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ce, Ian Deary, Oxford【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39】2001, ISBN 978-0-19-289321-5
去 (2010) 年 12 月初,基於一個不明的神秘原因, 我忽然想起多年前讀過的 Gardner 的多元智慧論, 發覺一個我早該懷疑的問題:
為什麼人們在肢體、內省、人際、語言、數學這些方面的特色,都可以算是「智能」? 如果這些都算,我就想不出來,「智能」該如何定義?所以,決定找一本「專業」但是仍然可讀的書來看看,究竟「intelligence」是什麼? 我選了已經很信任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叢書之中的《Intelligence》, 幸好圖書館裡面有,而且可外借。 帶著它吃了三、四頓午餐,讀完前兩章,就漸漸擱置了。 後來,收到圖書館第一次催回,趕緊辦理續借並且帶在身邊,很快就讀完了。 之後就一直放在桌旁,想要認真寫一篇讀書心得。 可是啊,實在沒有時間寫;這會兒又收到圖書館的第二次催回,不能再拖了, 決定草草留個記錄。在這本篇幅非常有限的小書裡,作者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他要用圖表方式舉出、解釋 11 組資料, 這些資料都是大規模、長時間的研究結果, 並且作者可以肯定,這 11 組資料獲致的結論, 在心理學界經過足夠長久、足夠多人的攻訐和辯論, 可以被視為「心理學界各門派共同承認的知識」。 而這本小書的目的, 就是想要站在心理學者的立場,重新呈現被政治、利益塗抹得面目模糊的「智能」, 說明心理學者究竟對於這個課題知道什麼?想要知道什麼而還不知道? 說過什麼結論?沒說過什麼推論? 這是寫在「前言」裡的,光是讀到這裡就已經很興奮, 因為這就是我找這本書出來之前,想要詢問的問題。
從第一章的「延伸閱讀」,我發現〈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 在 1994 年 12 月 13 日發表了一份具有 50 位心理學教授簽名同意的告全國同胞書, 列舉 25 條心理學者(幾乎)一致同意的關於智能的「事實」。 讀完這篇聲明,有點「欷噓」之感:原來知識非常確實,敘述也很簡明, 只是我一直處於無知狀態而已。
Mainstream Science on Intelligence, Wall Street Journal, Dec. 13, 1994, A18稍微可惜的是,這一篇簡扼的聲明是用英文撰寫的。我很樂意替大家翻譯, 只是沒有時間。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好心人士翻譯出來,另外公布在網路上。 事實上,這本小書的「前身」,是 1996 年 2 月〈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國心理學者)的一篇專題報導:
http://www.psychpage.com/learning/library/intell/mainstream.htmlNeisser, U. et al., ``Intelligence: knowns and unknow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pp.77-101.第一組資料細說一套「標準」的智能測驗工具的內容和效度:WAIS-III 1997; 後來發展成 WAIS-IV 2008。這組工具測驗 13 種不同形式的「智能」。 第二組資料簡介 John Carroll (我以前以為 Carroll 只是一個筆名, 原來它真的是一個姓氏)以幾乎專業生涯的全部生命, 總結在一部 800 頁「論文」裡的發現。 這兩組資料都寫在第一章,而第一章就足以回答我在前面提出的問題; 也就是我忽然想要找一本「智能」的書來讀的原因。
事實上,非常有趣地,這一本小書,乃至於前述 1996 年發表於學術期刊的專題報導, 彷彿就是衝著 Gardner 那本向大眾訴求『多元智能』概念的「心理學科普書」而寫的。 這本書的第一章,明明白白就是聲明 Gardner 的概念【不是】心理學者們的共識, 而且違背心理學者經過長達幾乎一個世紀的研究所獲得的證據。
Gardner 的書初版於 1983 年,我大約在 1997 年讀到它, 當時見他把「數學」和「科學」歸為一類,立刻就覺得沒道理而不讀了 (憑我個人半輩子的經驗,我確定「數學」和「科學」是兩種天分)。 後來,幾乎是立即的,有人告訴我 Gardner 已經修改了他的理論。 出版於 1993 年的「修訂版」理論,做的事恰恰就是把「數學」獨立為一種智能了。 我因此而心滿意足地接受了 Gardner 的『多元智慧論』,從此並無二心地相信了它, 直到去年底的一個忘記為什麼的神秘原因,忽然懷疑了起來。
回想起來,在那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當紅的時期, 『多元智慧論』有它的「政治正確性」:讓我們相信人生而具有幾種互不關連的智能, 所以有人天生缺乏學習數學的基因, 但是可能其他方面(例如人際關係)卻與數學無關地可以發展成天才。 所以數學,同理可證國文、英文、社會、自然、音樂、美術,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讓學童自由快樂地學習就好,不要逼迫他,讓他自然發揮自己天生的長處。 可是,庶民派的智能論可以響徹雲霄,讓每個人挑自己喜歡的那一部份爽自己一把 (就像我得知 Gardner 把「數學」智能獨立出來那樣的爽), 但是「爽」也許代表勝利,可是它畢竟不等於事實。 學院派的智能論卻【不是】這樣說的。 學院派究竟是學院派,他們聯合發表幾篇文章之後,就縮回自己的研究室去了, 才不管民間百姓是不是真的懂了?
所以,我前面說的「欷噓」就是這個意思: 在 Gardner 的『心理科普書』暢銷之後,從華爾街日報到心理學刊, 都做了平衡報導。而我等生活在台灣的庶民,卻都沒有機會知道。 明明是 1997 年以前就該知道的「多元智慧論 vs 一般智慧論」, 我卻在 1997 年一頭栽進前者而渾然不知後者,直到 2011 年才幸運地讀到平衡報導。
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是「有沒有所謂的『G』?」G,General Intelligence, 一般性智能。如果不先定義「智能」,上述問題的肯定或否定,都是無聊的。 學院派為「智能」所下的定義是「腦在認知層次的能力」 (mental abilities in the cognitive sphere)。 頂多稍微浪漫地改用「心智能力」當作同義詞,但是應該避免以「智慧」代稱。 說「心智」就已經稍微誤導了,因為就生物常識而言,我們知道「心臟」並不從事思考。 而說「智慧」也不恰當,因為中國字的「慧」有著太大的學問,既高且玄, 它或許是大腦活動的綜合表現,但是絕非腦的「基本操作能力」。 檢視 WAIS-III 的 13 套題組的名稱,可以更精確地明白, 「智能」指的是大腦處理資訊時的基本操作能力,不涉及經驗、情緒和想像力, 所以不適合用中文的「智慧」代稱:
Processing Speed: symbol search, digital-symbol coding,
Working Memory: letter-number sequencing, digit span, arithmetic,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matrix reasoning, picture arrangement, block design, picture completion,
Verbal Comprehension: vocabulary, similarities, information, comprehension我認同學院派的「智能」定義。 那麼,在此定義之下,有沒有 G 呢? 由第一組和第二組資料提供的證據,答案是:有。 單項心智能力之間全部存在著兩兩的正相關, 而且,一般性智能對於個人單項心智能力的解釋力都在 0.5 以上。 第一組資料是用「演繹」方法,將智能分解成幾個單項; 第二組資料是用「歸納」方法,從大量的研究數據中,以統計方法做分類 (machine learning) 而「發現」的單項能力分組及其彼此關係。
根據 G 理論,我們仍然可以相信,的確存在數學天才的語文白癡。 但是,這種存在性發生在我們自己、小孩、學生身上的機率, 應該是微乎其微。我們應當更為謹慎、以更高的懷疑態度,去診斷這些情況發生。 就我投入高中數學教育五年至今的經驗,目前的看法是, 一名高中生在國文、英文、物理、或者化學的表現優異, 而數學卻受盡挫折的原因,主要是教材、教法、態度和自我信念導致的結果。
第二章使用三組資料回答下述問題:『智能是否隨年齡增長而退化?』 我大約記得這幾點:
- 對個人而言,如果沒有患病,則已知歸納性的推理能力從 25 歲起持續變弱, 但是語言文字方面的智能可持續成長到 40 歲左右,而後持平。
- 對同年齡一起變老的一群人而言, 一生中的相對智能維持相當的穩定性,而且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很小。
- 隨年齡而衰退的各項心智能力,是否皆因 processing speed 變慢而導致? 有可能,但是並不確定。
- 我想,對於我這等年齡的讀者,讀到這裡,最關心的問題應該是:『如何盡可能地維持自己的智能?』心理學者也都很想知道!他們做了許多研究,但是並沒有確定的知識。 一些看似「必要」的條件如下。
- 沒有心臟或慢性疾病。
- 生活優渥,立於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
- 與一名高智能的配偶同居。
- 隨著年歲增長而培養出更為隨遇而安的個性(相對於越老越頑固而言)。
- 中年時期過著順心如意的生活。
後面幾章討論了以下問題。
- 頭越大越聰明嗎? 腦容量和智能的相關係數大約是 0.4。所以,算得上正相關, 但是實在不明顯。為了多體諒媽媽一點,頭還是不要太大比較好。
- 腦神經訊號的反應類型、波形、間隔,可以用來測量智能嗎? 作者描述了很多典型的研究方法,但是我覺得他什麼也沒說清楚。 這應該是還在研究中的課題。
- 基因和環境哪個影響智能比較大? 哈哈,看了證據之後,環境根本不能和基因比。 自從出生就被分送兩地撫養,一生從未謀面的雙胞胎, 在同一時間分別做智能測驗的結果,就好像同一個人隔一段時間做兩次同一份測驗的結果。 [1997 年 6 月 6 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報導了這個有趣的研究結果(這本書的第七組資料),而且,那就是我寫這篇心得的整整 14 年前。]
- 公司企業值得對新進員工做智力測驗嗎?第十組資料顯示, 智力測驗對於新進員工之工作表現的預測能力 (次高), 略遜於工作場域內的實地教學與試用 (最高), 但是成本顯然低得多。有趣的是,智力測驗的預測能力, 是學歷的 5 倍,是經歷的 3 倍,是心理成熟測驗的 1.2 倍。
- 下一代更聰明嗎? 我常常覺得最近接觸的幼童越來越聰明, 最後一組資料顯示,平均智商的確隨著世代更新而穩定提高。 為什麼?不知道。 唉呀,快別再嫌學生越來越笨了,他們或許只是越來越覺得老師太笨不值得跟他學。 或者,如果我們把智商越來越高的小孩教得越來越笨,那到底是誰的問題?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