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City Guide, Tom Parkinson and Andrea Schulte-Peevers, Lonely Planet, 5th ed., 2006, ISBN 1-74059-877-6
比起我使用過的其他 Lonely Planet 旅遊指南, 這一本寫得並不太好。 當然,可能是因為我在柏林的時候有台灣留學生做「地陪」, 因此知道得更深入,這本書就相對地薄弱了一點。 例如我在出發前,一直讀不懂關於捷運的資訊, 也被書上印得像地鐵 (Subway) 又像街車 (Tram) 的符號弄得昏頭。 但是,書上還是有些留學生不知道的事情,值得參考。 特別是他們推薦的城市徒步一日遊 (Lonely Planet 幾乎為每一座城市規劃一條徒步路線, 而我也幾乎全部按圖走過一遍), 的確有那個水準。
這篇書評兼著一點點我自己旅行的紀錄,以下分成 [公共交通工具]、[車票]、[觀光客退稅]、[生活]、[購物] 和 [參訪] 等節,補充這本旅遊指南的不足,或者呼應作者的意見。 最近不打算去德國旅行的讀者,沒必要讀這些細節, 不妨直接跳去 [阿丹的德國印象] 看一些謬論即可。 或許,這根本是一篇偽裝成書評的遊記。
公共交通工具
我先補充紀錄柏林的公共交通工具。 就車種而言,有四種:捷運 (U-Bahn 或 S-Bahn)、巴士 (Bus)、街車 (Tram 或 Straßenbahn) 和區間鐵路 (Regionalverkehr)。 柏林的城市地圖和交通路線圖,在車站裡和觀光要地,都不難買到。 如果價格在 3 歐元以內而且品質不錯,最好就趁早買了, 不要堅持找免費的,很難找到 (也許根本不存在)。
- 捷運
- 分成兩種:U-Bahn 和 S-Bahn。 Bahn 就是火車,U 是 Underground 而 S 是 Suburban。 U-Bahn 是市政府經營的,可稱為地鐵, S-Bahn 是德國鐵路公司 (DB: DeutscheBahn) 經營的,可稱為輕鐵。 U-Bahn 的路線比較多,停靠站比較多,車班比較密,比較少開到稍遠的郊區; 而 S-Bahn 則相反。在地圖上它們以 U1, U2, ... 和 S1, S2, ... 表示。
這個情況有點像東京,但是柏林的管理系統完全不同。 其實,從柏林的捷運管理,可以看得出一個比較社會主義思考方式的邏輯。 在德國,幾乎每個大城都有 U-Bahn 和 S-Bahn 兩種捷運系統, 而且它們總是可以互相轉車的,車票也一體適用。
柏林的捷運 24 小時營運,但是夜間車班較疏。其實我並沒有在特殊時間搭乘的經驗。 根據我到目前為止的觀察,全世界的捷運都比台北的骯髒, 一般而言,西方都比東方骯髒。所以別期待太高。 最極端的例子是巴黎地鐵站;單師凡有一句傳神的描述, 他說:『《28天毀滅倒數》可以直接在巴黎地鐵站拍攝,完全不必場佈。』 但是,柏林的捷運車廂,在西方來說,算是很乾淨的。 雖然當地乘客在車廂內吃、喝(包括喝酒)講手機的情況並不多, 但是這些行為是不被禁止的。 非常多人帶寵物狗上車 (不是導盲犬),倒是沒見過帶貓的,還好也沒有人帶猴子。 以下是捷運車廂內和車站的兩個範例。
- 巴士
- 它們的編號是像 M9, X9 或 119 這樣。 巴士經常是雙層的,我很想坐到巴士的二樓去逛街, 可惜待在柏林的時間不夠長,沒機會嘗試。
- 街車
- 它們的編號是像 2 或 17 這樣的小數字。 在地圖上也有它們專門的顏色和圖樣,不難辨認。 街車又稱為電車,就是在馬路上行駛的有軌列車。 通常有兩三節連在一起。速度頗慢,但是慢慢地搖搖晃晃,也頗有風味。
- 區間鐵路
- 它們的編號是像 RE7 這樣。我完全沒有經驗。
我這個在台北已經失去搭公車之固有能力的人,到了柏林稍微看看, 也就學會了搭乘巴士和街車 (在東京和京都也是)。 相對來說,我認為他們的運輸系統比台北的有效率,標示也更清楚。 而且班車很準時。就連巴士和街車的候車站,都有螢幕顯示下一班車預定到達的時刻。
車票
在柏林買車票,還真是一門大學問。Lonely Planet 這本書完全沒有交代, 甚至於還有錯誤的訊息 (在票價方面)。柏林將它的公共交通涵蓋範圍,分成三圈 (Zone):A 大約是一個圓, B 是包圍在 A 外面的一圈,C 是包圍在 B 外面的一圈。 買車票時,要選購 AB Zone 或者 BC Zone 或者 ABC Zone (全部)。 其實 AB Zone 已經夠大,柏林的三大火車站以及國際機場 (Tegel), 都在 B Zone 之內。所以,C Zone 真的是相當遠了, 著名的波茲坦 (Potsdam) 旅遊景點,就在 C Zone。
如果已經買了 AB 或者 BC Zone 的車票,想要擴充到第三圈, 只要買「擴充」票就好了。
所有的車票都在同一台機器販賣,如右圖。 而且,同一張車票,也在指定的 Zone 範圍之內, 適用於全部的公共交通工具。
德國捷運沒有驗票閘門,大家各憑本分購票上車。 但是,在不定的地點和時間,會有查票員。 如果違法,會被處罰 50 倍的罰金,甚至被帶到警察局去拘留。 不過,我有一次真的是無心之過,努力用英文解釋並且表現得很無辜之後, 查票員還是蠻有人性地放我一次。
買票和「啟動」一張票是兩回事。 為了方便,可以一次買五張票帶在身上,以免經常要買票,浪費時間。 而且,購票機不一定會接受所有面額的貨幣(稍後解釋)。 如果是搭乘捷運,要在上車前「啟動」車票。 啟動的機器如右圖的左側小方盒。 按箭頭只是把票插進去一下子,就像打卡一樣。 若是搭乘 Bus 或 Tram,則在車上啟動。
售票的機器都是多語版本。所以,我們觀光客選了英文版 (按英國國旗),就應該懂得買票了。 以下我寫中文,因為不確定德文或英文怎麼寫。 在當場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就能了解。 除了選擇 AB 或 BC Zone 以外,還有許多種類的票可以選。 六歲以下免票,六到十四歲優待票 (Reduced 或 ermaßigt), 老人或許也有優待,我沒查到。以下說的票價,指的是全票,AB Zone, 而且以歐元為貨幣;這是 2009 年春季我在當地記得的票價。
- 區域票
- 這是最正常的票,一張 2.10 元。 這張票在啟動之後,可以在兩小時內, 搭乘指定範圍內的各種公共交通工具。 即使換車,只要在時效內,不需要重新啟動車票。
- 短程票
- 一張 1.30 元。在啟動後,只能在三站以內使用。 U-Bahn 和 Bus 的三站實在很近,走路也不過 40 分鐘以內吧。 所以這種票似乎沒什麼用;或許搭乘兩站距離比較長的 S-Bahn 比較有用。 或者,如果你的目的地在第四站,若真想省錢,可以花 10 分鐘走一站, 再買短程票。
- 日票
- 一張 5.80 元。在啟動後,可以使用到隔日凌晨三點。 所以,顯然要在一天當中,超過兩小時的時效之後,搭車三次或更多次, 才會划得來。
- 團體日票
- 五人同行的一日票 (六歲以下不算),一張 14.80 元。
- 週票、月票、學生長期票
- 我都沒經驗。據留學生說,學生的長期票,可以在每天晚上八點以後 (不知道到隔日哪時候),以及週六和週日,免費帶一個人同行。
售票機在你選了車票種類之後,會在螢幕上顯示它可以接受的貨幣。 歐元的貨幣面額有 1 分,2 分,5 分,10 分,20 分, 50 分,1 元和 2 元硬幣, 以及 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200 元和 500 元的紙鈔。 售票機通常不會全都接受,如果這台不接受你要給的貨幣, 換一台試試看,通常一個站裡總有一台售票機,會接受高達 50 元的紙鈔; 不過,它的找錢只用硬幣;如果機器裡不夠找零,它就不會賣票給你。
所幸,德國的其他城市大約也是同樣的系統,所以在柏林學會買票之後, 可以「同理類推」到其他德國的城市去。
旅客退稅
經常出國血拼的人大概都知道退稅這回事,但是這本書完全沒提到它。 我倒是第一次在旅途中買夠多的東西,到了值得去退稅的地步。 這是我的第一次退稅經驗;當然,頗開心的。 除了兩間較小的登山用品店沒有這種觀光客服務以外, 其他我去採購的商場都有。程序是這樣的。在有退稅服務的商家,會張貼 TaxFree 標籤,如右圖。 商家會規定提供退稅證件的最低消費額,例如 45 歐元, 但是在同一家店的不同日期消費,可以憑收據要求算在一起。 其實,理論上,在一家店的所有消費,本來就該寫在一張證件上。 所以,最好確定在一家店消費完畢,再去辦理退稅證明。 有一次,我在一小時內去辦兩次,就遭到櫃臺小姐的白眼了。
通常在收銀台就可以辦理退稅證明,但是大型百貨公司則有專門的服務櫃臺。 所謂「證明」,也就是一張紙,上面有商家的印鑑或簽字, 並且把採購的收據貼上去。我們拿到之後,要在消費者那一欄填寫姓名、本國地址 和護照號碼之類的基本資料。每張都要寫。 然後,就是妥善保存這些證明,直到出境的時候。
理論上,在出境的時候,要把免稅商品放在行李外側, 以備海關檢查。如果是鞋子手錶之類,可以就穿在在身上。 以柏林的 Tegel 機場 為例,檢驗免稅商品的海關在 Terminal A 的 1 號 15 號登機門之間, 也就是有商店和服務台的那一段。 位在商店的背後,不太明顯,到服務台問一下即可。 房間很小,很容易擠滿人,所以,若要辦退稅,最好多保留 40 分鐘的時間。
實際上,Tegel 機場的海關一個都沒有檢查我的商品。 一位女士純粹在紙上作業,連我的護照都沒看一眼, 就在那些退稅證明單上逐一蓋章了。 有了海關的章,出來走到隔壁櫃臺,就是 Global Refund 公司的退稅窗口。 把護照和文件交進去,他們二話不說就開始計算, 然後問要退進信用卡還是領現金,我要領現金。 然後,啪,錢就丟出來了。
商品退稅的比例不一,我也沒去管他怎麼算的。 這一趟,我總共獲得大約 9% 的退稅。而且採購的時候多半是刷卡, 而退稅是現金。
生活與飲食
感謝東德為柏林的東區「保存」了一塊未開發土地, 使得德國統一之後,柏林變成一座歷史大城,卻有很多可開發的空地。 這也使得柏林的地價比較低,整個生活費就比較便宜。 以車票為例,柏林比我去過的其他德國大城都便宜。 聽說房租和飲食也是比較便宜的。 更好的是,這麼一座大城,其實街上並不擁擠,捷運裡很少需要站著, 更不必跟香港或東京那樣的沙丁魚罐頭相比了。 我雖然不曾真正在半夜遊蕩,但是整體的感覺上, 柏林是一個相當安靜而且安全的城市。有些留學生認為柏林無聊。他或許是跟台北相比。 反正我從來不是一個喜歡繁華城市的人,所以並不覺得柏林無聊, 反而覺得它是一個可以很輕鬆過生活的大城市。
表面上,柏林的各項消費都比台北高一些,尤其看前面的捷運票價就知道。 或許因此而會修正一個人的消費習慣,在這裡生活就會變得比較少買「身外之物」, 包括衣著和圖書、影片、音樂等,而外食的頻率也會降低。 超市裡的貨品齊全,擺設整潔而且琳瑯滿目,如
以超市內的食品而言,價格並不算高。 有兩種東西甚至比台北便宜:冰淇淋和啤酒, 便宜到我在結帳的時候,懷疑她算錯了價錢。 很多東西都是簡單加工就能食用,買回家吃非常方便, 幾乎只要煮一鍋水就能搞定,又比店裡節省很多。 例如,柏林特產的白水豬腳 (想像它就是還沒切開的里港豬腳), 在餐廳點一份至少 10 元, 在超市買真空包裝的熟食,則不到 2.50 元;還有各種「腸」, 例如我最喜歡的慕尼黑白腸,一條只要 1 元左右, 一個人一餐最多只需要兩條。到德國當然要喝啤酒。柏林的啤酒,花上一個星期也嘗不盡所有口味。 我喜歡上一種稱為 Pils 的啤酒,比較苦卻又清淡, 在酒香中藏著一種可嗅卻不可嚐的甜味。 另外,在台灣酒吧裡,100cc 要形同敲詐地賣 200 台幣的果香烈酒, 則有一打以上的花香或果香口味,500cc 一瓶大約 20 歐元。 像處理伏特加一樣,把酒放在隆冬的戶外或者冷凍櫃裡, 讓酒汁濃稠,彷彿抵抗地心引力似的緩慢流進杯子裡, 被冷凍的火辣烈酒,從冰涼的口腔一路柔順地滑進溫暖的肚腸。 還有一種稱為 Franken 的白酒,按傳統裝在一種特殊吊鐘形狀的綠色玻璃瓶裡, 連瓶蓋都是特別的玻璃製品; 眼尖的話,在本文的第一張圖片裡,就能看到 Franken 酒瓶和瓶蓋。 那酒瓶有個俗稱的德國名字『羊懶趴』,想像從屁股後面看一頭公羊, 酒瓶就長那樣。我不喜歡 Dry 的白酒, 而甜潤的 Franken 就是我最喜歡的那種白酒口味。 每瓶 20 到 40 歐元。
礙於停留的時間,我只按照這本書的推薦,吃了兩家餐廳。 都不錯,有其推薦的水準。 但是,我在前兩段所描述的飲食,都是書上沒有提到的。 這就要感謝當地人的介紹,讓我淺淺地嘗試了在地的生活。
在零食方面,店裡隨處可見「見達」巧克力和糖果零食。 然後我忽然了解,這個品牌 Kinder 就是德文的 Kids,原來它是德國品牌。 此外,各種口味的巧克力族繁不及備載,而其價位也是個範圍寬廣的光譜。 書上特別介紹柏林的當地小吃:咖哩腸 CurryWurst, 是某種臘腸 Wurst 澆微辣的咖哩醬 (其實比較像西方芥末醬)。 我按書上指示找到創始店 Konnopke's Imbiss,就在 U2 Eberswalder Str. 車站的南面出口處,U-Bahn 高架鐵路的下面。 排隊採購,旁邊有露天的站桌,也有用雨布搭起來的避風餐室, 在柏林沒見過這麼簡陋的設施; 卻果然很好吃,比另一次在別的捷運站買的好吃。 Imbiss 是攤販的意思,如右圖。
書裡完全遺漏了 Döner,台灣稱「沙威瑪」。 通常分雞肉與豬肉兩種餡,將肉密實地裹在圓柱架子上烤, 削成薄片與生菜夾在口袋狀的餅皮裡。 一份 Döner 配一杯可樂或一瓶啤酒,大約 3 歐元就可以飽餐一頓, 而且營養均衡。Döner 就像 Wurst 一樣滿街都是, 捷運站裡更是普遍。我是在 Alexanderplatz 的 S-Bahn 站裡, 吃到最美味的 Döner。那家店面對著其中一個入口。
到了週日,真的是萬巷俱寂,連百貨公司都打烊了, 藥妝店則有它們的輪休規則。 交通班次稍減但是仍在運行,觀光客可以逛博物館 (通常週一休息,而週四傍晚免費)。 據說德國人習慣週日在家打掃環境。 若要在週日覓食,最好到大的捷運站,例如 Alexanderplatz, 動物園站或中央車站; DB 和 S-Bahn 月台附近,比 U-Bahn 有更多開業的小吃店。
購物
Shopping 向來不是我的強項,而且各大城市的購物商場基本上並無不同。 既然有一間號稱德國第一大商場的 KaDeWe (唸 Kaa-Deh-Veh, p.240), 當然還是要去看看。台北的購物水準已經夠高了,所以也不至於太過驚訝。 KaDeWe 是 Kaufhaus des Westens 的縮寫:西部百貨,很俗的名字。 另一間老字號的法國拉法葉百貨 (Galeries Lafayette, p.234) 雖然不是德國最大, 卻也有兩棟新光三越的規模,商場的建築本身就足夠是一件藝術品了。我在亞歷山大廣場 (Alexanderplatz) 和波茲坦廣場 (Potsdamerplatz) 也逛了商場,買了一些正在超級降價的用品。 好奇地逛了 MediaMarkt,想像是個升級版的燦坤吧。
我要特別介紹的是柏林的登山用品店。
- Globetrotter
- 「全球健行者」的意思。 是 REI 等級的登山露營泛舟攀岩健行用品百貨公司。 網址是 http://www.globetrotter.de, 就在 U9 朝南的底站 Rathaus Steglitz。
- Camp4
- 就在 U5 的 Schillingstr. 站的某一個出口兩側,有兩間不相連的店面。 大約像登山友的規模,有不少帳篷在現場展示,在書籍和地圖方面有很好的收藏。
- Mont K (p.247)
- 一間小店,但是攀登器材最專業。 在 U2 Eberswalder Str. 下車,買一盤咖哩腸邊走邊吃, 朝西南方走進 Kastanienallee,83 號,在左邊。
參訪
這本書規劃了五條徒步走過柏林的路線,我只有時間走第一條 Berlin Blockbusters (pp154--157)。 這真的是一條好路線,走走停停,中途坐下來吃吃喝喝,大可以花掉一整天, 而且走得夠累。路線從波茲坦廣場 (Potsdamer Platz) 開始, 經過柏林地標布蘭登堡大門 (Brandenburg Gate), 繞過詮釋現代建築與現代政治之精神的透明國會大廈 (Reichstag) 以及梅可爾女士的總理官邸, 漫步一段菩提大道 (Unter den Linden, 其實這條大道有點無聊), 穿越富麗堂皇的拉法葉百貨 (Galeries Lafayette), 來到號稱柏林最美麗的廣場,然後從疑無路的巷底轉出來, 忽然發現洪堡大學橫在面前,接著就是新舊兩幢的歷史博物館, 看那尖銳的牆角搭配玻璃螺線的幾何造型,就知道又是貝聿銘這位大哥的手筆。
從貝聿銘的新館後面接上一座小橋,跨越 Spree 渠道, 走上被渠道與河床隔成一座小島的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顧名思義,島上座落了許多博物館;這渠道應該是 Spree 河的疏洪道吧。 我去的時候,島上正在大興土木,也許正在籌備下一個重要的節慶, 所以只有匆匆走過,從電視塔 (TV Tower) 的腳下走進亞歷山大廣場 (Alexanderplatz), 這是整個翻新的東柏林商業中心。 如果把購物當作另一份差事,就不進去大商場了,走另一段路到 Scheunenviertel 區; 這是柏林的主要猶太區。也許已經恢復生機了吧,但是, 似乎許多納粹電影真的在這種形式街道上拍攝, 走在街上看兩側的公寓式樓房,就想到德軍挨家挨戶搜索猶太人的鏡頭。
順便說說 Unter den Linden 這條路。雖然我沒覺得什麼了不起, 但它是在柏林不可錯過的一條大道。 中文資料通常寫菩提樹大道,但是有人說它的葉子是偏心形, 不是菩提樹的正心形,Linden 應該是椴樹。 德國人都知道 Linden 樹代表愛情。 而同一條大道,在布蘭登堡大門以西,換了個名字叫做六月十七街 (Straße des 17 Juni)。 在羅馬、智利的聖地牙哥,都看見這種用日期命名的街道。 柏林的這一條,是紀念 1953 年 6 月 17 日發生在東柏林的大工潮, 當時強烈到幾乎讓東德垮台。 那場工潮由這條路的築路工人開始爆發, 當時的路名是卡爾馬克斯大道 (Karl-Marx-Allee)。
柏林圍牆的第一塊磚,是在 1961 年 8 月 13 日的夜晚砌上去的。 而 1989 年 11 月 9 日,東德政府發言人在電視上, 宣布牆上的所有通路都可以自由穿越了。 在菩提大道上的柏林紀念品店,還可以買到敲碎的柏林圍牆水泥碎片 (天知道是不是真的)。 柏林圍牆這東西,是五年級這一代人心目中的國際政治標靶; 它的建立,它的圍捕與射殺,它的倒塌,跟隨著我們前半輩子的腳步而發展。 但是,一位七年級小朋友告訴我, 對她而言『柏林圍牆真的是比台灣光復還遙遠的歷史故事呀…』說得真有趣。 我想像, 當五年級的這一代在電視上含淚看著衣衫樸拙的東德人怯生生從圍牆背後探出頭來, 大群的西德人湧過去獻上一個德國式的熊抱, 這位小朋友,正在一所國小新鋪的紅色 PU 跑道上排路隊準備放學, 初冬的夕陽曬在她圓圓的小臉上,很舒服。
據說,柏林並不是一個以博物館取勝的城市。 我從書中摘錄三所博物館,如下。
- Pergamon Museum (p.82)
- 作者說,如果你只有時間參觀一所博物館,就選這所。 我別無選擇地相信她的話。
- Märkisches Museum (p.93)
- 柏林的語言學校 Die Neue Schule 帶學生參觀這間歷史博物館,而不是貝聿銘那一間, 應該有些道理吧。
- Erotik Museum (p.114)
- 由德國色情業大娘 Beate Uhse 設立的色情博物館。 據德國的女權運動者說,世界色情業第一大國是日本,德國第二。 而德國的色情博物館之中,據說漢堡第一,柏林第二。
最後紀錄 Choriner Musiksommer, 它是在磚造的修道院 (Kloster Chorin) 內舉行的夏季音樂會, 每年六月至九月有節目。這是個號稱全世界音響效果最好的室內樂場地, 在一個名叫 Chorin 的小村莊內。 這座修道院始建於西元 1273 年,歷時 60 年。1542 年毀於所謂的三十年戰爭 (西方的最後一場宗教戰爭),後來在十九世紀初才開始重建。
Chorin 在 Berlin 北方約 50 公里處, 有私鐵從 Ostbahnhof 或 Lichtenberg 前往,車程約 50 分鐘, 票價據說是 7.20 歐元。 從 Chorin 火車站,據說有清楚標示的林間小徑, 可以走到 Kloster Chorin,路程約 30 分鐘。
阿丹的德國印象
我觀察德國的物價稍高,但是品質相對來說耐用。 此行也有機會觀察德國人家,發覺物品不多,衣櫥也是小小一個。 我想,德國人的產業標準,和物價指數,塑造了他們不同於台灣人的消費習慣。我認同以下的消費習慣。每個人只有一個身體和一雙腳, 台灣的季節變化又淺,實在不需要太多的衣褲和鞋襪。 而一個人日常需要的家具其實也很少,例如只要兩只湯鍋, 一張炒盤,五片碟子和三支茶杯,也就足以生活。 想要奢華一下的時候,家裡只需要準備一套真正高級而且自己非常喜歡的餐具即可。 全家只需要一副品質良好的剪刀,以及一支共用的指甲剪。 我認為絕大多數的台灣人,買了太多的衣服和家具, 而那些單價便宜的衣服、鞋子和家具, 每時每刻佔據著住家的空間,無形地壓迫著我們的起居作息, 卻一年難得用上一次,或者因為品質低廉而兩三年就得汰換一次。 這樣的物質雖然單價便宜,其實是在浪費大家的錢, 而且創造無盡的垃圾。
我在多倫多也見識了週日強迫休假的城市。 的確有點不方便;但是,多倫多和德國城市裡的居民, 也活得好好的。我們覺得不方便,可能只是有點措手不及吧, 如果事先準備好週日買不到的東西,也就不要緊了。 用法律來「禁止」週日開業,顯然是社會主義的思維邏輯。 我也是頗為認同的。到處是 24 小時的商店,看來每個人都方便了, 但是總要有人工作,那些工作的「人」也是社會中的我們自己。 每個人方便,最後也許變得每個人忙碌。 忙碌之後,小孩和老人相依為命,親子沒時間說話,情人沒空約會, 夫妻沒興趣一起辦事;忙碌造成的所有人際問題, 也是由我們這些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一起承擔。 如果不用法律來「禁止」開業,就一定會有人偷跑; 有一個偷跑就會有第二個跟進,最後就像我們現在這樣了。
但是德國不全是完美的。 以前,我們對於德國人的守法守紀,有著近乎傳說的崇敬; 其實,他們也是人啦。 我觀察到,在柏林,只要馬路上的車子走乾淨了, 行人和腳踏車就會自由心證地穿越馬路,跟燈號不太有關係。 只要有一大片廣場或者草地,就多少有垃圾和煙蒂。 在人聲鼎沸的場所,譬如捷運站出口處,煙蒂紙屑非常多, 甚至空的酒瓶、砸碎的酒瓶,也不罕見。 家庭裡和公共場所,雖然大張旗鼓地列出一整排垃圾分類箱, 就連玻璃都要分三類:綠色玻璃,褐色玻璃,透明玻璃, 但是路人並不全都照辦;在紙類回收箱裡,還是會看見廚餘。 我還見到一名主婦,彷彿跟誰賭氣似的,把家裡分類好的垃圾, 一股腦地塞進同一個大垃圾袋,拖到樓下扔進「一般垃圾」車裡。 這些,也同樣發生在柏林 (或者是整個德國)。
也許生活在台灣的人,無法想像以下這些狀況: 申請電話,可能要花兩天拿到門號,然後「最快」再等兩週,才可以通話。 用自動櫃員機提款之後,再用同一台機器對帳,發現餘額沒有變化, 那將是下一個工作日才會發生的事。 信封的地址多了一個空格,也就是按德文應該寫成一個字的街名, 如果寫成了兩個字,郵差就不送了。 寄一張航空明信片回台灣,郵資居然要 1.00 歐元! (如下圖,我習慣在旅行時寄明信片給自己。)
我去買一張旅行者的漫遊火車票,要先領號碼牌,赫然發現前面還有 36 個號碼。 然後,我注意到,四周站著一些面無表情、身上恨不得要長蜘蛛網的人。 正在遲疑該去做點什麼別的事,看見一位憤世青年, 走進來看看燈號,再看看手中的號碼,憤怒地把它揉成一團摔在地上,拂袖而去。 我悄悄地把它撿起來,發現那個號碼只需要再等 14 個,就把它收下了。 於是我「只」花半小時就買到了票。「你丟我撿」果然是美德。
「環保」當然不是不重要,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但是,德國的環保,照這個趨勢再發展下去,恐怕要鬧到民不聊生了; 當然,實際上並不會如此,當多數人受不了的時候,自然就會反抗。 柏林本來是個沼澤地 (看 《丈量世界》 有生動的描述), 整個德國不乏大山大水,所以絕對不是個缺水的國度。 但是,德國的水價和電價簡直就是天價, 平民百姓在家裡洗個手烤個 Pizza 都要戰戰兢兢; 我好心幫忙洗碗,卻會被嫌浪費水。 而這樣的價格,就是因為使用水電的人,要負擔污水處理、開發水資源和發電的環保花費。
其實「環保」已經成了一種產業,君不見所謂的「綠色產業」常被拿出來討論, 認為是二十一世紀的「大餅」。既是產業,就要賺錢營利; 環保業者打著道德的大旗,雖不見得把自己變成了慈善事業, 肯定的卻是省下一大筆廣告費。 當環保被宣傳成了時尚,即便是「道德」的時尚,也還是時尚, 環保產業就不過是搭乘時尚便車 (或者是推動這個時尚的黑手) 的另一波想要大撈一筆的商人, 我們如果不保持冷靜和理性,隨時檢視客觀的需要與時尚情緒的平衡, 糊里糊塗跟著走,不小心就變成了把自己賣掉還幫忙數鈔票的可憐蟲。
德國的面積大約 36 萬平方公里,八千兩百萬人口。 所以,德國的面積大約是台灣 (本島) 的九倍大,人口大約是我們的三倍半。 如此推論,德國的人口密度大約是我們的三分之一,也不算太低。 但是,我在柏林城裡,在慕尼黑和司徒加特等城市裡,完全不覺得擁擠; 街上的人和車,頂多就像台中和高雄那樣。 而據說,以人口而言,柏林和慕尼黑是德國的第一和第三大城。 從火車上看出去,更是遍地曠野,那柔緩起伏的老土地上,盡是牧場,耕地, 或者,就「僅僅」是一片無所事事的樹林。
寫下前兩段之後,台灣正好舉行能源政策論壇, 德商風力發電廠英華崴公司趁勢引起了新聞性的話題, 在報紙上立即看見兩面意見的討論。 顧正偉先生 (中大數學系的校友) 寫了一篇部落格記載此事,並抒發己見, 題為 從英華威事件看能源。 為什麼人口密度的感覺差這麼多?可能是德國的平原多吧。 台灣的土地上,有三分之一是高山,雖然樂了我們這些登山者,卻苦了大家的生活空間。 但台灣的狹小平地並非完全不可為,便捷 (而價格正比於其效益) 的大眾運輸工具, 還有現在台灣已經遙遙領先世界平均的電腦網路, 均等的教育品質,以及精緻的農業,都是可以分散生活空間的動機與基礎。 我們已經表現得不差 (至少在西部),何況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 如果我們這兩三代在退休以前能夠守住經濟能力, 未來的台灣,或許也能像德國這樣均勻而稍微寬鬆地分配生活空間。
在我察覺德國人口不太多之後,第一個感到驚訝的問題是: 他們憑什麼敢發動「世界」戰爭? 這麼少的人口,怎樣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生產那麼多的重機械? 培訓那麼精銳的軍隊?做那麼大面積的佔領? 或許,只是軍人「發狂」了吧。 就像我看到日本在巴布亞開闢的戰場, 那麼小一個島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是怎樣的吃了熊心豹子膽? 還是怎樣的喪心病狂?居然還想佔領太平洋上的全部島嶼,以及整個澳洲? 他們的瘋狂使得連基本的除法都不相信, 如果照那樣打下去,每名士兵可能要負責佔領 10 平方公里的土地吧。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那樣的瘋狂,德國軍隊沒有分散到俄羅斯, 日本軍隊沒有分散到南太平洋,世界地圖可能還真的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呢。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