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單維彰的私人書評

四世同堂,老舍,時報【新人間48,49,50】2001, ISBN 957-13-3343-3340-9

好久沒有讀小說了。前一部讀完的中文小說,應該是高行健的《靈山》吧, 總也有三年了。而再前一部長篇小說, 應該是《三春爭得初春景》,那還是在 WEB 時代來臨之前讀的。 其實我最近的生活,並不允許讀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 也不知道誰買了這部書,居然還一套三冊,每冊幾乎 400 頁, 老舍已經明白在 1945 年開始動筆的時候寫了, 打算寫一百萬字的。他那序言也寫得別緻,開頭第一句話就說

假若諸事都能「照計而行」
人生能有幾多「照計而行」的機會啊? 總是一個意外跟這另一個突然, 人在江湖越久,就有越多的身不由己。 老舍,這位原名叫做舒慶春、使用漢人的文字寫出傳世著作的滿人作家, 在那充滿希望的 1945 年, 怎麼能料到將來居然有一天會被自己的同胞逼迫到投水自盡的地步? 那一刻,他大概已經不能想什麼, 所以也不至於拿自己的心情, 去映照《四世同堂》裡被他創造的一位殷實商人, 也被逼迫投水自盡時的心情吧?

後來知道是懷靈買的書,買回來就隨便扔在架上, 不知過了多久被我緊急要找一本書陪著上廁所的時候瞧見, 就這樣讀上了。本來只是編造藉口說,只是上廁所看一回, 花費不了多少時間的。後來著迷了,故意坐在廁所裡不出來也不是辦法, 就開始「專門」讀它了,甚至還坐在書桌前讀過。

就故事而言,抗戰或傷痕的所謂文學我們也看多了, 畢竟時過境遷,對那個情境和當時的表述風格,都不太能真的有同感。 而老舍的這部小說,在人物刻畫方面, 特別是內心的深度描寫,或是將情緒投射到讀者心中的功力,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都是不夠的。 然而我還是喜愛讀它,不是為了老舍要說的故事, 而是他說故事的語言,和一些與故事本身沒有太多關係的細節。

起先讓我迷上的,跟當初讀高行健的小說一樣, 就是那文字、聲音和語調。 真是喜歡閱讀這樣純粹而優美的中文, 於是那優美的口音也就清晰地響在耳邊。 老舍不只在說故事,好的小說都不只說一個故事, 能稱得上文學家的作者,總是能用那具備魔力的描述語句, 把人帶進一個有光影有色彩有氣味有聲響的虛擬實境。

老舍是位道地的北平人,他的文字語氣當然應該是道地的北平風味, 更精細的是他對小事的描寫。 戰前的淡淡回憶和戰時的憂悶,都是我最愛細細品讀的細節。 譬如,在 41 節的頭上,夾在戰爭越逼越緊而小說的情節越來越灰暗的當中, 他忽然追憶起戰前的悠閒的北平。

在太平年月,北平的夏天是很可愛的。 從十三陵的櫻桃下市到棗子稍微掛了紅色, 這是一段果子的歷史---看吧, 青杏子連核兒還沒長硬,便用拳頭大的小浦簍兒裝起, 和「糖稀」一同賣給小姐與兒童們。 慢慢的,杏子的核兒已變硬,而皮還是綠的, 小販們又接二連三的喊:「一大碟,好大的杏兒嘍!」 這個呼聲,每每教小兒女們口中饞出酸水, 而老人們只好摸一摸已經活動了的牙齒,慘笑一下。 不久,掛著紅色的半青半紅的「土」杏兒下了市。 而吆喝的聲音開始音樂化, 好像果皮的紅美給了小販們以靈感似的。 而後,各種的杏子都到市上來競賽: 有的大而深黃,有的小而紅豔,有的皮兒粗而味厚, 有的核子小而爽口---連核仁也是甜的。 最後,那馳名的「白杏」用綿紙遮護著下了市, 好像大器晚成似的結束了杏的季節。 當杏子還沒斷絕,小桃子已經歪著紅嘴想取而代之。 杏子以不多見了。各樣的桃子,圓的,扁的,血紅的,全綠的, 淺綠而帶一條紅脊椎的,硬的,軟的,大而多水的, 和小而脆的都來到北平給人們的眼,鼻,口,以享受。

紅李,玉李,花紅和虎拉車,相繼而來。 人們可以在一個擔子上看到青的紅的,帶霜的發光的, 好幾種果品,而小販得以充分的施展他的喉音, 一口氣吆喝出一大串兒來---「買吟子耶,冰糖味兒的水果來耶; 喝了水兒的,大蜜桃呀耶; 脆又甜的大沙果子來耶...」

每一種果子到了熟透的時候,才有由山上下來的鄉下人, 背著長筐,把果子遮護得很嚴密,用笨拙的,簡單的呼聲, 隔了半天才喊一聲:大蘋果,或大蜜桃。 他們賣的是真正的「自家園」的山貨。 他們人的樣子與貨品的地道,都使北平人想像到西邊與北邊的青山上的果園, 而感到一點詩意。

梨,棗和葡萄都下來得較晚,可是它們的種類之多與品質之美, 並不使它們因遲到而受北平人的冷淡。 北平人是以他們的大白棗,小白梨與牛乳葡萄傲人的。 看到黎棗,人們便有「一葉知秋」之感,而開始要曬一曬夾衣與拆洗棉袍了。

在最熱的時節,也是北平人口福最深的時節。 果子以外還有瓜呀!西瓜有多種,香瓜也有多種。 西瓜雖美,可是論香味便不能不輸給香瓜一步。 況且,香瓜分類好似有意的「爭取民眾」---那銀白的, 又酥又甜的「羊角蜜」假若適合文雅的仕女吃取, 那硬而厚的,綠皮金黃瓢子的「三白」與「蛤蟆酥」就適於少壯的人們試一試嘴勁, 而「老頭兒樂」顧名思義,是使沒牙的老人們也不至向隅的。

在端陽節,有錢的人便可以嘗到湯山的嫩藕了。 趕到遲一點鮮藕也下了市,就是不十分有錢的, 也可以嘗到「冰碗」了---一大碗冰, 上面覆著張嫩荷葉,葉上托著鮮菱角,鮮核桃,鮮杏仁,鮮藕, 與香瓜組成的香,鮮,清,冷的,酒菜兒。 就是那吃不起冰的碗的人們,不是還可以買些菱角與雞頭米, 嘗一嘗「鮮」嗎?

天氣是熱的,可是一早一晚相當的涼爽,還可以作事。 會享受的人,屋裡放上冰箱,院內搭起涼棚,他就會不受到暑氣的侵襲。 假若不願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蓮塘裡去划船, 或在太廟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品茗或擺棋。 「通俗」一點的,什剎海畔藉著柳樹支起的涼棚內, 也可以爽適的吃半天茶,咂幾塊酸梅糕,或呷一碗八寶荷葉粥。 願意灑脫一點的,可以拿上釣竿,到積水灘或高亮橋的西邊, 在河邊的古柳下,作半日的垂釣。好熱鬧的,聽戲是好時候, 天越熱,戲越好,名角兒們都唱雙齣。 夜戲散台差不多已是深夜,涼風兒,從那槐花與荷塘吹過來的涼風兒, 會使人精神振起,而感到在戲園裡受四五點鐘的悶氣並不冤枉, 於是便哼著《四郎探母》什麼的高高興興的走回家去。 天氣是影的,而人們可以躲開它!在家裡,在公園裡,在城外, 都可以躲開它。假若願遠走幾步,還可以到西山臥佛寺, 碧雲寺,與靜宜園去住幾天啊。就是在這小山上, 人們碰運氣還可以在野茶館或小販舖裡遇上一位御廚, 給作兩樣皇上喜歡吃的菜或點心。

郝老人每天早晨一推開屋門,便可以看見他的藍的,白的,紅的, 與抓破臉的牽牛花,帶著露水,向上仰著有蕊的喇叭口兒, 好像要唱一首榮耀創造者的歌似的。 他的倭瓜花上也許落著個紅的蜻;。 他沒有上公園與北海的習慣,但是睡過午覺, 他可以慢慢的走到護國寺。那裡的天王殿上, 在沒有廟會的日子,有評講《施公案》或《三俠五義》的; 老人可以泡一壺茶,聽幾回書。 那裡的殿宇很高很深,老有溜溜的小風,可以教老人避暑。 等到太陽偏西了,他慢慢的走回來, 給小順兒和妞子帶回一兩塊豌豆黃或兩三個香瓜。 老人進了門,西牆下已有了陰涼,便搬個小凳坐在棗樹下, 吸著小順兒的媽給作好的綠豆湯。

回憶總是被美化或者被過濾的。 如果我不該全盤接受老舍回憶中的北平夏季即景, 那麼我回憶中的五十年代台北,不也就不完全可信了嗎? 即使是經過過濾的回憶,仍然有一個時代寫照的價值吧。 每個城市,每隔一段時間, 若沒有一個人給她記下像老舍描繪北平那樣的生活畫像, 就是生活在那兒的所有人的共同恥辱。

我費了兩回功夫,才將老舍回憶北平夏天的文字抄寫上來。 讀者、若有的話,有功卜把那些段文字慢慢嚼完嗎? 或者是,這高速的網路時代,不要說沒有人為他回憶中的美好城市寫一幅畫像, 就連有耐心讀一遍的人都沒有了?

前面寫的是夏季,那麼秋季呢?在 14 節的開頭,有比較短的一段描述。 節錄於下。

中秋節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 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 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夾著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 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 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 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被。

那些水果,無論是在店裡或攤子上, 又都擺列得那麼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點也沒蹭掉, 而都被擺成散放著香氣的立體的圖案畫, 使人感到那些果販都是些藝術家, 他們會使美的東西更美一些。況且,他們還會唱呢! 他們精心的把攤子擺好,而後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調的「果讚」: 『唉---一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 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 歌聲在香氣中顫動,給蘋果葡萄的靜麗配上音樂, 使人們的腳步放慢,聽著看著嗅著北平之秋的美麗。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 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 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 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 迎接北平之秋。

整個台灣或許都豐衣足食到一樣的文化過熟程度, 因此我們的秋節看似也是這樣。 還有,北平在戰前的商家標語,居然就已經和現在台灣商家的用語一樣了。 我還以為那些招攬生意的標語,像「大減價」和「二週年紀念」, 是台灣自己發展出來的文化呢。從一小段情節, 我發現也許 70 年前在北平也就有這樣的商家標語了。

這裡沒有油飾得花花綠綠的玻璃櫃,沒有顏色刺目的的罐頭與紙盤, 沒有一邊開玩笑一邊做生意的店夥, 沒有五光十色的「大減價」與「二週年紀念」的紙條子。 這裡有的是字號,規矩,潔雅,與貨真價實。 這是真正北-的鋪店,充分和北平的文化相配備。 可是,這種鋪子已慢慢地滅絕,全城只剩了四五家, 而這四五家也將要改成「稻香村」,把點心,火腿與茶葉放在一處出售; 否則自取滅亡。隨著它滅亡的是規矩,誠實,那群有真正手藝的匠人, 與最有禮貌的店夥。(p.68)

雖然故事的一開始的說了有「小文」與「若霞」這對夫婦, 但是老舍突然在 24 節才開始介紹他們。 他們都是旗人貴族世家子弟,對於自己在民國乃至於日據時代的命運, 倒也不感到十分切身的悲痛,而是以真正皇室的氣度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裡。 這些,是我讀過對於旗人貴族最清晰的描繪; 別忘了,當老舍在寫旗人,他可是在寫自己啊。 而這些,也看到台北的某些文化來源,或許是 1949 年被帶過來的, 也不無可能是更早時候輾轉從唐山或泉州帶來的。

他有多少對美麗的家鴿,每天按著固定的時間, 像一片流動的霞似的在青天上飛舞。 他有多少對能用自己的長尾包到自己的頭的金魚, 在年深苔厚的缸中舞動。 他有多少罐兒入譜的蟋蟀,每逢競鬥一次,就須過手多少塊白花花的洋錢。 他有在冬天還會振翅鳴叫的,和翡翠一般綠的蟈蟈, 用雕刻得極玲瓏細緻的小葫蘆裝著, 揣在他的懷裡,葫蘆的蓋子上鑲著寶石。 他吃,喝,玩,笑。在吃,喝,玩,笑之外,他也常常生病。 一生病,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憐愛,糟蹋更多的錢, 而把病痛變成一種也頗有意思的消遣; 貴人的臥病往往比窮人的健壯更可羨慕。

在滿清的末幾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 與花漢人貢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年都消磨在生活藝術中。 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簧, 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 和鬥蟋蟀。他們之中,甚至也有的寫一筆頂好的字, 或畫點山水,或作點詩詞---至不濟還會謅幾套相當幽默的悅耳的鼓兒詞。 他們的消遣變成了生活的藝術。 他們沒有力氣保衛疆土和穩定政權, 可是他們會使雞鳥魚蟲都與文化發生了最密切的關係。 他們聽到了革命的槍聲便全把頭藏在被窩裡, 可是他們的生活藝術是胄得寫出多少部有價值與趣味的書來的。 就是從我們現在還能在北平看到的一些小玩藝兒中, 像鴿鈴,風箏,鼻煙壺兒,蟋蟀罐子,鳥兒籠子,灶兒爺, 我們若是細心的去看, 就縮能看出一點點旗人怎樣在最細小的地方花費了最多的心血。

他們都不曉得什麼叫國事,與世界上一共有幾大洲。 他們沒3留戀過去的傷感, 也沒有顧慮明天的憂懼,他們今天有了飯便把握住了今天的生活; 吃9飯,他們會低聲的歌唱。 他們經歷了歷史的極大的變動, 而像嬰兒那輔無知無識的活著; 他們的天真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幸福。

無論他是打扮著,還是隨便穿著舊衣裳,他的風度是一致的。 他沒有驕氣,也不自卑,而老是那麼從容不迫的, 自自然然的,眼睛平視,走著他的不緊不慢的步子。

就是那所謂的自自然然, 讓我感到所謂「貴族的見識」如何地潛移默化一個人的氣度和待人處世之風度, 不論它好不好、值不值得效法, 那畢竟不是具有草根性而平步青雲的所謂「平民皇帝」 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的。以下抄幾段例子。

小文陪著冠先生在客廳內閒扯。 冠先生懂得「一點」二簧戲,將將夠在交際場中用的那麼一點。 他決定和小文談戲。 敢在專家面前拿出自己的一知半解的人若不是皇帝, 便是比皇帝也許更糊塗的傻蛋。 冠先生不傻,他是沒皮沒臉。

「你看,是高慶奎好,還是馬連良好呢?」冠先生問。

小文極自然的反問:

「你看的?」小文的態度是那麼自然, 使冠曉荷絕不會懷疑他是有意的不回答問題, 或是故意的要考驗考驗客人的知識。 不,沒人會懷疑他。他是那麼自然,天真。 他是貴族。在幼年時,他有意無意的學會這種既不忙著發表意見, 而還能以極天真自然的態度使人不至於因他的滑頭而起反感。

冠曉荷不知道怎樣回答好了。對那兩位名伶, 他並不知道長在哪裡,短在何處。「嗯---」他微一皺眉, 「恐怕還是高慶奎好一點!」唯恐說錯,趕緊又補:「一點---點」。

小文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他乾脆的把這一頁揭過去, 而另提出問題。假若他搖頭,也許使冠先生心中不悅; 假若點頭,自己又不大甘心。所以,他硬把問題擺在當地, 而去另談別的。幼年時,他的侯府便是一個小的社會,在那裡, 他見過那每一條皺紋都是用博得「天顏有喜」的狡猾與聰明鑄成的大人物, 男的和女的。見識多了,他自然的學會幾招。 臉上一點沒露出來,他的心中可實在沒看起冠先生。

冠曉荷,在進到這小夫婦的屋裡以前, 以為他必受他們倆的歡迎, 因為他十分相信自己的地位身份是比他們倆高得很多的。 因此,他所預備下的話,差不多都屬於「下行」的: 他會照應他們,他胎理應感激與感謝他。 他萬沒想到他們倆的氣度會是這麼自自然然的不卑不亢! 他有點發慌!預備好的話已經拿不出來,而臨時找話說總容易顯出傻氣。

他扯什麼,他們夫婦倆就隨著扯什麼。但是,無論扯什麼, 他們倆的語言與神氣都老有個一定:限度。 他們自己不越這個限度,也不容冠曉荷越過去。 ... 在一個適當的機會,他向小文說,他也會哼哼兩句二簧。 他的意思是教小文給他拉琴。小文又沒點頭,也沒搖頭, 而把冠先生的請求撂在了一旁。 冠先生雖然沒皮沒臉,也不能不覺得發僵。

這兩位落入民間的貴族,雖然可以過得清檢, 卻也能夠表現出來他們的品味。只是這種品味已經不必炫耀了。 以下是另一段描述。

裡間的頂棚與牆壁是新糊的四白落地, 像洞房似的那麼乾淨溫暖。 床是鋼絲的。不多的幾件木器都是紅木的。 牆上掛著四五個名伶監製的泥花臉, 一張譚叫天的戲裝照片,和一張相當值錢的山水畫。 載小文夫婦到須睡木板床與草墊子的時候,他們並不因沒有鋼絲床而啼哭。 可是,一旦手中有了錢,他們認識什麼是舒服的,文雅的, 他們自幼就認識鋼絲床,紅木桌椅,與名貴的字畫。

除了文字本身的閱讀享受之外, 我其實對這個小說本身講述的故事並沒有多大感動。 也不是無衷於衷啦,只是實在是那個關心的時代畢竟已經結束了。 但是,透過故事,倒是讓我發現, 作為道地的北平人之外,老舍也結結實實地被日本人統治了八年。 他的文人眼光,倒是很能深刻地批評日本人。 基本上他給日本人下的評語,都基於同一個概念: 日本人太重細節、甚至是只知道細節,而沒有擘畫全局的興趣、 甚至可能是沒這個能力。「日本人不是個好對手,他們太瑣碎。」

日本人的心裡只會把事情分開, $嬰言狺A丙丁若干項目,每一項都須費盡心機去計畫,去實行, 而不會*視遠矚的通盤計槓一下。 他們是一齣戲的演員,每個演員都極賣力的表演, 而忘了整部戲劇的主題與效果。 他們有很好的小動作,可是他們的戲失敗了。 (p.268)
拿日本人的殺戮和侵略比作演戲,真是個北平式的類比啊。 我知道這部小說譯成日文也頗有名,光評這一段批評, 就值得翻譯成日文啊。別說當年那場莫名其妙的偷襲珍珠港, 一直到現在的日本汽車、日本音響、日本卡通, 我覺得#還映照著這一段話。

可是我們也不只急著批評或嘲笑別人。日本人至少有個極力照顧細節的優點, 在台灣的中國人呢?我們顯然沒有這份長處,這一方面甚至是我們的短處。 那麼我們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真希望有一位日文的作者, 像老舍認識並且批評他們那樣地批評我們,也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看看。 可能有,只是我不知道,或者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與近期的台灣民粹主義, 不容許這部書的翻譯和行銷。

中國文化之被撕裂而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流失或矛盾, 當然是早在清朝末年就開始了。老舍有一段簡單而揶揄的描寫:

他的時代,一會兒尊孔,一會兒打倒孔聖人; 一會兒提倡自由結婚,一會兒又恥笑離婚; 一會兒提倡白話文,一會又說白話詩不算詩。 所以,他既沒有學識,也就沒有一定的意見, 而只好東一杓子撈住孔孟,西一杓子撈到戀愛自由, 而最後這一杓子撈到了王八。 他是個可憐的陀螺,被哪條時代的鞭子一抽, 他都要轉幾轉;等到轉完了,他不過是一塊小木頭。 (p.327)

讀這本小說,最可恨的是,最後十三節就像沒寫一樣。 那根本不是小說,失去了文字的魔力,沒有描寫, 就好像一個急著想要睡覺的老爺不情願地趕快給孫子講完一個故事。 從後記中,我們知道,最後的十三節失軼了原稿, 又從未以中文刊登連載,反而是從英文版翻譯回來的。 但是那英文版只是節譯,更何況看來老舍沒有自己寫成英文的功力, 是靠一個美國人幫忙翻譯的。這當然和林語堂親自用英文書寫的情況不同。 所以,這就是最後十三節讀來索然無味的原因了。


[ 回上層 ]


Created: Apr 16, 2004
Last Revised: 2004/06/12, 06/18
© Copyright 2004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