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風寒效應 (wind-chill effect) 是指人在同樣氣溫 (溫度計的測量值) 但是不同風速環境中,「感受」的溫度不同。 我們從日常生活經驗都知道,一般來說,風越大感覺越冷。
早期的風寒效應理論與計算方法, 是在 1940 年初由南極探險家與科學家 Paul Siple 和 Charles Passel 建立的。 在 1990 年代後期,許多人開始強烈質疑 Siple-Passel 方法的適合性 (譬如說,Siple-Passel 採用純水做實驗,而非人類的皮膚)。 終於在 1999 年,美國與加拿大合作重新研究風寒效應, 並於 2001 年秋季訂定了新的風寒指數表與計算公式。 美加兩國的結論是一致的,但是我建議看加拿大的網頁, 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採用公制單位,而美國採用英制。 這篇文件中所提到的專業知識,全部得自以下網站:
http://www.msc-smc.ec.gc.ca/windchill怎樣把人對冷熱的「感受」轉換為攝氏溫度,是這個研究的難題之一。 不管怎樣,反正美加的科學家完成了這個工作,我們就姑且接受吧。 但是,生活經驗也顯示,除了風速讓我們感受不同的溫度之外, 空氣中的溼度,皮膚表面的溼度,日光直接照射的程度,也都有影響。 但是上述的風寒效應研究,卻沒有考慮這些因素。 據上述網站在 2001 年 10 月 12 日修訂的網頁透露, 他們正在研究如何將日光照射的因素納入風寒效應之中, 並計畫在 2002 年底公佈結果。詳情請看上述網頁。
以下是我根據加拿大版本的風寒感受公式製作出來的簡表。 首先,我將風速單位從 Km/hr 改成 m/sec。 因為我個人認為,對一個旅行者而言, 要目測風速,可能是以每秒吹幾公尺來估計比較簡單。 其次,加拿大的官方風寒表格是提供給她的國民對照官方氣象報告使用的。 因此,表格上的風速應該對照氣象報告的風速。 而氣象報告的風速,是用 10 公尺高的風速計測量出來的。 他們的研究顯示, 一般人顏面高度 (以 1.5 公尺計算) 的風速大約是標準測量值的 2/3。 我希望以下表格對徒步旅行的人比較實用, 所以表格中的風速值假設為顏面高度附近的風速,再除以 2/3 然後代入公式。
表格的橫列是溫度計的測量值 (C),直行是風速 (m/sec),
表格內部縱橫相交的數據是暴露在外的一般人臉部皮膚所「感覺」的溫度 (C)。
灰色部份,表示暴露在外的皮膚有可能在 15 分鐘內凍傷,需特別注意。
m/sec \ C | 10 | 5 | 0 | -5 | -10 | -15 | -20 |
---|---|---|---|---|---|---|---|
2 | 8 | 2 | -4 | -10 | -16 | -22 | -28 |
5 | 7 | 0 | -6 | -13 | -19 | -26 | -32 |
7 | 6 | -1 | -7 | -14 | -21 | -27 | -34 |
10 | 5 | -2 | -8 | -15 | -22 | -29 | -36 |
15 | 4 | -3 | -10 | -17 | -24 | -31 | -38 |
20 | 4 | -4 | -11 | -18 | -26 | -33 | -40 |
Created: Jan 30, 2002
Last Revised: Apr 1, 2002
© Copyright 2002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