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的故事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孟德爾的故事,張文亮著,校園書房, 2008,ISBN 978-986-198-083-6

張文亮教授是我兒子推薦的作者,當我知道這本書是「校園書房」的出版品, 也有了心裡準備;果然,張教授以虔誠的心撰寫此書,時時不忘提醒讀者, 孟德爾純淨的心靈以及侍奉上帝的敬意。 雖然那些夾在文字裡的敬神之意對我可能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 可是也沒有發生反效果,我還蠻喜歡張教授的詮釋與註解,感到他的真誠與溫暖。

這是一本輕薄短小的書,很容易讀。雖然張教授為寫此書做了不少功課, 可實際上此書主要的材料出自同一本書(1932 年的精裝版厚達一吋半)

Hugo Iltis 原著, Eden and Cedar Paul 英譯, Life of Mendel, 德文版 1924,英文版 1932 或 1966,Norton 或 Hafner 出版社。
所以這本 240 頁、排版寬鬆的小書,可以視為張教授為臺灣讀者撰寫的「書摘」。 這本書分成 22「章」,每「章」5 至 15 頁,可以輕鬆地利用零碎時間, 一次讀一「章」。

這本書在讀者心裡成功地塑造孟德爾作為一名田野中堅毅農人的形象, 而不是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形象。 他的科學信念都實踐在農藝工作上,而他的研究問題也來自的農藝的實際操作。

Page 73

伊丁斯豪森 (Andreas Freiherr von Ettingshausen, 1796--1878) 教授是近代高等數學「拓樸學」和「圖論」的先驅。 伊丁斯豪森對孟德爾最大的幫助在於「數學生物學」的啟蒙。 過去,數學經常應用在物理學與化學的領域, 卻很少使用於生物學的研究。 孟德爾之前的生物學者大都採定性的文字說明,很少以定量的數學分析,進行研究。 伊丁斯豪森幫助孟德爾跨出了一大步,數學不只能敘述物理的抽象空間、 量化化學看不見之粒子的反應,也可以呈現生命科學的複雜變化。
我的朋友蔡孟利教授就是深信數學分析必須進入生物學領域的一位學者, 他也身體力行地這麼做他的生物學研究。

Page 100

1928 年諾貝爾獎得主,以油滴實驗證明「電子」存在的芝加哥大學密立根 (Robert Millikan, 1868--1953) 教授,在自傳中寫道: 「為什麼歷史上許多科學大師,如伽利略和牛頓等人,會相信上帝? 最關鍵的因素是,他們不以人生的經驗,而以上帝創造的法則, 作為一生信念與判斷的依據。 人生的經驗往往反覆無常,起起落落,用經驗看人生與周遭的環境, 很容易淪入一種心態,認為世界虛空,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結果將會改變的森林、河流、海洋等奉為神祇,這是人類崇拜諸神的由來。 但是科學大師伽利略在自由落體,找到力學的法則; 牛頓在天體運動,找到萬有引力的法則。 萬有引力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卻能解釋許多所見之事。 因此,他們知道宇宙不是盲目的運動或是無意義的存在, 而是在上帝的手中。
我想,這種信念也就使得數學在西方文化中獲得獨特的位階。 因為相信在這不完美、充滿雜訊的世界上(皮相), 存在著完美的關係或模型(真相),所以數學才能夠是「真的」。

Page 114ff

1906 年,貝茲森 (劍橋大學生物學教授 William Bateson, 1861--1926) 在倫敦舉辦的「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t Hybridization」 說道:「雕刻師的手上必須有一把耐磨的刀,才能讓後來的學徒容易雕刻。 孟德爾的發現,迄今仍然沒有冠上正式的名稱, 為了讓未來研究生物遺傳特性與變異的人,不再成為搖擺不定理論的附屬品, 這個科學應該有個新名字。我在此向大會建議用『遺傳學』(Genetics)。」

1909 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植物生理學教授約翰生 (Wilhelm Johannsen, 1857--1927) 認為孟德爾所提細胞內的「遺傳特性」,應該給予新的名詞, 他稱之為「基因」(gene)。它在希臘文是「起初」的意思。

來自聖經的傳統,「命名」是神聖的程序。

Page 122

物理學教授坎培爾 (Norman Campbell, 1880--1949) 在其所著《What is Science?》 中寫道:「理論與定律的不同在於理論是解釋事情的一種方式, 定律是唯一的方式。」

Page 152

有一道無窮等比級數 1/2 + 1/4 + 1/8 + 1/16 + ... = 1 不是冰冷的數學式子,而是可以呈現在生物的遺傳特徵: 1/2 來自父母,1/4 來自祖父母,1/8 來自曾祖父母,... 一直往前類推,最古老的生命特徵,仍存至今。 這是生命科學的數學之美。

Page 184--6 推薦哥倫比亞大學的動物學教授莫里 (John Alexander Moore, 1915--2002) 的著作:


[ 回上層 ]


Created: Oct 11, 2016
Last Revised: 2017-02-05
© Copyright 2017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