的電腦,櫃臺 24 小時有人。

從亞庇往神山公園起,至回到亞庇止,可以完全不必有開銷。 但是我們在展覽館付了 3RM 門票,而植物園則適逢午休省了門票, 否則每人應付 5RM。 寄存行李,兩件一共 20RM。 我們節省了在公園總部的午餐,以及登頂日的第一頓早餐, 否則要開銷 45--80RM;這兩餐是用自己的炊具煮的。 寶林溫泉的樹橋公園需另付門票。 每人 5RM,照相機也要買門票,也是 5RM。我們四人共用一部相機,總共付了 25RM。 回亞庇途中,在昆達山市集採購露營的食物,花掉公款 50RM。

往 Mamutik 海島露營的行程,比預期的稍微貴了一點。 首先,往 Mamutik 的船票,每人 17RM,但是限當日來回。 若隔日預約來接 (我們約定隔日 14:00),每船徵收 50RM。 然後,每個人還要付碼頭稅 6RM。 登島之後,每人的門票是 10RM,自備帳篷的露營管理費每人 5RM。 所以全體一共花費 202RM。 平均每人約花費 500 台幣。

綜合以上所述,這趟旅行每人的基本開銷是 26,420 台幣。 其他的個人開銷並不一致,例如我喝的啤酒比較多,美琴買的零食比較多, 小芳買的紀念品比較多。 我個人的花費大約是 28,000 台幣。

[回目錄]

附錄 F. 背景知識:旅行資訊

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沒有時差。

沙巴的國際機場就是亞庇的機場,稱為 Tanjun Aru,國際航線代號為 BKI。 以上是兩張在機場內拍攝的照片,我發現「咖啡店」顯然是閩南語的音譯。 我們搭乘馬航的直達班機來回亞庇,去程是 MH69 班機 (08:00--11:25), 回程是 MH68 (18:25--21:45)。 時間頗為恰當,早去晚歸,拉長旅遊時間。 但是,我在出發前才發現,馬航的網路報到 Internet Checkin 功能似乎不靈, 看來只能提供馬國國內出發的旅客使用。這一點小麻煩,希望日後能有改善。

馬來西亞在台灣辦簽證的辦公室在

台北市敦化北路 205 號 12 樓 8 室(民生東路口)
手續費台幣 800 元,電話 (02)2716-7075、2716-7580。 參閱馬來西亞觀光局的台灣版官方網頁 http://www.promotemalaysia.com.tw/about_8.htm。 機場稅已經隨機票徵收。

在馬來西亞入關時,海關堅持要看到護照上的「出境」章,否則不接受此護照。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不接受兩本護照。 如果沒有事先辦好簽證,可以在機場辦落地簽。 這時候,收費 100 馬幣。 花錢事小,等候的時間才嚇人,有一群大陸旅客等了 5 小時, 其他旅客平均都等了 1 小時。

沙巴的通貨是馬幣 Ringgit Malaysia,又稱「林吉特」或「零吉」,簡寫 RM。 在 2008 年,馬幣和台幣匯率大約是 1RM = 10NT。 馬來西亞有外匯管制,在台灣不容易兌換現鈔,也不易直接以台幣電匯馬幣。 我從第一銀行以台幣轉美金再匯馬幣,匯率折合 1RM = 9.63NT。 在桃園機場的一航站,我們發現匯豐銀行可以用台幣兌換馬幣, 匯率比沙巴的亞庇國際機場優惠。

雖然網路上都說,在馬來西亞街上可以用台幣兌換馬幣現鈔, 但我們還是在台灣就先換好美鈔或馬幣。 我們不曾嘗試在沙巴以台幣兌換馬幣。 或者在中正機場一航站,以台幣兌換了馬幣。 我在亞庇市可以用 ATM 提現金。 以我在大眾銀行設定國外提款密碼的經驗, 在馬來西亞、日本和智利都成功提款,匯率比信用卡稍好一點, 每次提款的手續費 70 元台幣。 這次提款的匯率是 1RM = 9.44NT, 而信用卡的匯率是 1RM = 9.46NT。

在亞庇的街上,許多地方可以用美金兌換馬幣。 以 HRB 銀行為例,匯率是 1US = 3.41RM, 而私人匯兌櫃臺看到 1US = 3.44RM。 但是,機場和旅行社都以 1US = 3.20RM 為匯率。 所以,繳款給旅行社之前,最好先換好馬幣。

在旅館及較大的餐廳,VISA 和 MasterCard 兩種信用卡都可以通行。

馬來西亞有兩家行動電話公司:Maxis 和 Digi,都提供 GSM 2G (900/1800MHz) 服務, 台灣的普通手機 (雙頻) 都可以直接使用, 只要向台灣的行動通訊廠商確認開啟國際漫遊即可。 馬來西亞的國碼是 6。 從台灣打電話到馬來西亞,要把號碼中的 0 也鍵入,不像台灣是省略。 例如我們的代理人 Peter 鄭先生的電話是 019-861-8331, 從台灣撥去就是 +60198618331。 我也曾使用 SkypeOut 打電話給他。

馬來西亞使用 Type G 三角插頭,外形如左圖。 又稱為 13 安培插座。電力標準是 240V 50Hz。 發現一張 全球各國插座表,真好用。 整個馬來西亞的依循英國標準,電力如此,交通亦如是。 所有的電力開關,都是向「下」(off) 代表開 (通電),向「上」(on) 是關 (斷電)。 我沒看過例外。 至於水龍頭,則有時右邊是熱水,有時左邊,這方面有點不一致。

我本來以為沙巴是個很多登山活動的地方,所以帶著 Snow Peak 瓦斯爐頭過去, 沒有攜帶國際型的 Nova 汽化爐。 後來,為了買一罐丙烷燃料 (propane) 跑遍了亞庇市,最後還是買不到。 發現這裡只有賣 Gaz 形式的丙烷燃料,或者卡式的瓦斯瓶。 最後我投降了,買了一個旋式與卡式瓦斯罐的轉接頭, 讓我的 Snow Peak 可以接在卡式瓦斯罐上。 效果還不錯,如此解決了燃料和爐頭的問題。

馬來西亞的車輛靠左行駛,高速公路速限 110 Km/hr。 因為計程車和小巴的價格都很便宜,似乎沒必要在此自己開車。 例如,從機場出來,買一張 20 馬幣的乘車卷,出去找排班的計程車, 可以要求他載到亞庇市區的任何地點。 同理,在市區 (包括碼頭區) 往飛機場,也可以要求同樣價格。 計程車都是常見的 1600--2000cc 五人座轎車。 我們四人以及四個大背包,都可以順利上車。

馬來西亞的國教是回教。可預期豬肉食品較少。 但是沙巴地區有多種文化的融合,並不確定回教有多麼主流。 據說美食很精彩,熱帶水果更是豐富。 回教對女性衣著的嚴格要求,在馬來西亞並不嚴重, 但是基本上還是應該避免太短的褲子、裙子和袖子。 如果順便去拜訪汶萊,衣著就需要非常保守。

一般消費及旅社不流行給小費,但是有些餐飲店會自動加一成服務費。就像台灣吧。 在商店裡我不曾講價,但是對計程車和小攤販,都可以講價。 我在華人經營的露營用品店買瓦斯瓶, 可能是因為它並非全新,店家主動給我降價了。

一般日常消費很便宜,如果不吃大餐,一日三餐加上小吃,可以計畫在 30RM 以內。 最大宗的消費就是機票和交給旅行社包辦的行程。

[回目錄]

附錄 G. 背景知識:沙巴 Sabah


沙巴旅遊局設計的沙巴旅行地圖

沙巴在婆羅洲北端,面積 72,000 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兩倍。 人口 150 萬,比台北市還少。 自從十九世紀末葉,英國人經營「大英北婆羅洲公司」以來, 便是以度假旅遊為經濟主軸。 是故,據說此地百業落後,唯獨旅遊相關產業的管理非常有效率。 但是,也有人說,因為太有效率了,在沙巴自助旅行的背包客卻覺得不太方便。 許多地區需要入山證(姑且如此稱呼它),甚至不能在當地當場辦理。 也有許多地方規定要按團體人數聘僱當地嚮導。例如攀登神山即為此類。

就海洋學而言,沙巴的西側是南中國海(我們稱之為「南海」), 東側是西里伯海 (Celebes Sea),而北側隔蘇祿海 (Sulu Sea) 與菲律賓相望。 據說蘇祿海域還有海盜出沒。例如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的五座小島就在南海, 而史巴丹島就在西里伯海了。

沙巴位於北緯 6 度左右,接近赤道。這個地區的基本氣候型態就是:潮濕,多雨, 全年氣溫與日出時間的變異很小。 以平地而論,全年每個月的平均溫度都在攝氏 32 左右, 濕度都在 85%--95%。溫度變化以垂直分佈為主,季節的變化很小。

此地雖然基本上多雨,但是月降雨量還有略有差別,以 2,3 月最少。 登神山最好的月份是 2,3,4 月,其次是 8,9 月。 高海拔的清晨幾乎總是好天氣,所以傳統的登山行程都是兩天一夜, 第二天凌晨兩點就開始走,趕在山頂看日出。 但是如果登山以外,還想順便旅遊熱帶雨林、溫泉和海岸和水肺潛水, 就要留意平地的氣象。颱風不會入侵這個地區,但是外圍環流有可能引起豪雨。

沙巴的最大種族是卡達山杜順 (Kadazandusun) 人, 本來被認為是兩族:卡達山和杜順。 不過,他們兩者的語言差異,大約就像福州話和漳洲話那樣, 所以後來又合併為一族。 卡達山人組成了沙巴的最大政黨並掌握地方議會,而杜順人相對較為弱勢; 杜順這個名詞也是「果園」的意思。 沙巴議會跟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關係有點緊張, 認為沙巴地區賺進的外匯(例如觀光和木材)遠超過中央政府撥給地方的經費。 沙巴是馬來西亞最窮的省份。

在神山國家公園的登山口附近待募的挑夫或嚮導,很多杜順族人, 通常會講馬來語、土語、英語和一點華語。 據說他們很瞧不起遇到突發狀況就緊張得大吼大叫的人。

沙巴也有雨林,雖然不及沙勞越的精彩,但是如果不想走遠, 就在神山腳下看看雨林也夠好的了。 同樣地,神山腳下也有溫泉:寶林溫泉 (Poring), 雖然不是最自然的也不是最豪華舒適的,但是下山來就近去享受,可能感受更棒。 沙巴最獨特的觀光資源是神山、珊瑚礁、海龜以及紅毛猩猩。 其中觀賞珊瑚礁和海龜的世界頂級地點都在沙巴的東岸,也就是神山的另一側, 特別是史巴丹島 (Pulau Sipadan),那是馬來西亞最好的水肺潛水地點, 據說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點之一。 至於紅毛猩猩的家,被規劃為西必洛保護區 (Sepilok Orang-Utan Sanctuary), 位於沙巴的東北角。

神山在克洛克 (Crocker) 山脈北端,是東南亞最高峰,海拔高度則有兩種說法。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資料,是 13,455 英呎,合 4,101 公尺。 但是馬來西亞的官方說法是 4095.2 公尺,其實沒有比玉山高多少。 她大約在玉山南方 1900 公里。 除了喜馬拉雅山脈以外,比沙巴神山高的山,在巴布亞島和夏威夷群島上。

夏威夷的 Mauna Kea 火山,海拔 4,205 公尺。 巴布亞島的西半部屬於印尼,東半部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兩邊的最高峰都超過 4,500 公尺: 東部的威漢峰 (Mt. Wilhelm) 海拔 4509m,西部的查亞峰 (Puncak Jaya) 海拔 4884m。 查亞峰也是大洋洲的最高峰,喜馬拉雅以東,包含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美國本土 (4418m 的惠特尼峰),無出其右者;阿拉斯加和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才有更高的山。 但是,查亞峰非常偏遠,目前從最近的城鎮必須步行 100 公里才能抵達基地營。 印尼政府似乎也沒打算利用這座『世界七頂峰』之一的山來賺錢, 登山設施可以說是零。 相對地,威漢峰則開發完善,是一座健行可達的高峰: 捨去查亞峰不談,它也可以說是喜馬拉雅以東的最高峰了。

克洛克山脈的旅行中心在 Tambunan 小鎮,主要是欣賞田園景色, 有一條像八卦山稜頂那樣的公路縱貫此鎮附近的山脈,沿途有些健行路線。

沙巴的鐵路並不發達,主要的路線只有從亞庇市到 Tenom 小鎮而已。 此鎮的觀光要點是原住民的「長屋」。

蜿蜒 650 公里的 Kinabatagan 河沿岸多被砍伐, 但是出海口附近的溼地可能因為太難開發而被保存下來。 那片溼地很難自助旅行,多半由 Sukau 小鎮內的旅行社代理。在此紀錄兩家公司:

沙巴的舊首府是山打根 (Sandakan),過去是木材、橡膠的出口港。 二戰時被炸爛了,而且後來沙巴加入馬來聯邦,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在西邊, 所以其行政中心就移去了亞庇市。 山打根的北方有海龜島,島上不准過夜,只能經過旅行公司安排登島賞龜。 雖然不准過夜,倒是有半夜登島的行程。 山打根的西側有西必洛紅毛猩猩保護區。 據說區內難得看到隱匿密林中的紅毛猩猩:這是保護區,不是動物園,沒有圈養的猩猩。 每天早上九點左右一次,下午三點左右一次,管理人員會在固定地點「布施」, 散撒香蕉和其他猩猩喜歡吃的糧食。 這時候遊客也都密集站在外圍,看森林裡冒出來的紅毛猩猩。

西必洛在亞庇與山打根之間的公路上,每一班車都會停這一站。 從亞庇到山打根的車程是六小時。而西必洛至山打根 40 分鐘, 亞庇到神山公園兩個多小時。 所以,估計從神山公園到西必洛的車程應該是兩個半小時左右。 保護區正門口到大馬路之間,是一條鄉道。 鄉道上有些食宿服務,例如 Sepilok Jungle Resort <info@sepilokjungleresort.com>。

沙巴的東方,Semporna 外海的史巴丹島,據說是世界上最優的潛水地點之一。 若是搭機前往,可以飛到 Tawau 城的機場。 史巴丹島的東側急墜 600 公尺到海床。 我個人並沒有必要對此多做瞭解,我看不出來這輩子有玩潛水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史巴丹島本來有私人產業, 但是沙巴政府最近把它定義成 Tun Sakaran 海洋國家公園, 島上全部住宿設施全部歇業,拆除建物。 現在旅客已經不准在島上過夜,而每天的潛水人數也限定在 120 人。 不知道沙巴政府是怎樣實現這種極權行為的?

如果我還會再來沙巴一次,可能是為了馬遼盆地 (Maliau Basin) 而來吧。 這個盆地的海拔在 1000--1500 公尺之間,是個直徑 25 公里的火山口; 被稱為馬來西亞的「失落的世界」(Lost World)。 內部沒有可以行車的馬路,只有 70 公里的健行路徑,路線上分佈著管理良好的營地。 馬遼盆地也有人數限制,而且必須在抵達前先拿到入山證。 此地由沙巴基金會 (Sabah Foundation) 管理,而委由亞庇的 Innoprise 公司經營; 也就是說,Innoprise 是獨家經營者。

據說只要自己雇了車、嚮導和挑夫,並且申請好營地和入山證, 馬遼盆地是可以自己去健行的。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安排馬遼健行的費用如何? 婆羅洲自然旅遊公司 (Borneo Nature Tours) 提供的套裝行程, 包括全部車程及飲食,還有一兩次的「夜遊」,有導遊帶領觀賞野生夜行性動物, 內容看來頗充實,但是所費不貲。 從 Tawau 出發的五天四夜行程,若四人一團,每人 3180 馬幣。 從亞庇出發的七天六夜行程,沒查到定價。 建議在 Google 上搜尋 adventure to the lost world maliau basin

在馬遼附近有個 Danum 谷地,也是個生態旅行的勝地,受到許多好萊塢影星的青睞, 也是國際環保人士心目中的地標。不過,我個人對於賞鳥和觀察動物並沒有太大的熱誠, 並不適合到此一遊。Danum 的旅行事務也是由 Innoprise 公司獨攬。

[回目錄]

附錄 H. 背景知識:馬來西亞 Malaysia

東南亞地區有許多固有的中文地名與人名,不一定要從英文或拉丁文再音譯回來, 而中文的稱呼未必等同於英文的音譯。 譬如婆羅洲 (Borneu) 就是中文固有名稱, 雖然用了像「非洲」和「亞洲」這樣的大陸名稱, 但是後來她被西方地理學歸類為「島」而不夠資格稱「洲」;她是世界第三大島。 婆羅洲的北側約三分之一屬於馬來西亞 (Malaysia), 其他土地屬於印尼 (Indonesia,又稱印度尼西亞,意思是印度洋中的一群島)。 屬於馬來西亞的這一部份,又分成兩個省份:北側是沙巴 (Sabah), 南側是沙勞越 (Sarawak)。 這兩個省份之間,還夾著一個小不丁點的國家:汶萊 (Brunei)。

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都是回教國家,也稱為「蘇丹國」。 在馬來西亞北方的泰國,則是以 (小乘) 佛教為主要信仰; 而南方的新加坡,相對來說是個現代化的城市,沒有明顯的主流宗教。 馬來西亞的「憲法」一方面自稱蘇丹國,另外又寫著人民有宗教自由。 在 1960 年代馬來西亞的建國「老爹」們起草憲法的時候, 可以體會他們並不十分了解所謂「憲法」的哲學。 對於整個東方,包括中國和台灣在內,就連「國家」都是外來概念,更遑論憲法?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律法」,卻沒有「法律」。 馬來西亞憲法裡那兩個看似抵觸的條文,自有其現實的考量和操作的邏輯: 在入回教以前,人民有選擇宗教的自由。 而這個觀點與回教傳統並無抵觸,自穆罕默德以來, 回教的蘇丹國內,向來准許異教徒的存在。

憲法雖然陳述了宗教自由,但是政府卻以各種福利和制度,「歡迎」人民成為回教徒。 例如,如果想要結婚的雙方有其中之一是回教徒,則另一方必須先改宗回教才許結婚; 不論是男方或是女方皆如此。 而回教徒父母所生的子女,依回教例律自然是回教徒。 一個隱藏性的細節是:一旦進了回教,你的訴願就歸『宗教法庭』處理, 而不是審理其他事件的『世俗法庭』; 就好像軍人的法律事務,另外由軍事法庭審理一樣。 當有人後悔了,想要退出回教,世俗法庭會說,那是宗教法庭的業務; 而宗教法庭會說,回教裡沒有退教的條文。

總之,這個國家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國家認同問題,就是宗教問題。 信奉回教的馬來人,在馬來西亞所佔的人口比率只比 50% 多一點點, 剩下的人口當中,華人佔了一半,他們的宗教並不統一,但總之很少華裔的回教徒。 再其次還有信奉印度教、錫克教和回教的印度人。

沙巴在 1888 年落入英國口袋,二戰時期輸給了日本,戰後各地紛紛各自獨立。 至 1963 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除了新加坡在兩年後另外獨立而脫離, 以及汶萊自始不肯加入以外,整個地區都整併成了新國家「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領土分據南中國海 (南海) 的兩側,地圖如上(白色部份): 西側在馬來半島的南半截(北半截屬於泰國),稱為西馬; 東側就是婆羅洲北部的沙巴和沙勞越,稱為東馬。

馬來西亞的首都是馬來半島上的吉隆坡,英文寫 Kuala Lumpur,國際航站縮寫為 KUL。 Kuala 是河流三角洲的意思。 馬來半島上,有經濟作物橡膠、棕櫚和稻米,還有錫礦, 其中錫礦和橡膠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地。 馬來半島的繁榮都市都在西側,隔麻六甲海峽與蘇門答臘 (Sumatra) 相望; 南亞大海嘯的時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是被蘇門答臘遮住了而逃過一劫。 半島中央是叢林密佈人煙稀少的主脊山脈:蒂蒂旺薩 (Titiwangsa),或稱中央高原。 半島東側有些海灘或離島的渡假區,例如刁曼島 (Pulau Tioman), Pulau 就是島嶼的意思。 但是西馬的旅遊畢竟以商務和文化為主,自然生態旅遊在東馬那邊。

沙勞越的首府是古晉 (Kuching),位於西南海濱,在馬來語就是「貓」的意思。 沙勞越的主要原住民是伊邦族 (Iban),其實這是個阿拉伯名字, 不知怎樣流傳到了南亞? 沙勞越的主要觀光資源有

  1. 雨林、長鼻猴,在峇哥 (Bako) 國家公園裡面
  2. 大型洞穴,在摩路山 (Gunung Mulu) 國家公園有號稱世界最大的洞穴、 世界最高的鐘乳石
  3. 伊邦族的長屋 (longhouse)
所謂「長屋」是一種居住型態,幾乎整個家族的人住在一條長長的屋子裡。 許多部落開放觀光,讓旅客住進長屋的一間,並且跟居民一起宴飲歌舞。 據說他們會極力邀請旅客表演同樂,到最後,分不清楚是他們在娛樂旅客, 還是旅客在娛樂他們。

汶萊不肯加入馬來西亞的原因是她生產石油, 因此英國人加強「保護」這個地區的傳統王室, 使得這個王族統治超過 600 年,是目前世界上在位最久的的王室。 因為信奉回教,他們的統治者稱為蘇丹,奉神諭統治這個小蘇丹國。 這個國家在 1962 年公投決定不參加馬來西亞聯邦之後,也立了憲法, 而憲法裡面規定:王室總領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 汶萊一方面極度親英,直到 1984 年才「不情不願」地宣告獨立, 另一方面又是東南亞地區最極端的回教基本教義派,成為亞洲最保守的回教社會。 他們的教義稱為 MIB: Melayu Islam Beraja,是學校裡必修的課程。 因為富有,這個國家全民免稅,免費受所有教育,免費健保; 付出的代價嘛,大概就是生活中沒有兩種東西:酒,和選舉。

我忍不住要多寫一段汶萊,彰顯一個有錢又獨裁的社會,可以發生怎樣的天方夜譚? 現在的蘇丹王 (1967年登基) 任命自己的弟弟,Jefri 王子,為財政部長。 這位帥哥在任內以個人名義「消費」了 40 億美金,買了四架噴射機和 2000 輛汽車 (在那個像台北市那麼大的國土上奔馳); 以國家名義建造了一間皇家旅館,造價 11 億美金(台北 101 造價約 17 億美金, 吉隆坡的雙子星大廈約 19 億美金),迎客大廳有 80 公尺高。 當輿論實在太難聽,國王決定罷黜這位財政部長並且把他流放到倫敦之後, 還同意支付他每年以五十萬美金為「上限」的津貼,以維持他「家庭生活之所需」。

華人在這個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在馬來西亞所佔的人口比例,僅次於馬來人。 但是他們可能主要集居在馬來半島那邊。 特別在半島西岸的三個較早開埠的港口城市,所佔比例尤高: 新加坡(如今不屬於馬來聯邦)、麻六甲 (Melaka) 和檳榔嶼 (Pulau Pinang) 的喬治城 (George Town)。 馬來人和華人通婚的混血子嗣,男性稱為峇峇 (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 在馬來西亞落戶的華人,融合了中華料理和當地香料 (包括椰奶、檸檬葉、辣椒、蝦醬)而形成的一種烹飪風格,就統稱為娘惹菜, 例如叻沙麵 (laksa lemak),椰漿飯 (nasi lemak),還有一種燒烤辣魚肉的小吃, 烏達 (otak-otak)。

至於沙巴的華人,主要聚居在兩大城:山打根 (Sandakan) 和亞庇市 (Kota Kinabalu)。 據說山打根多閩南人,而亞庇市多客家人。

華人自來勤奮上進,也精於經商管理。 在英國統治期間,在商務上自然跟華人走得比較近。 所以,馬來西亞獨立之後,華人掌握了很多英人留下來的資產。 但是,一人一票制的民主制度,總是會讓草根性比較強的人比較容易當選; 馬來人因此掌握了馬來西亞的政治。 有兩件影響華人的措施。第一,他們在公立小學推行回教,並以馬來語為標準語言。 這使得就讀公立小學的華裔子弟,從三十年前的 50% 下滑到最近只有 6%。 第二,自 1971 年起實施的新經濟政策 (NEP: New Economic Policy) 有種族「平等」條款,這個平等的意思是要保障馬來人 (按人口比例計算) 的「平等」, 這包括了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升官加薪的機會等等; 簡單地說就是限制了華裔的比率,保障了馬來人的比率。 初期,這個政策提供較為弱勢的馬來人成為新的中產階級。 但是,行之多年以後,槓桿逐漸轉移,原來的平等造成了新的不平等。 大量的華裔青年在感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況下,紛紛外移。 難怪我在日本遇見那麼多馬來西亞的華人。

[回目錄]

[ 單維彰的登山履歷 ]

Created: Oct 26, 2008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08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