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世界, Die Vermessung der Welt, Daniel Kehlmann, 闕旭玲譯, 商周 2006, ISBN 978-986-124-795-3
我選了這本書陪我在德國旅行。 或許,凱曼 (Kehlmann) 的小說寫作趣味,除了故事還有德文的精彩, 而後者被文字翻譯的隔閡濾掉了,所以我並沒有那些書評者熱烈推薦的感受。 並不是故事不好,其實還頗有趣的,而是覺得宣傳和推薦辭, 言過其實了,相對來說就有些遺憾。
另一本帶上路的書 (因為我知道這一本不耐讀,很快就會讀完了) 是《從黎明到衰頹 》第一卷,大約涵蓋 1400 至 1650 之間「西方」的各種文化層面, 以及一本薄薄的德國史。 恰好,這三本書有相當程度的對話 (其實是我預期的), 也跟我帶著它們走過的地方在空間上重疊, 是一種很幸福的閱讀經驗。
走在柏林的街上,對照著故事裡泥濘的柏林, 看到故事裡洪堡 (Humboldt) 和高斯 (Gauss) 見面的大樓前面, 面對著洪堡大哥對弟弟說『為了你我創立』的大學, 並且搭乘 ICE (最高速等級火車) 用三小時奔馳而過高斯當年的馬車路線, 刻意拜訪哥丁根,而更有感情地看著韋伯站在高斯身旁的雕像。 這些,都是很幸福的旅行經驗。
洪堡大學 Humboldt Universitaet
高斯與韋伯在哥丁根 Gottingen
整本小說讀後所留的記憶不多,我記得洪堡登高之後的高山反應, 其實作者可能寫得誇張了點。 記得假冒的體操作者在柏林演講的前後情節, 活生生地描繪了當時柏林社會的氣氛。 最記得的是歐根流浪到美國途中的心情,那種離開了父親的興奮與畏懼, 還有發現了全新的自己的感覺。
所以,這一篇「書評」其實並不想紀錄什麼, 只想要紀錄在那一個星期裡,閱讀與旅行交互輝映在我心中產生的感覺。 下面是我在一間名叫 Einstein 的店裡, 一邊吃早餐一邊讀這本書的時候,被「偷拍」的照片。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