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早上從中壢出發,過水里沿省道 21 號公路往塔塔加前進,
爬升到海拔 2000 公尺左右,玉山北峰稜線撥雲而出。
從這個角度,玉山尖細而北峰氣勢磅礡。
夜宿停車場。二日早晨將帳篷塞進汽車行李箱,出發到入山檢察哨,
按規定看登山安全影片。崗哨旁邊的花園裡開了幾朵法國菊
(Chrysanthum leucanthemum linn)
和紅邊石蓮 (Echeveria pulidonis);都是栽培的植物。
但是往排雲山莊途中,沿路盛開的
森氏杜鵑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和在後五峰的路上遇見的阿里山龍膽 (Gentina hayata),
都是自然綻放的野花。
(以上植物名稱由陳渝光先生指導。)
經過有水紋痕跡的大石壁,
公園管理處新建的台階不知是為了防滑還是為了觀賞石壁。
來到排雲山莊,登山的尚未回來,下山的已經走光,
所以屋內恰好清掃得一塵不染,屋外三張野餐桌,我們八人圍坐一張就夠了。
山莊順勢建成接近三合院形式,中間是主屋,右廂是醫療站,
據說週末假日有醫生護士上來值勤;左廂是廁所,水源充足的時候還頗乾淨無味。
左後方看到太陽能蓄電板、機房和水塔。
抬頭望見玉山主峰南側,超越植被線以上的石崖岩壁。 開闊但逼臨在上的空間,讓心瑜為這幅景象配了歌詞:
接近生命的時候,這一方山水離藍天最近 送走生命的時候,這裡的鄉親高高昂望 讓風,吹散了年華,灑給飛鷹 讓雲,托起了身體,交給穹蒼 |
從排雲山莊向東仰望,可以看見往圓峰山屋的石板路。
此時從石板路也可以俯瞰排雲山莊,以及坐落屋後的玉山西峰。
這條橫渡碎石坡的山徑,已經被國家公園整理成康莊大道了。
有些登玉山的隊伍,把排雲實在擠不下的隊員安排到圓峰去過夜。
翻過稜線到得東側,視線開朗,主宰著整個視野的是玉山南峰的鋸齒岩峰,
落在中間的是一小塊山谷平原,而圓峰營地與山屋便坐落其中。
順著溪谷望出去,看到遠方的南二段上有如拇指般豎起的達芬尖山。
營地在山屋北側,而登後五峰的山徑明顯在山屋南側的稜線上。
但是,山屋附近因為地勢平坦而路跡雜沓,其實在視線不明時容易走錯,
需小心拿準方向原則。
屋北的圓峰營地頗為寬廣,就算住 30 人應該也還寬鬆。
穿越左側的香青叢之後,到達東側溪谷的頂邊,
可以找到往水源的小徑。
下溪源的取水路,就像一般的取水路,路跡稍微不清楚,
但留意跟隨路標,還算安全。
特別是此處的下溪途中有一個極不自然的右轉再左轉的拐彎,要小心。
圓峰山屋門口,有兩張內容不一致的官方告示牌。
這種不一致的「官方」標誌,在台灣已經見多了,不奇怪。
有可能它們兩個都是錯的。
回過頭來,以圓峰為背景看山屋。豐盛的糧食與清水,
在屋裡屋外堆積成好似農村過年的慶有餘場面。
圓峰山屋和旁邊的加蓋水池。
為甚麼這裡用了水池而不是水桶?我們不知道。
我們到達的時候,池子已經乾了,沒乾的可能也全部結凍了,
因此只好下溪取水。
溪源的流水雖然看來可靠,但是水量不可預期。
我下去兩次,相隔大約 48 小時,第一次可以用罐子接泉水,
第二次就只能用小杯子從淺池中舀水。
玉山南峰,從圓峰過去的山徑基本上沿著稜脊。
山屋附近的路徑雜沓,每天早晨天不亮就上路,而每天都走錯。
但是只要知道抓住稜線,就能輕易回到正途。
今日有難得一見的美麗黃昏,避風的山屋也留不住旅人的心,
便都四散捕捉那燦爛的時光。
玉山南峰北側碎石坡上的殘雪。
山徑已經被踏得實了,稍陡的位置開闢了階梯,感謝國家公園的工程。
這段路來回走了四遍,留意到地上有一條長得像珊瑚的粉紅色樹根。
從這裡開始,連續八幅攝影以介紹路牌為主。
這是從圓峰沿著碎石山徑登上南峰與三叉峰之間的稜線時,
遇見的第一個路牌。
指向玉山南峰、圓峰山屋、三叉山。
指向三叉峰的那條路,似乎可以接上往南玉山的路。
但是路跡不明,我們沒有嘗試。
玉山南峰南側 200 公尺處,往鹿山和東小南山的叉路口,
樹立了一個路牌。指向圓峰山屋、玉山南峰和東小南山。
其實,在此處往東南方向有一條下坡路,
穿過碎石中的香青矮柏,再穿越森林,可以接上往鹿山的腰繞路。
照片左上方稜線尾處就是東小南山。
往鹿山的腰繞路上,有水源,水源旁樹立的路牌,
指向玉山南峰、東小南山和鹿山。
往東小南山的山徑沿稜而走,約在 2/3 處有路牌往鹿山的叉路,
由此下有水源的腰繞路,再往鹿山。
此路牌指向圓峰山屋、東小南山和鹿山。
往南玉山的路,在圓峰山屋通往玉山南峰的路途中,
尚未登上稜線之前的碎石坡上,就有路牌指示向右側切去 (沒有攝影)。
路跡比起園區內其他山徑稍微不明,但是以一般山徑標準而言,
還算清楚。路徑開在崩壁下的碎石坡上,迂迴繞過三叉峰,
翻越稜線時有一木柱里程碑,這張照片是從南玉山回來的方向拍攝的。
翻越之後往下切,山徑在碎石與巨石之間陡降。
幾乎下到了底,遇見往三叉峰、南玉山和圓峰山屋的路牌。
照片右上方稜線尾處就是南玉山。
此路牌與三叉峰東側往玉山南峰路上的路牌遙遙相對,
看來是要翻越三叉峰的岩稜。但是路跡不明,我們沒有嘗試。
過了前面那個路牌之後,立刻會遇上第一個水源,從右側山壁汨汨流下,
好取而且好飲。但是沒有腹地可供大隊伍休息。
再往前走 200 公尺左右,路左下有一塊空地適合休息。
山徑循著南玉山支稜的南側和東側向南走,
先是森林與陡峭的山壁,進入草原之後不久,來到通往小南山的第一岔路口路牌。
可以不上小南山而腰繞前往南玉山,腰繞結束時,
會看到通往小南山的第二岔路口路牌 (沒有攝影)。
站在玉山南峰和東小南山的叉路口,
隔著層層的山巒,遙望那長路迢迢的新康山。
用腳走,從南橫向陽登新康山至少要三天。
用長鏡頭加數位放大,要三秒鐘。
偏左的山頂是新康三角點所在處,偏右的尖頂是天宮堡壘,
桃源營地在右邊那個長長的下坡盡處。
登玉山南峰之前的岩壁。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我們走錯啦,
調頭回到右側岩溝上山。
因緣如何際會,讓朝陽的光芒怎樣地折射或反射,
形成彷彿從山谷中照射到天空的光芒。
好像那時候,山谷中正有聖人在講道誦經的樣子。
從南峰頂往東沿稜下降,有一條山徑通往鹿山。
我們走了這條路,相當懊悔啊。
另一種走法,應該退回往東小南山的叉路口,然後朝東南方下切,
進入森林之後,腰繞前往鹿山。
山腰路和稜線路在此交會。稜線路的直線距離不長,
但是路跡稍微不明,而且在稜頂和稜側之間翻來繞去,頗為費力費時。
對我們來說更嚴重的是沿途積雪,幾天的反覆溶凍已經結成硬殼,
不但覆蓋了路跡,在沒有前人足跡的情況下更是難找難踢。
我的隊友們,大概在這段路上被折磨得有些累了吧。
稜線路與山腰路會合之後,翻越兩個山頭,然後才開始真正的往鹿山下降。
我們在兩個山頭之間的樹林裡休息,從縫隙中看玉山和東峰。
在此處置放了一袋水,味噌湯包,鍋爐和一盒豆腐,
準備犒賞回程的自己。
登鹿山的目的,可能是沿途從另一個角度欣賞玉山東峰:
這是觀賞東峰的最美的角度。
在這條稜線上,東峰逐漸變得像一支仰天的鳥喙,
其氣勢之懾人,更甚主峰和南峰。
此外,沿途也是欣賞八通關山的好視角。
但是整條路上獲益最多的,可能是達芬尖吧?
我甚至以為,林文安將鹿山排上百岳,勸大家走一趟的目的,是為了達芬尖。
自從山徑出了樹林,就遙望著達芬尖。
隨著鹿山的山徑下降,達芬尖從圓峰那兒看見的一根小小的拇指,
逐漸拉近放大。
登頂鹿山之前,整體而言當然是下降,但是即將登頂前的 20 公尺,
畢竟還是有一點點上坡,讓人有「登」的感覺。
從鹿山,終於可以仰望達芬尖,也才顯示出它被列為五岳三尖的氣派。
雖然達芬尖名副其實了,但東峰稍微遠了點而失去它的氣勢。
不能免俗地又拍登頂照了,這次蕭邦到了鏡頭前面。
後來發現,這是蕭邦的最後一顆百岳山頭,
走回鹿山之後,他就封山了。這張照片彌足珍貴呢。
回程,完成兩段各三百多公尺的上坡之後,
回到存糧點,煮了熱湯分食,令人精神愉快。
吃飽喝足之後,還要翻過一個山頭,才能回到稜線路與山腰路的交叉點,
但是此刻當然不會想上稜線,自自然然地沿山腰路前進。
橫渡碎石坡之後,進入森林,平坦的道路在森林中蜿蜒,真是好走啊。
山腰路在某個左彎處,有一條向右的叉路,稍微不明顯(沒有攝影)。
右岔之後左轉向上鑽入密林,再鑽出來,
即來到南峰與東小南山岔路口路牌下方,
在碎石與香青間找路往上,就可回到岔路口了。
若沿路左彎繼續走,就會抵達水源。
在水源處也有路上去東小南山稜線,上稜之後左轉往東小南山,
右轉回去南峰岔路口。
登南玉山那一天,天空非常精彩,
奇異形狀的雲朵,狀似太空船或飛碟。
有肅殺氣氛,彷彿外星人與地球的大戰即將展開。
(共有五張照片)
翻越三叉稜線時,看見關山浮出迷濛的溪谷水汽之上 (共有二張照片)。
雲鋒像一扇大屏風橫亙在中間,整個浸泡在水汽當中。
越稜之後踩踏著碎石和巨石下降,遇上一個三叉路牌之後,
轉入山壁旁的小徑,即見水源。水質甘美,容易盛取,但沒有休息的腹地。
再往下走五分鐘,山徑左下方有一片空地可供休憩。
在陡峭的山壁旁腰繞一段之後,看見這一對欒生枯木,
然後就會進入草坡路段了。
在第一節草原路段之後,下降一片碎石斷崖,
然後就會進入小南山的腹地。
山徑在小南山下沿著等高線橫渡,
經過第二登山口之後,再度急降,就要開始登南玉山了。
渡過一片草原,在疏林中開始上登。回頭留戀美麗的草原和稜線上稀疏的幾株鐵杉。
遠處探出頭來的是玉山北峰和北北峰。
繞過兩個山窩,就登頂南玉山了。
南玉山山頂曝曬嚴重,登頂 High 過之後,就都擠在這一小叢樹林下午餐。
煮了真正有蘋果的果菜湯,配蘋果和德國麵包。
懸在天際線上的,有玉山北北峰、北峰、主峰、小南山和南峰。
午餐時,臨時動議今天去登東小南山。
其實吃完已經下午一點了,這個臨時動議未免太衝動了一點。
但是決定:如果下午四點以前回到往圓峰和南峰的路口,
就去登東小南山。商議停當,正要啟程,大媽光臨,又是一陣送往迎來。
在寬曠草原上,打著傘走在豔陽下,每一株草葉都沾滿了金黃的陽光。
屏障在前的是小南山的單面草原及垂直裂壁。
遠方有三叉峰經玉山南峰再轉折去東小南山的崇高稜線。
急著趕去東小南山的隊友們已經衝鋒在前了。
想像自己撐著傘穿著燈籠裙優雅走在草原上的心瑜, 還是趕到了隊伍的最前面,領隊回到碎石坡上的圓峰和南峰岔路口, 振亞和旭陽還在第一水源取了水。 心瑜在路牌下放了一片石板, 留下一個沒寫字的簡訊給我:那時才三點半, 雖然天候惡劣狂風大作黑霧瀰漫,但還是決定右轉上坡往東小南山去了。
我在後面陪著露露。結果因為我中途停下來辦一件私事, 讓她自己走五分鐘,居然就真的在小南山下的一片草原腰繞路上走失了。 後來演出一場露露失蹤記,我在小南山第一登山口前的斷崖前後奔跑, 呼喊著她的名字;我打賭露露這輩子還沒被一個男人這樣急切地大聲呼叫過。 可是那時候恐怕一點都不覺得甜蜜吧? 終於見到她那粉紫色的上衣緩緩從雲霧中走來,結束一場虛驚。 她的迷途,成為代表本隊登頂小南山的唯一隊員。
折騰了 40 分鐘吧,把露露留給遠方踱步而來的大媽, 我就兼程趕往東小南山去了。
在令人站立不住的狂風中,心瑜所領的隊伍在下午四點登頂東小南山,
插下一支登山杖自拍團體照:在這種狂風下豎起單腳架,
還真是有準備犧牲相機的豪放啊。
第一張拍到了飛起來的相機手環,也捕捉到即將散去的黑霧。
三十秒之後再拍,雲就散了,但狂風依舊。
然後我就會合了主隊,心瑜和安國陪我走回去再登頂一次。
這時候,稜線逐漸披上了看似溫和的陽光。
濃霧散去之後,東小南山稜線被夕陽畫出剪影。
隔著照相機的玻璃窗,只感到溫暖的陽光卻不知窗外狂風依然冰冷啊!
凜烈的側風讓人歪歪倒倒地沿著稜線走回三叉峰,
下稜之後被岩峰遮擋,迎著西面的陽光,就暖和無風了。
染成金黃的砂岩,鋪滿一地的碎石和香青,懸掛空中的玉山。
慘不忍睹的露露登山鞋,還很新呢。據說她要用這張照片去向原廠索賠。
下山前,照例每天早晨的團拜,敬謝大自然的恩寵。
拍照的人說了笑話,害得大家表情不太虔敬了。
最後的午餐,烤厚片土司、奶油、魚子醬、鵝肝醬、焦糖瑪其朵和英式綠茶。
在此『西峰下展望台』,可以展望玉山主峰以及延至圓峰的稜線。(3 張)
除了記憶,甚麼也沒帶走。 而人哪,天地間孓然一身的人啊, 除了記憶,又能帶走甚麼? |
Created: May 1, 2006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06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蕭振邦、曾安國、鄧樹正、李振亞、李旭陽和黃心瑜等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