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裝備選購指南
for A9
【序】在山上,大媽鼓吹 A9 更新裝備,本來只是一張睡墊而已,
後來慫恿我寫一份清單,讓正好去美國探親的 A9 參考。
我答應了,回來又抽了他一根名貴的雪笳,所以就寫吧。
這不是一份「Review」,大家都是忙人,沒空閒聊,我就盡量直接切入重點。
所以,我的言論也就省略了「客觀」和「公平」,
反正我就是直接寫出我最真實的意見,要不要接受完全是 A9 自己的決定。
而這份文件既然針對 A9,當然完全不考慮成本,只顧品質。
這裡只談個人裝備,所有公裝都不予涉獵。
放在網路上,固然天下人皆可讀,卻不一定適合任意一位讀者。
以下分成食、衣、住、行、衛生和育樂幾節。
目前是春季,難買雪地裝備,而且我們真正雪季登山的機會也不多了,
所以不多談雪地裝備。
登山過程當中,80% 的活動就是行走,所以我把這一項寫在最前面。
行進間當然要穿衣服,所以某些衣著被歸納為「行」;
原則上,頭、腳、手和防風防雨的衣著,歸類在此。
1.1 背包
大型背包沒有第二人選,就是 Gregory。
將來的長程登山可能都有挑夫,不必買太大的。
60 升等級的旗艦款是 Z65,適合三天以內,或者長途有挑夫。
稍大一點而且比較強韌的是 Baltoro。
在店裡一定要用 Gregory 的標準量尺測量適合的尺寸,
每一個 size 的肩帶有兩個高度,腰帶可能有三個角度 (Baltoro),
務必在店裡就要人幫你調好。最好依背包指示 (Z65 40磅, Baltoro 50磅)
裝了足夠重量再試背一次。
記得挑一個台灣不常見的顏色回來。
登頂小背包,越輕簡越好。我認為德國 Vaude 的 Argon 系列最 make sense。
Vaude 的唸法就是德文的 V. D. 兩個字母的發音。
我有一只 10 升和一只 20 升的 Vaude 小背包,
分別只有 340g 和 430g。
但是 REI 沒有 Vaude,要到其他店去找找看,
否則,香港有,回來台灣到山水去採購亦可。
1.2 背包罩
歐美的背包罩 (raincover 或 packcover),不是太薄就是太重。
日本的 Montbell 表現優異,從 20 升到 120 升都有。
我有 60 升和 80 升各一個。
在美國可能不好買,我是在東京買的。在香港也看到。
許多歐洲品牌的 daypack 都內含背包罩,但是 Vaude 的極輕登頂包沒有。
我認為沒有背襯的背包,很難外套背包罩。
我的作法是在內部放一個大塑膠袋,
把背包內容物全部裝在塑膠袋裡面,
要收進大背包時,如果小背包是濕的,就把它塞在塑膠袋裡面。
1.3 臘腸包和背包袋
雇挑夫時,歐美健行者會把裝備放在「臘腸包」(Duffle 或 Duffel) 裡面,
早上交給挑夫,下午取回。
許多品牌都有 Duffle,在美國貨當中,North Face 的 Base Camp 系列最實用。
這方面的產品,歐洲貨比美國貨更 make sense。
例如 Vaude 和 Tatonka 都有很樸實耐用的 Duffles。
海外登山健行,都要把背包托運。
此時,為了保護背包,會把它整個裝進一個耐磨好提的背包袋 (backpack sack 或
backpack carrier)。
美國缺少這類產品,歐洲香港和日本都有。
我用的是 Tatonka 的 Schutzsack L 和 Deuter 的一款 M size 背包袋。
在美國如果不好買上述歐洲貨,可以看看 REI Pack Duffel 是否合用?
1.4 壓縮袋或防水袋
我反對使用壓縮袋。
壓縮袋總是把「自己」壓得很小,但是形狀卻固定了,通常是圓柱狀,而且很難再變形。
它就像是一個獨善其身但是不合群的員工,它本身很小很紮實,
但是拒絕與其他物體配合,也很難擠壓到背包的空餘角落。
所以,根據數學的 packing 定理,
如果背包裡多放幾個壓縮袋,背包的總內容量反而會減少,
因為多了很多彼此不相容的小空隙。
但是防水袋總是順便做成壓縮袋,所以還是得買幾個;背包罩永遠是有漏洞的。
我的觀念是,只要它防水,並不要它壓到最小最實,保留一點可塑性。
Sea to Summit eVent compression dry sack 是很好的產品,
布料本身防水透氣,要壓縮到什麼程度,可以彈性調整。
我用一個 M size 裝下睡袋和所有的備用衣物。
我相信頂多只要一個 M 和一個 S 就夠用了。
更小的 size 也可以用來裝數位相機、錄音筆、鈔票之類的小東西。
1.5 登山鞋
我不懂雨鞋。郊山用的輕型登山鞋,隨便什麼廠牌,只要合腳都好。
長程縱走,我還是堅持使用高統全皮革、
配 GoreTeX 襯裡和 Vibrum 鞋底的標準登山鞋 (boots)。
製鞋工藝,美國不如歐洲。隨便一個歐洲品牌,只要價位到了,品質就到。
美國鞋都需要 break-in,歐洲的高級鞋款似乎都不必,穿上去就合腳。
義大利、德國和瑞士的大品牌,都好。
我自己,和許多一起爬山的朋友(除了大媽以外),都穿德國的 Lowa。
如果能找到歐洲的小品牌手工鞋,可能更好,但是我沒實際穿過。
Lowa 在台灣採購即可,價格不超過歐洲定價的 1.5 倍。
1.6 襪子
我一定會穿兩層襪。內層襪 (liner socks) 一定要 Merino 羊毛的。
Smartwool 和 REI 的 Merino liner 都很好,
即使泡水有了縐折,都不曾讓我的腳磨出水泡。
外層襪則分兩種,打算雪地穿的就要厚一點,其他的只要腳底重點部分加強保護即可。
先不談雪地,外層襪要彈性恰當,在腳踝和前掌增加厚度,
外觀看來鬆跨跨的就別買。Smartwool 的款式太多,品質差很遠,
使得這個品牌整體而言不可靠(不像它的 liner 只有一款黑色的,很可靠),
這是它的行銷敗筆。幾次失望之後,我乾脆不買 Smartwool 外層襪,以免買錯。
我最信任的外層襪是瑞士 Rohner 品牌,我在安能路上泡水走了四天,
它完全沒有變形;可惜在美國很難買。
建議試試看 Bridgedale,我沒穿過,在柏林聽說不錯。
Rohner 在台灣買得到,在山水左邊的那家店,價格是歐洲的兩倍。
1.7 綁腿
OR (Outdoor Research) 的鱷魚綁腿 (Gore-Tex Crocodile Gaiters)
看來已經成為綁腿之中的標準了。
穿著登山鞋去試 size。
我試過許多短統綁腿,全部不合適台灣的高山型態。
綁腿要就要高統的,別買短綁腿。
在天熱的時候,越來越多人穿短褲或緊身排汗褲走路。
我也許歡這種穿著。可是,在台灣的高山,小腿會被香青和刺柏和各種倒木修理得很慘。
這就是高統綁腿該出動的時候了。
短褲配綁腿,已經被稱為「紐西蘭風格」的登山穿著了。
日本的夏季也常見這種搭配。
1.8 登山杖
除了樹枝手杖以外,Leki 是登山杖的發明人和業界標準。
我不考慮其他廠牌的產品。
基本上,買登山杖就是考慮重量、長度和避震。
拿在手上試試看,或許會發現,輕的登山杖不一定好使。
所以,未必需要一昧追求最輕的。
有避震彈簧的杖子,必定較重而且較長(我是指收到最尾端時),
但是我認為這是值得的。
只有在海外健行而且全程有挑夫的情況下,
適合用輕而短的登山杖,因為背負的輕可以省略避震,
因為要托運行李所以需要較短的尺寸。
歐美不賣單枝登山杖,一定是一對。
在握把上可以由吊環的交疊位置分辨左右手,握把的頂端通常有兩種顏色幫助分辨。
A9 會滑雪,想必明白手掌在吊環上的握法,這就是左右手登山杖的唯一差別。
我很喜歡雙杖的行走,特別是在國外的寬大健行山徑上。
如果回台灣不打算使用雙杖,很容易可以賣掉一支,
台灣人通常不介意登山杖的左右手差異。
1.9 手套
先撇開冬季的保暖不談,想要靠手套來防雨,幾乎是痴心妄想。
乾脆死了這條心吧:手套是不能防雨的。
下雨天戴手套,不是為了防水,是為了保護手掌(例如要抓茅草)。
在這個邏輯之下,Gore-Tex 的手套,還是省省吧,沒必要。
而手套如何配合雨衣使用,則是技術而非裝備,先不談。
單純為了保護手,讓人可以比較自在地到處亂抓,
10 元一雙的台灣麻布手套最實用。
必要時還可以當抹布用,當簡單的濾水網,好處多多;
隨便丟在山上雖然不好,但至少基本上它算是會腐爛的,所以稍微心安一點。
非雪季的保暖手套,只要薄薄的 Wind Stopper 材質即可,不必買厚的,
也用不著 fleece 材質。
Patagonia 有一款露指攀登手套 (fingerless gloves),只有秋冬才上市,
綜合了保暖和攀登的兩種功能。
露出手指使得扣和握都比較確實,手背被保暖,手掌部分是皮革,
保護了手掌,也加強了撐和托的的施力效率。
我很推崇這款產品。Montbell 也有類似的產品,沒有親自用過。
Leki 有一款露指手套,配合它的登山杖使用,主要目的在防曬。
使用雙杖時,兩手必須露在外面,難免直接曝曬。
這款手套涼爽通風,手指露出來但握在底下比較曬不到太陽。
手掌和虎口處略為加強,保護長期握杖的手免於磨出繭來。
我也很推崇這款產品,可惜 REI 沒賣,要到其他店看看,或者從歐洲買。
1.A 風衣
我有一件愛不釋手的 Patagonia 風衣,是「極簡」的典範,只有 98g。
可是它停產了,新產品之中,最接近的是 Patagonia Houdini Full-Zip Jacket,
稍微複雜了一點,重量增加到 122g (M),但是也變得更好看一點。
這款風衣的布料極薄,卻異常地耐磨耐刮,唯一怕的是燙:小心火燭。
順便推薦一款路跑用的風衣:Patagonia Nine Trails Jacket,
參加越野馬拉松時可用。
1.B 雨具
我用過 MH, Marmot, Patagonia 多款雨衣雨褲,全部不滿意。
最後用到英國 Rab 品牌 Latok 款式的,終於明白,
跟不常下雨的美國加州人買雨衣,根本是個錯誤: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做下雨。
相對地,英國人可就明白雨衣有多重要了。
而英國人比美國人更常在世界各地健行,Latok 的 eVent 材質排汽性比 Gore-Tex
強多了,這是一款非常 make sense 的雨衣雨褲。
REI 沒有 Rab 產品,但是在美國搜尋 Rab Latok alpine jacket 和
alpine pants 可以找到這款雨衣雨褲的網路通路。
最好能找到試穿的可能,如果沒有,相信 M 號是恰當的。
我在馬博全程穿著 Rab 的雨褲。
穿著 5000 元的褲子爬樹、滑降、磨香青、遮咬人貓、擋螞蝗,
真的有點心疼。但是,這條褲子畢竟撐過來了,它沒破,也讓我一路很舒適:
它保持了兩腿和雙腳的乾爽,完全不妨礙抬腿跨足的行動,而且不悶熱。
回家洗乾淨以後,看起來又像新的了。
一條雨褲只要能撐過三次像馬博和安能的路,我就認為值得了。
除了雨衣雨褲,我還經常帶傘上山,有許多方便之處。
我自己用的是 Snow Peak 的折疊傘,固然又輕又小,但是當然不強韌。
Birdiepal 有一款玻璃纖維傘,雖不能折疊但是很輕,
也頗容易插在背包側面,非常強韌,應該是好物;長毛象有售。另外,
我覺得 REI Travel Umbrella 可能品質很好,只有 450g,值得試看看。
1.C 關於頭
西班牙的 Buff 頭巾風靡全世界不是沒道理的,
他們成功地「創造」了市場。
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圈布而已。
但是,駱駝的中生代型男,例如一帆和豐州等人,
可以打出十種花樣,從領巾到口罩到髮箍到纏帽,不一而足。
我們將來可以向他們學習。
在 REI 和很多登山聖地,你有機會看到一百種圖案的 Buff 頭巾,
彰顯各式各樣的自我認同:從西部牛仔到搖滾貓王到東方熊貓。
在材質上,可以選擇有抗 UV 和驅蟲功能的。
布料的驅蟲浸染技術已經發展得不錯,值得採購。
一條 Buff 不到 40g,有必要可以多帶幾條上山。
不多說 Buff 了,反正它值得採購。它的諸多創意用法,以後慢慢再說。
遮陽的帽子,宜選擇帽簷寬而頂上透氣的。
例如 Columbia 的 Bora Bora Booney Hat 是最 make sense 的設計,
帽簷夠寬,頭圍可束緊,有束帶(也可以不用),頭頂的四周鏤空透氣。
維一缺的是驅蟲浸染。在驅蟲布料方面,ExOfficio 是最大品牌,
從內褲到帽子都有(我倒不明白內褲為什麼要能驅蟲)。
ExOfficio 有一款類似的遮陽帽 buzz off adventure hat,可是沒有鏤空。
我確定 ExOfficio 的驅蟲技術足以對付美洲的蚊蚋,
但是還不知道它能不能對付台灣的小黑蚊和螞蝗?
如果 Columbia 的帽子太涼了,裡面可以搭配 Buff 頭巾或者 Mammut 額帶 (headband)。
Mammut 額帶是稍冷的季節,早晚最好用的頭部保暖(也顧到雙耳)。
在美國可能買不到,回來台灣到長毛象去買。
下雨天則用雨衣的帽子即可,所以可以不必準備防雨的帽子。
但是,有些人討厭雨衣所附的帽子,因為不好調整,會遮住視線。
如果在買雨衣的時候已經確定帽子可以調整到合適,那最好,
否則可能需要帶一頂防雨的帽子。
REI Watershed Hat with eVent Fabric 應該是一個好選擇,我沒用過。
如果頭在雨帽裡太熱,髮油會堵住任何透氣材質的氣孔。
這時候,又是 Buff 上場的時候,可以把頭髮包住,它也可以幫助吸汗散熱。
真正需要保暖時,頭巾和額帶都是不夠的,需要全罩式的防風保暖帽。
Mountain Hardwear Dome Perignon Hat 是個輕便簡單又實用的產品,
我總是帶它上山,經常在營地戴上它;只要不是真的雪季,它都夠暖。
1.D 頭燈
Mammut Lucido 號稱是(目前)地球上最亮的頭燈,
有 reviewer 說它像 747 的燈光一樣亮。
如果沒有那麼常要打算走夜路,這款頭燈稍微重又大了些。
Petzl 的 Tikka XP 是一款綜合而言非常實用的頭燈,
它甚至有電力指示器。
我通常只帶 Petzl 上山,絕不會用到第二組備用電池(一組三粒 AAA)。
只有當打算要努力走夜路時,才會帶 Mammut 上山。
一天的 1/3 在睡覺,而且人累慘的時候,睡覺比吃飯重要。
所以,把「住」放在第二項。
帳篷是公裝,不去談它。
2.1 睡袋
一款適用最多情況的產品是 Marmot Helium,
只有 880g 的輕量化睡袋。Regular size 可以裝得下身高 180cm 的人。
在夏天,例如六月底,即使在 3600m 的高度紮營 (東郡大山營地),
我也可以只是把它當被子蓋而已。
在冬天,例如十一月底,雖然氣溫只是 0 度上下,它卻稍微不夠,
這時候只要配合帽子、毛衣、羽毛背心之類的衣物,就夠了。
因此,我說它是 over all 最適的睡袋。
誠然,為了夏天可以買 500g 以下的睡袋,為了雪地可以再買一個 1200g 的睡袋。
這些都不急,以後有錢再慢慢選購。
好的睡袋都會附一個收納袋,和一個棉質的大袋子。
下山後,應該在陰涼乾燥處攤開睡袋,至少放一天,
然後收進那個大袋子裡,讓它自然膨脹。
另一個小型的收納袋,可以用來裝別的東西(例如雨衣雨褲或餐具),
因為在登山途中,睡袋總該收在防水袋裡,而不是它自己的收納袋。
但是 Helium 沒有女款,對於身高 165 以下的女性,Helium 太大了,
浪費了一些重量。女生可以買到更輕或者膨脹更高的睡袋,
仲齊找到一個 Western Mountaineering 品牌的睡袋,
也看過小牟和曉瑜使用,以後再問她們那是哪一款?
我不懂美國人的睡袋 rating 有何標準,但是千萬別相信它。
例如 Helium 的 rating 是 15 度F,換算是 -9 度C。
可是,以我的體質而言,如果穿著睡衣睡褲進睡袋,則覺得舒適的環境氣溫,
大約是美國 rating 換成攝氏溫度之後再加 10 度。
所以 Helium 的 rating 應該是 1 度C。
我有一個 rating 是 35 度F 的夏季睡袋,
換算過來應該是 11 度C,與我使用的經驗相符。
2.2 睡墊
Thermarest 之於睡墊,就好像 Xerox 之於影印機。
儘管有些廠商號稱它們做得像 Thermarest 一樣好,我都不同意。
依材質分類,它們有四種睡墊。
雖然我最近開始用吹氣睡墊,但是我並不甚推薦,每天要吹要擠,
太麻煩了;而且睡在上面有點晃動,也還沒完全習慣。
所以我推薦 ProLite Plus 的 Small size。
注意 Plus 和 Small 兩個關鍵字:Plus 多了 12mm 的厚度,睡起來舒服很多;
Small 短了 64cm,省掉的重量和體積皆不可小覷。
人的頸部和頭部,大約佔身高的 6.3 分之一,以 176cm 身高為例,
那大約是 28cm。那一部份有枕頭,不需要睡墊,可有省下。
而 Small 睡墊全長 119cm,如此則腳下多出來約 30cm 沒有睡墊,
通常可以用食材或其他雜物墊一下,很容易打發過去。
如果真的不喜歡墊雜物,可以另外帶一小塊「坐墊」:Lite Seat,
它只有 90g,平常可以當坐墊,睡覺時接在 Small 睡墊的下方,
可以多出來 30cm 的長度,恰好放腳。
2.3 枕頭
Thermarest 有一款 Trekker Pillowcase,其實不過就是個布袋,
重量只有 60g。但是這個布袋非常 make sense,質感和大小和材料都恰到好處,
已經長銷 30 年。把衣服細軟塞進去,自然就成枕頭;
甚至濕了臭了的衣服,包在塑膠袋裡再塞進去,效果一樣好。
多這 60g 讓你夜夜有屬於自己的枕頭,很值得。
另外有些可充氣或可壓縮的泡棉枕頭,在山上都不實用,別買。
2.4 睡衣
白天流了一身的汗,晚上全身黏答答的,不但自己不舒服,
也會害得睡袋縮短壽命 (羽毛的膨脹能力受損)。
在我裝睡袋的防水袋裡,總會順便放一副睡衣睡褲。
不論是汗濕或淋雨,到了營地換上乾爽的睡衣褲,
並且避免皮膚互黏,是很舒服的。
雖然我自己使用穿舊了的 Mammut 貼身排汗衣當睡衣,
不過,拿 3000 元的高級衣物當睡衣,實在是太浪費了些。
我認為 Patagonia Capilene 1 的貼身衛生衣 (crew) 和衛生褲 (bottom)
是很適合的睡衣褲,各只有 150g。
注意是 1,不要買 2 或 3 號布料的。
Patagonia 的 size 偏大,務必要試穿,我穿別的品牌通常是 M size,
但是穿 Patagonia 就經常是 S size。
2.5 睡袋內襯與外套
在外旅行時,或許要投宿衛生條件稍差的客棧。
那裡雖然提供被褥,但是有時候氣味實在不敢恭維。
這就是睡袋內襯的用途。
Cocoon Ripstop Silk Mummy Liner 是很好的產品,只有 130g,
絲質,收起來很小,質感優易清洗。
我用它當作身體和公用被褥之間的隔層。
使用自己的睡袋時,如果在裡面加一層絲質內襯,據說可以增加 3 度C 的溫暖。
我個人沒有試過。
睡袋外套不一定等於露宿袋 (bivy),兩者的主要差異在防水功能。
但是因為重量差異不大,如果想要加一層睡袋外套,不如就買露宿袋吧。
因為我個人既不探勘也不冒險,晚上不是住山屋就是住(好的)帳篷,
雖然有兩次迫降經驗,露宿山頭或峭壁,
但是仍然認為不值得為了這種意外而專程準備露宿袋。
我在迫降的時候用外帳或地布遮蔽,效果也不錯。
總之,我沒有露宿袋,所以沒有經驗可談。
如果想要選購,關鍵字是 bivy,請 REI 店員推薦吧。
有些 bivy 設計了一根營柱,使它接近一頂個人帳。
以我個人所習慣的登山型態而言,更不認為有營柱的 bivy 是必要的裝備。
在山上要吃得有效率、吃得有尊嚴。
登山糧食的準備,八成看個人習性和胃口,而且不屬於裝備,沒多少好談的。
這裡還是只講個人裝備。
3.1 爐頭
就個人裝備而言,日本 Snow Peak 的 Giga Power Stove Manual 是歷久彌新的好爐頭。
我選擇手動點火 (用打火機) 而不是自動點火 (with Piezo),理由如下:
- 便宜 10 美元 (雖然「錢不是問題」)
- 輕了 15g (這也微不足道)
- 自動點火並不可靠,即使買了自動點火,人們還是不敢不帶打火機
- 自動點火器突出來一點,恰好堵住收納盒 (隨爐附售) 的一點小空間,
使得盒子裡塞不進一只打火機;而手動點火款,則恰好可以在盒内塞進一只打火機。
誠然,有其他款式的個人爐頭比這一款更輕更小,
但是論火力、可調整的火力範圍,還有最重要的:承重與穩定度,
綜合而言沒有優於這一款的。
此外,一定要順便買它的專屬擋風盤:Snow Peak Giga Power Windscreen,
只有 55g,3/4 個巴掌大,卻非常有效地保護爐頭的火力不受風吹,
比其他大型的擋風板絕不遜色,極為實用。
這款專屬的擋風盤,也是我選此爐頭的原因。
收納盒、打火機、爐頭和擋風盤,總共 185g。
3.2 筷子
不管端出多麼珍奇寶貝的食材,拿出一雙免洗竹籤筷,氣氛全沒了。
不銹鋼筷實用,但是滑手又燙口,不夠尊嚴。
Snow Peak 的 Compact Chopsticks 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不銹鋼上身及收納套,實木筷頭,拿在手裡有質感,含在嘴裡更有質感。
附售一只小袋子,但是我從來不帶它上山,把筷子和其他餐具及爐頭放在一個收納袋裡。
一雙恰好 29g。
3.3 湯匙
外國餐具多匙叉 (spork),就是湯匙和叉子的合體:湯匙前面做成叉子。
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實用。
我們有筷子,哪還需要叉子?
做成叉子的前端會漏湯,每一杓湯都少喝半口,超不爽的。
所以,我們應該就帶湯匙即可。
如果計較重量,買鈦合金的,不要買塑膠的,後者質感很差。
也不要買折疊式的小湯匙,根本省不了多少空間,甚至更重一點,
完全沒有意義。我推薦 Sea to Summit 的 Alpha 系列鈦合金餐具中的湯匙,
手感和匙面容積恰當,17g。
3.4 小鍋
當然要用鈦鍋。鈦鍋似乎是日本的天下,兩大品牌是 Snow Peak
和 Evernew。但是,REI 似乎被 Snow Peak 包了,可惜。
我已經說了許多 Snow Peak 的好話,但是,理性而論,鈦鍋是 Evernew 的好:
鍋蓋比較密,手把質感好,內層的 coating 比較紮實。
你可以到 http://www.evernewamerica.com
檢查看看在哪裡可以買到。
否則,回來台灣買吧。
適合個人使用的是 0.9L 的款式,編號 ECA-422,重 140g (含尼龍收納袋)。
我對這只小鍋的一點抱怨,只是無法放一個標準容量的瓦斯罐進去。
這是個小麻煩,但是不嚴重,我還是帶著它上山,這趟馬博就是全程使用它。
其實,我看到 REI Ti Ware Titanium Pot 0.9 Liter 幾乎與上述 Evernew 的產品一樣,
只是掛上了 REI 自己的品牌;網路上已經有好評。
我強烈感覺這款 REI 小鍋是 Evernew 代工的。
但是沒有用過,它是很新的產品,如果現場看來不錯,不妨買來試試看。
3.5 餐碗
上述小鍋就能用來當作餐碗。但是,如果想要更有尊嚴,
可以來一只美國西岸登山者彼此認同的 Sierra Cup。
那是 Sierra Club 設計的,有它的「故事」,台灣稱之為「斷熱杯」。
REI 最近出了鈦合金版,更降低了重量,只有 45g (我用的這款的一半重量),
容量 310cc。
大家看我用它吃飯都說我搶不贏,可是我的隊伍向來優雅,從來不搶食,
所以沒有吃不飽的問題。參考看看:REI Ti Ware Sierra Cup。
3.6 保溫杯
用喝過湯的杯子喝茶飲酒,當然不是不行,只是氣味實在不合。
如果要真正的挑剔,是不能接受的。
我有一只保溫杯,絕不碰油,只盛飲品。
如果真的要講究,我推薦 Snow Peak Titanium Double-Wall Cup,
重量 120g,容量 450cc。
在台灣可以買到類似功能但是容量較小的產品,我用的這款約 250cc,60g。
3.7 零食
零食哪裡都買得到,我特別要指出 REI 有售的 Clif Luna Bar。
這是一種 Power Bar,緊急填充熱量的食品。
不同的是:它好吃,不會甜到噁心,大約有七種不同口味。
有人說它是女人食品,我其實不太懂那是什麼意思。
衣著的選擇非常多,材質差異不大,主要的差別在於外型,
所以這就是個人品味的問題,並不值得花時間推薦特定的產品。
以下,除了前幾項我有比較強的意見,其他都說得比較概略。
4.1 內褲
許多女生讚賞 Patagonia 的內衣褲,這一點我當然沒有評論的餘地。
但是,Patagonia 的男生內褲並不舒適。
我買過不可思議多條的 (男生) 排汗內褲,大概表示我實在很挑剔吧。
這種東西不能試穿、不能退換,也不方便轉賣,所以穿過不滿意就只好扔了。
扔過不下十條內褲之後,最後留下的是 Götzburg 品牌的貼身型四角褲
(boxerjock 或 boxer brief,不是 boxer),在登山友買的。
4.2 排汗衣
我要求排汗衣:吸汗、快乾、不發臭。
看來很合理,但是要同時滿足這三項,還真不容易。
例如 Montbell 的會發出自己都受不了的刺鼻酸味,
而 Patagonia 的 Capilene 系列不夠吸汗。
我穿過的排汗衣,只有 Mammut 的 Kula 系列能夠滿足上述要求,
長短袖上衣及長衛生褲皆有。
Mammut 的衣物似乎不採用網路通路,只在特約店面販售,
我在台北長毛象買的。
4.3 貼身保暖衣
就是長袖衛生衣啦,只是要能夠適合登山活動。
我的首選是挪威品牌 ODLO,式樣很多,REI 買不到,在台灣試穿採購較好。
其實,我也只有在尼伯爾走到 4000m 以上,或者台灣的雪地,
才有穿著 ODLO 貼身保暖衣走路的經驗---而且,穿的是 ODLO 的保暖型最輕級。
我沒有穿過貼身的保暖長褲。
4.4 毛衣
論單位體積的保暖度,無出羊毛之右者。
Patagonia 有一款歷久不衰的產品:Cashmere (或拼 Cashmier) 毛衣。
其實,只要編得夠薄夠密,什麼品牌的 cashmere 都好。
這款毛衣只有 245g,幾乎可以塞進 500cc 的水壺裡,
雖然不算快乾,但是濕了仍然可以繼續保暖。
它需要乾洗,我每年固定洗它一次。
這是我每趟登山都必定帶著的一件衣服。
4.5 羽絨衣
如果沒有濕掉,單位質量最保暖的是羽絨。
我有一件羽絨背心,夏季用;一件羽絨衣,其他三季用。
兩件的羽絨膨脹指數都是 850 fill,背心是 Montbell,220g;
長袖衣是 Mountain Hardware,380g。
Montbell 在台灣和美國都不易買到,我覺得品質和重量差不多的是 Patagonia
的羽絨背心。
4.6 上衣
我沒什麼可以說的,提醒考慮抗 UV 的布料。
如果要在夏季去蚊蚋多的地區,考慮 ExOfficio 的驅蟲布料。
4.7 長褲
我穿過 Black Diamond 的彈性布料登山褲,
非常強韌,可惜陸續穿了六年還是被扯破了。它的缺點是太熱,夏天經常熱得受不了。
其他穿過的長褲都沒什麼特色,就是敝體而已,沒喜歡也沒不喜歡。
只有一件 Patagonia 的,覺得腰太低,穿久了不舒服,提早把它賣了。
我看別人穿「紅狐狸」長褲似乎很不錯,耐磨又蠻好看的。
還有「傑克狼皮」以及 Aigle,都有看來很不錯的長褲。
Aigle 有一款長褲,布料輕薄舒適,後腰有兩塊透氣區,看起來很適合夏季,
可惜沒我的 size 而沒有買。
4.8 束肌長褲
這是日本人流行穿的東西,我只知道日本貨。
就是看起來很高科技的緊身褲,按肌肉紋理編織加強,據信可以增強肌肉的支持。
我穿的經驗,似乎增加了彈性,降低了乳酸的累積。
但是我沒有做過科學測量,不確定是否僅為心理作用而已。
我有 Montbell 與 Xcw-X 各一件,都是在東京買的;穿久了胯下都不太舒服,
但是 Xcw-X 比較 man-friendly。
現在還比不出來它們功能的高下(如果有「續集」再報導)。
4.9 短褲
登山的短褲總不至於像跑步的那麼短,大約都在膝上。
這種長度的短褲很討厭,大動作抬腿的時候,總會刮到大腿下緣,仍然有一份阻力。
最近找到 Prana 的一款攀岩短褲,剪裁和布料配合得好,抬腿幾乎沒有被刮到的感覺。
許多休閒長褲可以拆掉褲管,變成短褲。
在夏季,我也使用這種褲子。
但是可拆裝褲管的地方,是一圈的拉鍊,變成短褲時刮得更兇,更增加抬腿的阻力。
因此,只有在下山後、不再有高抬大腿的動作之後,才值得變成短褲來穿。
其實這一節應該是「其他」。
5.1 防曬
因為皮膚敏感,所以原則上我不擦防曬油,但是用過一款挪威配方的防曬乳膏和防棟唇膏,
認為效果很好。品牌是 DERMATONE,產品樣式很少,因為只有一兩種配方而已。
我經常使用它的護唇膏,在營養不甚均衡的山上,防止嘴唇破裂。
但是倚賴這種保養品終究是不對的,應該盡快讓自己的身體適應環境,
並且保持平衡的飲食。我總是一天吃一粒綜合維他命 (通常是善存),
以補充三餐可能的失衡。
5.2 醫藥包
醫藥包應該隨時更新,並且陸續建立自己的集合。
但是大家都忙,老實說很難照辦。
Adventure Medical 有出幾種集合,可以一次買齊,
也可以買來當作初步的基礎,以後在自己加入其他材料。
REI 有售許多 Adventure Medical 的套件,
我認為 Ultralight .5 Medical Kit 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在這個基礎之上,
我跟學陞學到,帶一小瓶眼藥水,到藥局請藥師推薦的。
我跟旭陽學到,帶幾片有軟膠的貼片,平常是給女士們穿高跟鞋磨破腳的時候用的,
在屈臣氏買的。我跟曉瑜學到,帶一小管治嘴破 (燒嘴) 的藥膏。
我跟殊凡學到,帶一罐 Dr Burts 的草藥膏。
如果是非常長程的縱走,我還跟大媽學到,帶一把指甲刀 (如果我是領隊)。
而這家公司的 Travel 系列醫藥套件,
適合帶去類似尼伯爾那種地方旅行,其內容也值得參考。
5.3 地圖 GPS 指北針
地圖當然是上河,GPS 也似乎只有 Garmin。
我的 Garmin 出過兩次錯,第二次是第一次送修之後拿回來,
以為修好了沒檢查,帶上山卻永遠找不到衛星。
這使我對 Garmin 印象壞透了,但是似乎也沒什麼辦法。
我的指北針是一個小小薄薄的 Suunto,從高中用到現在,
目前近似的版本應該是 Suunto M-3D Leader Compass。
5.4 高度計
其實現在都使用腕錶,高度、氣壓、溫度、時間、羅盤和一些有的沒的小功能在一起。
不久之後 GPS 也應該放得進去,目前還嫌稍大稍笨。
我使用 Suunto 鈦合金款,已經換過三次電池,對它唯一的抱怨是鬧鈴太小聲,
跟蚊子叫似的,太沒說服力了。
特別推薦 A9 注意 Tissot T-Touch 鈦合金款,
這是唯一類比與數位合併的登山錶。
我猜 A9 也會喜歡類比的傳統指針吧?
數位功能以觸控面版操作,很炫。
夜間會看到發光的時針和分針。
沒聽過它的鬧鈴,不知道夠不夠分貝。
這是我下次想要買的登山錶。
5.5 歌曲或音樂
聽說學陞曾經背吉他上山,我想口琴和短笛 (包括陶笛) 應該比較恰當。
但是要遇到會演奏的人才有趣。
最簡單的樂器就是人聲,曲調經常是記得的,記不住的是歌詞。
所以我把歌詞集合排版在一起,用 8pt 字體印刷,只要帶三、四張紙就能同樂了。
仲齊不用小字體,卻是列印之後再用影印機縮印,也是很好的主意。
5.6 風箏
REI 有賣可以折到很小的風箏,式樣繁多,用關鍵字 kite 會找有很多有趣的設計。
大學生開始流行在山上放風箏慶祝畢業,此風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