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老舍自傳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徐德明編(2011)。我這一輩子:老舍自傳。南京市: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岳父跟我分享這本書,卻擔心我沒時間讀,特別影印裝訂了一冊薄薄的「精選集」。 讀到第二頁(p.29)就發現他老人家的用心了。

在這位文學家(小說家、劇作家)的回憶錄裡, 冷不防地讀到「雞兔同籠」,完全沒料到在這裡遇到它,大笑了。原文如下:

那時候(西元 1924 年秋,他自稱 27 歲)我的英語就很好。我能把它說得不像英語,也不像德語,細聽才聽得出──原來是「華英官話」。那就是說,我很藝術地把幾個英國字勻派在中國字裡,如雞兔之同籠。英國人把我說得一愣一愣的,我可也把他們說得直眨眼;他們說的他們明白,我說的我明白,也就很過得去了。
各位看官是不是感到此處用上「雞兔同籠」真是妙得令人拍案叫絕?這真是了不起的「數學素養」啊!他把華語和英語混在一起講,還自詡「英語很好」(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不知道今天「雙語教學」可不可以這麼講?

老舍原名舒慶春(1899-1966),後來自號舍予,恰好就是「舒」拆開兩字。 他是民國初年非常了不起的小說、劇本作家。 他誕生於清末戊戌年,清貧的旗人子弟,他的父親是京城護衛, 喪於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戰役中。 那時他還不滿兩歲;自然,他就是舒家的么子(老兒子)。 因為家貧交不起學費(當時北京新式學堂每月學費三、四吊錢), 他到九歲還不識一個字 (p.13)。 我讀過某個研究顯示「晚點識字」並不影響後來的學習成就, 可以藉老舍當作一個例子。

老舍得了出家前的宗月大師(劉壽綿,1880-1939,旗人)的救助, 九歲入學,先讀一所「改良私塾」,由一位李先生授課。 拜過孔聖之後,領了兩本書《地球韵言》和《三字經》,他就入學了。(p.14) 那段日子,每天上學下學都要向那個牌位作揖。(p.23) 不知多久之後轉入公立學校,先讀西直門大街南的二等小學堂,直接從初小三年級讀起。 這所學堂後來改為女學,他就轉入南草廠的第十四小學。(p.15) 小學畢業考進祖家街市立第三中學,半年後退學改考北京師範學校。(p.17) 當時普通中學修業四年,老舍讀的「初級師範」修業五年,1918 年畢業。(p.22) 初等師範畢業不但可以在小學任教,而且很快就能當校長:1919 年五四運動時, 他是方家胡同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及國民小學校長。

少年老舍的另一位貴人是方還(原名張方中,字惟一,故又名方惟一;1867-1932), 他當時是北京師範學校校長 (1914-17),待老舍如子 (p.18)。 老舍十六、七歲跟隨方先生學習古文舊詩。 方校長寫過一副字給老舍:

四世傳經是謂通德
一門訓善惟似永年
北京師範學校成立於 1906 年,辛亥之前名叫京師督學校堂, 也曾稱為京師公立師範學校,1913 年之後的校地在祖家街西端王府夾道(現育幼胡同)。 此校 1958 年停辦。

五四那年,老舍快要滿 20 歲。 在那之前,他的散文是學桐城派,詩學陸放翁與吳梅村,都是方校長教的。 五四給了他一雙新眼睛,一個新的心靈,一個新的文學語言。 「感謝五四,它叫我變成了作家。」(p.23ff)。

西元 1929 年六月,也就是學年結束時,老舍離開了倫敦。

[ 回上層 ]


Created: May 9, 2023
Last Revised: 05/14
© Copyright 2023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