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a 4000-Year History, Eli Maor 著,馮速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15-21691-5
2012 年春假期間,我到北京探望外甥女 Claire,在清華校園裡散步時遇到了這本書。 Maor 在台灣應該算是著名的數學科普作者吧, 但我沒有這一部的(繁體)中譯本,看看這本簡體書的品質還不錯,價格也相當便宜, 就買了。 旅程結束之後我就開始讀它,斷斷續續讀了超過一年。 若不是從頭再翻閱當初打了折的地方,恐怕真的忘了許多細節; 而我讀這種書,要的不就是細節嗎?
Maor 的書並不能真的算做「科普」,而是「學生與教師的課外讀物」。 起碼我自己是用後者的態度讀它。 Maor 真的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作者,譯者也做了相當稱職的工作, 讓我讀得很愉快。但是,編輯的支援工作做得頗差,書裡經常出現一些可笑的錯誤。 幸好,應該沒有造成誤解的錯。
我在整本書總共打了 17 折,而最後一節簡直就像 Samos 島的旅遊指南, 我還特地上網找了旅遊與登山的路線呢。 讀到這裡,才知道除了畢達哥拉斯生於斯以外, 另外兩個著名的古代工程(隔山打隧道,三角之應用)與古代天文(最早的日心說) 故事,都發生在 Samos;小小一個島有三大遺跡可供憑弔,又有一座山可以登, 真是太完美的旅行目標了。
- Page 3
- 還在「前言」裡,Maor 就露了一手,舉了個高超的簡單但不凡的例子。 我居然不知道這個簡單事實,真的很丟臉。還好,總算還是知道了:
過(固定的)圓內任一點 P 做弦 AB,則 PA x PB 是常數。(其實這是國中數學課本裡面的「內冪性質」,還有「外冪性質」呢。 所以我一定學過,但是徹底忘了。)
- Page 14ff
- 這段精彩的補充的第一句話就譯錯了,應該是「美索不達米雅以『西』800公里...」。 我們都知道埃及的箂茵草紙書,這裡 Maor 為它做了個簡述。
該書於 1858 年被發現,蒐集 84 道涉及算術、幾何、初等代數等領域的問題, 每一題都附詳解,有些還配了插圖。 紙卷長 5.5 公尺,寬近 4 公尺,現存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是現有最完整而且最古老的數學教科書。 它是一名叫做阿摩塞 (拉丁文寫成 A'h-mose) 的抄寫員在大約 1650BC 寫下的, 而他抄寫的文本則是作於 1800BC。 抄寫員為政府(皇家)工作,他們要學會讀、寫、算, 幾乎就是現在的 Literacy and Numeracy。
- Page 36
- 柏拉圖自己雖然不是數學家,但是他對數學有著重要的貢獻: 他認識到掌握邏輯思想的重要性,以及這種思想態度(數學素養?) 最終對建立良性健全之民主社會的重要性。
- Page 47
- 寫在《Elements》卷 1 命題 47 的畢氏定理,因為堅持純幾何的證明路線, 其證明比較繁瑣。雖然這個定理冠以畢達哥拉斯的名銜, 但以他當時的數學技術,應該是無法證明的;目前也沒有關於他曾證明的證據。 《Elements》卷 1 的證明,據說出自歐多克斯 (Eudoxus, 408BC--355BC) 之手。 而當歐幾里得發展了較多的代數技術之後,他在卷 6 命題 31 重新證明了畢氏定理。
如果 △ABC 之角 C 為直角,其三邊長分別為 a, b, c。 從角 C 向斜邊做垂線段 CD,則 △ABC 相似於 △ACD 相似於 △CBD, 因此,令 DB=x,則有 b:c = (c-x):b、a:c = x:a,將兩式交叉相乘之後相加, 即得 a2 + b2 = c2。Maor 說,這是整本《Elements》裡面,唯一出自歐幾里得之手的原創證明。 事實上,卷 6 命題 31 說得比畢氏定理更多。 畢氏定理相當於是沿著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邊各做一個正方形, 而有兩個小面積和等於大面積的性質。 卷 6 命題 31 將它發展成任意三個沿著直角三角形之三邊做成的「相似圖形」, 都有同樣的性質(兩個小面積和等於大面積)。多年前,我在一場演講裡聽到成功大學數學系某教授誇言他發現了這個定理, 並且用積分技術證明它,講得眉飛色舞。當我指出歐幾里得「似乎」已經證明過了之後, 他瞪大了眼睛重複地說,那是他的原創。 我想,很少有人真的讀過《Elements》,更少人讀到了第六卷。
- Pages 75--7
- 這附近關於印度《繩經》的拉丁文全部寫錯了。 我們知道各種佛教、印度教經典常稱為 Sutra,所以看到書裡印著 Sulba-Sturas 就懷疑它寫錯了。果然,它應該是 Shulba 或者 Sulba 的 Sutra 複數。 其中 Shulba 是繩或弦的意思,意指用來測量長度的尺。 印度最早的數學工作都附在宗教活動之內,其著作統稱為 Shulba-Sutras, 是為了研究祭壇的面積問題而發展的,大約成就於 600BC。
Maor 在 page 76 示範了一個「做正方形使其面積等於給定的長方形」命題, 在 page 77 又示範了「做正方形使其面積等於給定的兩個正方形」命題, 還真的蠻妙的,而且這就是畢氏定理:給定兩正方形 ABCD 與 EFGH,其中 AB >= EF。 複製 EF 長到 AB 邊上的 AP 線段,則以 DP 為邊所做的正方形即為所求。 可不是嗎?另 AB=a,EF=b,則 △ADP 不就是邊長為 a, b, c 的直角三角形, 而印度人的命題恰恰就是 c2 = a2 + b2。
- Page 102
- 這裡聊到了傳奇而偉大的英國建築師,雷恩爵士 (Christopher Wren, 1632--1723)。 他在 1666 年倫敦大火災之後,規劃了重建的藍圖;建成了宏偉的聖保羅大教堂, 並且還是牛津大學的薩維爾教授,專長為天文學與數學。 他首度算出擺線 (cycloid) 之一段弧長為 8a,其中 a 為製造擺線之滾圓半徑, 或者說擺線長為其高之四倍。
另外,雷恩也發現,將雙曲線 x2 - y2 = 1 繞 y 軸 旋轉而成的雙曲面(上下截斷),可以這樣做出來:水平放置兩個同樣直徑的圓, 從上圓按某種規則拉直線段到下圓,就能「編織」出雙曲面。
- Page 110
- 說畢氏定理怎麼能漏掉那位瘋狂而勤奮的盧米斯先生呢 (Elisha Loomis, 1852--1940); 譯文在這裡又弄錯了,誤植為 1825--1940,這位先生雖然神奇,卻還不至於活了 115 歲。 盧米斯在他的《The Pythagorean Proposition》裡, 蒐集整理了「很多」畢氏定理的證明; 究竟有幾個?那似乎得看你怎麼數。從 250 個到 371 個都有人說。
- Page 124ff
- 似乎有點循環論證的危險,這裡指出了一個微分方式的證明。 在半徑為 a 的圓上一點 P(x,y) 滿足 x dx + y dy = 0, 而其一般解為 x2 - y2 = C, 但是代入 x=a、y=0 則得到 C= a2。若做點 P 到 x 軸和 y 軸的垂線段, 則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於是得到畢氏定理。
- Page 140
- 小畢氏定理:用 page 47 的符號,令垂線段長為 d,則 1/d2 = 1/a2 + 1/b2。 特例:若單位圓的一條(斜)切線的 x 截距和 y 截距分別為 a 和 b, 則 1/a2 + 1/b2 = 1。
- Page 141
- 將畢氏定理推廣到非直角三角形時, c2 就會等於 a2 + b2 再加或減一個修正項, 這就是我們所知的餘弦定律。 歐幾里得也已經知道它,但是因為當時並沒有餘弦,更沒有廣義角, 所以他必須用卷 2 的 12 和 13 兩個命題,分別說鈍角和銳角的兩種狀況。 而那個修正項 a.b.cos C,在《Elements》裡面的說法是「相鄰兩邊的任一邊 與另一邊在這條邊的垂直投影之積的兩倍」;像不像繞口令?
- Page 142ff
- 巧妙好玩ㄦ的事ㄦ還真多。在歐幾里得的畢式定理標準圖示上, 將相鄰兩個正方形最靠近的外側頂點連起來,會產生三個新的線段 x, y, z, 還會產生三個新的三角形。運用正弦的補角定律以及正弦面積公式, 可以看到新的三個三角形面積,都與原來的直角三角形面積相等,而且
x2 + y2 + z2 = 3(a2 + b2 + c2)
- Page 145
- 根據阿拉伯天文學家比魯尼 (Abu Rayhan al-Biruni, 973-1048, 拉丁名為 Alberonius) 的記載,海龍公式其實是阿基米德發現的。 令 s 是公式裡的常數(三角形周長的一半),A 是三角形面積, 則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是 A/s,外接圓半徑是 abc/(4A)。 這些公式僅須知道三角形的三邊長即可,不須角度。
- Page 149
- 畢氏定理的三維推廣。 直四面體是有三個面為直角三角形,且那三個直角的稜聚在同一個頂點上的四面體。 該特殊頂點相對的面稱為「前面」。則前面的面積平方,等於其他三個面的面積平方和。
- Page 153
- 空間餘弦性質的推廣。 我在《數學Ⅳ》寫了「空間中一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方, 等於它在 xy, xz, yz 坐標平面上的投影面積平方和」。 而這個性質對所有空間中的平面圖形皆成立,不限於平行四邊形。
- Page 169
- 普呂克 (Julius Plücker, 1801--68) 的線坐標與線設計。 Maor 列了六幅圖當作範例,並留下一冊參考書 Dale Seymour 《Line designs: Designs and drawings, Geometric Figures》 1994, ISBN-10: 1564510816。用「Line Design」關鍵字搜尋,也有一些不錯的結果, 雖然為數並不算多。
- Page 191
- 這一段話不容易翻譯,原文應該更精采:
幾何空間的維度對應於音樂的節拍,它們都定義組織主題本體的一種結構。 在大致 1800 年之前的古典音樂中,樂章通常有固定的節拍,4/4, 3/4, 6/8, 偶爾出現 5/4。這樣的節拍刻畫了一部作品的主旋律等諸多特性。 例如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開篇的的五聲定音鼓,開始時只能勉強聽見, 但隨著音樂的開展,不斷重複,且貫穿於整個第一樂章。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也就是黎曼進行其開創性工作的時候(指任意維度的彎曲空間), 作曲家開始在一個樂章中運用頻繁變化的節拍。 在史特拉文斯基 (Stravinsky, 1882-1971, 俄裔美籍) 的芭蕾舞《春之祭》配樂中, 節拍按小節反覆變化,有時從主節拍的 6/8 到 7/8, 然後再到 3/4, 6/8, 2/3, 6/8, 3/4, 最後是 9/8。 當這首樂曲 1913 年首次在巴黎公演時,聽眾們表示強烈的不滿。 第一次聽到這樣不和諧的陌生聲音,這樣的表現不足為奇。 以往平坦空間的舒適世界和固定節奏,也許一去不復返了。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