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多元智慧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展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T. Armstrong 原著, 李平譯, 洪蘭審訂, 遠流出版【大眾心理學叢書 190】, 1997, ISBN 957-32-3310-X
我在 1997 年 10 月 7 日到師大參加一場創意教學研討會的時候,買了這本書。 我相信當時是在兩個禮拜之內讀完的,而且在那個學期我正好在教數學科教材教法, 就把這本書引進課程當中,與同學一起討論。 我認為這是我讀的第一本關於教學哲學的書。 因為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本傳授教學方法的書。在作者的前言中,也明確地寫到:
這是一門教育的哲學,一種關於學習的態度的書,並不是提供一套方法或是技巧的書。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是多元智慧的原創者, 但他卻是把這個多元智慧論帶進教學裡面來的重要人物。 首先他定義什麼叫做智慧,然後說人與生俱來俱有不同種類的智慧, 我們通常說的 IQ 跟 EQ 都被包含在這七種智慧裡面。 但是我並不同意他把智慧分類成七種, 因為他把科學、博物學、數學和邏輯通通分類在一起,就我自己和其他所謂的科學家: 譬如說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之間這種彼此的看法,我們其實都不覺得我們是同一種人, 也不覺得我們受的是同一種教育、用的是同一種智慧在我們的專業上。 我想這大概要等到原作者自己來考慮了, 但是我個人是覺得我們應該再把科學類的智慧和數學類的智慧分開來, 因為數學是重推理跟演繹的,而科學是重歸納的。把多元智慧論應用在教學當中,他的最基本概念就是說: 如果一個學生他在譬如說數、理方面天生的智慧不夠,那麼你教數學的時候, 重複讓他做一百次的計算或是一百題的應用題,這只會加深他的挫折感,他不會進步的。 如果這個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智慧天生是強的,那麼透過音樂智慧的輔助, 可以拿來教數學,可以拿來補拙於他在數理和邏輯智慧上面不足的這些學科。 作者並沒有說,但是基本上我還是不認為先天數理智慧差的人, 能夠靠他先天音樂智慧強的地方來補足數理方面的學習, 使得他成為一個重要的數學家。但是我們現在談的是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本來就不應該假設他教學的對象將來要成為這個家或是那個家。 國民教育的責任應該是讓每一個人,在每一個人類文化的面向上有均衡的認識。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音樂智慧非常的高, 那麼透過他的音樂智慧或許可以提高他在數理、科學這一方面的理解, 但是我們絕對不可能把他教育成一個科學家或數學家。 如果我們真的強迫他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話,簡直也就是浪費了這一個人。 像這樣的人才將來就是應該朝音樂發展, 而他在國民教育的這一段時間所接受的數學、科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的教育, 就成為這一個人的人文素養,誰知道那一天有用呢?
當時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在這本書的首頁內側, 寫下了這樣小小的一個心得:
小心不要走火入魔,陷入太多技巧,而忘了知識的本身。我相信這是我跟數學科教材教法的同學,相處了幾個星期以後所獲得的感想, 大家或許可能花了太多的時間,思索怎麼做出有趣的或是花樣百出的教材、教法、 教學活動,但是這些活動有些太過火或太誇張了一點, 變成本身是一種娛樂那倒是不錯,但是知識性已經降低了太多。 在以這種多元智慧論作為基礎理論來發展多元面象的教材的時候, 一個教師還是得要注意到他所要傳遞的知識本身不能夠被活動或是被教具給淹沒了。對我個人而言,這一本書就像是一顆種子,一個很重要的種子。 我讀完這本書到現在已經快要三年了,在這三年當中,我幾乎已經忘了這本書在寫什麼, 但是如今重新翻開來想要寫下讀書心得,卻發現我在這三年當中為教育所做的事情、 所思考的方法,其實相當大的一部份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也許這就是讀一本書最成功的結果:那就是你忘了這本書的每一個字在說什麼, 但是若干年後重新翻開它的時候,覺得好像這本書是自己寫的一樣, 好像這本書裡說的任何事情自己都同意,而且都已經做了好幾年。 當然我心裡明白這本書不是我寫的,我不是一開始就同意它的。 而是這本書已經潛移默化了我心裡面的態度,我看事情的觀點, 它使得我面臨問題或是重新思考我的工作內容或工作方法的時候, 已經不知不覺地在遵循了這本書指引的方向。
在數學教育中,我們經常說要給學生一些生活化的題目, 我經常覺得生活化的習題不一定就能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許多我們在國中和高中課本裡面看到的所謂生活化的數學題材、例題, 或是引起動機的生活化的故事或漫畫,我個人都覺得非常的造假,看起來很肉麻。 每一個有正常智商的學生都看得出來那是假的, 我想這當然也有可能是寫書的人功力不行,另一方面可能太過偏執於所謂的生活化。 所謂生活化就是你生活當中會遇到、看到的,我要舉一個例子, 要說這雖然不是生活中會看到的那種生活化,但是卻是生活中會讀到的一些書, 那本書裡面寫的東西一點都跟我們現在的社會沒有關係,那就是恐龍。 我想每一個小孩在某一段時間都迷過恐龍, 但如果我們要問:暴龍跟翼特龍哪一種比較高呢?高多少呢? 那恐怕要去查表。但是如果沒有表可以查,而我們現在就有一本畫冊, 市面上買得到的,一本叫做恐龍小百科的畫冊。 這本畫冊裡面把他所介紹的每一種龍畫了一個剪影, 這個剪影旁邊都畫了一個成人的剪影, 當然它並沒有標出來任何的比例尺, 我的意思是說沒有標示出來公分或公尺這類的坐標, 但是看的出來這些恐龍和成人的身高、體積的比例。 如果我們假設每一張圖裡面的人身高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多高,就是一樣高的。 那麼在不同的畫冊上面看到不同的龍和這個人的身高比例, 是不是就可以引進來一個比例或是比值的學習動機呢? 我們根據不同恐龍和同一個人的高度的比例, 來比較不同龍之間的身高。在算比例的時候,這又有一點社會型學習可以做, 因為同學們可以自己去測量,也可以成為小組去討論, 因為書上面並沒有明確標訂這一個比例出來,身高比例還比較容易算, 體積的比例就不容易計算了。 這樣的一個例子,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生活化的那一種生活化, 但是卻是比我在數學課本上面看到的某些生活化的題材, 可能更容易引起國中學生的興趣。至少我自己的小孩, 在看到恐龍圖片的時候是興趣很高昂的。
我們經常很自豪的說台灣的基礎教育很成功, 但是這種成功其實是被定義在 IQ 類的訓練之上。 很多學生在這個體系之內並不成功, 所以他們在很早的學習階段就被當做雜草一樣被拔除了。 拔除這一類學生之後,製造了台灣教育成功的假象,而我們現在已經在自食惡果。 事實上我認為這社會上,有許多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並不曾接受學校的好處, 他們個人對學校的負面經驗,難免使他們在社會上成功或是具有影響力之後, 不樂於回饋給學校,也並不樂於在他們演講或是表演當中, 把學校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傳遞給他們的崇拜者。 這些人包括企業家、演藝人員在內。 演藝人員當中,我聽說殷正洋是被中大物理系退學的, 周華健是被台大數學系退學的,胡瓜、張菲、張小燕、吳宗憲, 都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在企業方面, 我記得在 97 年左右的台灣大哥大代言人, 是一位非常有江湖形象、有草根性的人物, 這或許也傳遞了台灣使用大哥大這一族群,在 1997 年左右所呈現的社會面象。 好像台灣的生意人就是這一副外表,他的典型就是粗壯、不修邊幅, 甚至於有點粗魯、絲毫地不斯文,沒有學術背景。 說學術背景也許太嚴重了點,他甚至於表現出來的樣子〈至少從表現出來的樣子來看〉 就是沒有吸過幾年墨汁的感覺。 當然後來台灣大哥大的廣告代言人就改變了,改變成一個看起來很酷的帥哥、 面無表情,這要代表哪一種形象我也不太懂,難道這是科技人才的形象嗎?
就因為這些在社會中具有影響力的人,經常是在學校裡面不成功的人, 也是在學習過程很早的階段等於說已經有點被放棄的人, 這些人現在嚴重地主導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跟年輕人的成長。 我自己的孩子是比較不看電視的, 這當然有很大的因素是我們作父母的在家裡給他的影響, 這影響包括了強制性的不許看電視,包括強制性地為他們選節目, 也包括他們在看那些我們不以為然的節目的時候,在旁邊可以說嘮嘮叨叨的, 及時挑一些電視裡面的情節來對他們說明它有多麼愚蠢、不合理、呆板。 聽多了這些以後,小孩也就學會了用比較接近我們的眼光來批評性地看待電視節目。 既然他們有了批評性看待電視節目的眼光或習慣之後, 也就漸漸地覺得這電視節目真的是缺乏想像力、缺乏創造力, 而且迂腐無聊。
台灣教育的過早拔除雜草,把這個年輕人的出路限制地非常狹窄。 現在,這些人也嚴重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譬如說青少年的暴行、飆車少年, 這正是我們所謂的自食惡果啊。我們的社會這樣的亂,公德心這樣的淪喪, 基本的禮節幾乎是沒有, 這些現象其實全部是我們在過去自豪於台灣教育的成功所遺留下來的禍害。 這個成功後面,其實是我們的悲哀。這讓我想到老子說的:「聖賢不死,盜賊不止。」 有人要做聖賢,只好把一些人推去做盜賊。要把學習成功這條道路做得這麼狹窄, 就是逼迫很多其他的年輕人沒有一條正當的康莊大道可以走, 我們把他們逼成了飆車少年,逼成了這個社會上的亂源。
這樣說來,其實採用那一種教學的方法並不重要,提高升學率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怎麼看待我們的教育。我們怎麼樣讓道路非常的寬, 寬到每一個人可以找出來他自己的一條跑道。 如果每一個人幾乎可以找到一條跑道,他在那一條跑道上就是第一名了, 他有他自己的路可以走出去,他不必要跟人競爭,至少不需要惡性的競爭。 我們這個社會中的老師、家長、教育官員, 必需先真正落實國民教育裡頭「國民」這兩個字, 才有可能使得多元智慧論也好、建構主義也好、社會型學習也好, 真正發揮作用。否則,全部還是用考試作依歸, 不管家長們自己的教育受到什麼程度,他總認為他的孩子應該受到更高的教育, 而他們對所謂「教育」、所謂「高」的觀點, 卻是同樣地膚淺而狹窄,那麼他們就是在逼迫青少年不能走上一條康莊大道, 他們就是在逼迫青少年喪失他們自己。
到底什麼叫多元智慧論呢?人與生俱來的智慧可以被分成那七大類呢? 這一套理論的說法是有語言智慧,我想這包括了文字、表達能力跟閱讀能力; 第二種,邏輯與數學的智慧,很不幸地他把科學和博物學都包括在這裡面了; 第三類:空間智慧,譬如說雕刻藝術家或是建築師; 第四類,肢體跟運動的智慧,譬如說老虎伍茲跟麥可喬丹; 第五類,音樂智慧,那麼就立刻想到莫札特跟貝多芬; 第六,人際關係的智慧,就是現在除了 IQ 之外最紅的 EQ; 最後,第七類,內省的智慧。 事實上,EQ 應該是涵蓋了人際、智慧和內省智慧,一個是向外的, 容易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容易同情別人,容易作領導作管理作溝通的這種人際智慧。 另外一種是內省的,這種人堅忍不拔,作為一個領導者的時候, 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能夠看出自己七情六慾的發源地在那裡、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看出自己情緒發生的理由跟疏散的方法。
所謂社會型學習,應該就是從人際智慧這個方向, 來幫助天生上人際智慧比較強的學生學習其他他比較弱的科目。 那麼空間智慧大概就是所謂運用圖形化的思考來學習, 把大部份的學問用幾何圖形或者是動畫、或者是樹狀的網路關係來表達。 譬如說畢氏定理的證明用面積的觀念來做, 譬如說 (x+y)^2=x^2+2xy+y^2 用正方形跟矩形的面積來表現。
這本書的第一章在探討究竟什麼叫做智慧?智慧和技能有什麼不同、 和知識有什麼不同?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嗎?如果是的話將來還有可能改變嗎? 我覺得他說得並不清楚,不過可資參考。 第二章在談多元智慧論和個人的發展或是個人的成長,篇頭的引言蠻有趣的, 它說什麼樣的學習計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這用古文說起來不就是「因材施教」嗎? 許多數學之外的人物常常誤解數學, 尤其可以從第二章那一份表格裡面看得出來,這份表格裡說: 如果你喜歡做怎樣怎樣的事的話,那麼你可能某一種智慧會比較高。 在數理跟邏輯智慧的這個自我評量表裡面有這麼幾條:一條說,
心算對我來說很容易。恰好它對我來說是很難的,九九乘法表我一直背不熟, 在讀博士的時候還須要扳手指頭來做九九乘法的計算。 就我個人來說,我的加法真正能夠心算的是在當老師以後, 因為經常要算成績,一開始還沒有方便的電腦可以用的時候, 我都是心算來算成績的,或者一張考卷一百分,然後裡面有七、八題, 總不能為了這種東西也敲計算機,所以多半用心算的。 這樣算了幾千張的考卷之後,我的加法的計算才算是成長了。 再一條說我喜歡做一些實驗,例如: 假如我每星期給我的玫瑰花多澆一倍的水會怎樣?就我個人感覺呢,有這種性向的人似乎是應該分成另外一類:他適合做科學家。 數學家其實比較像福爾摩斯,我們坐在那想,我們想這事情該是怎麼樣, 最後也許付出一點行動去證實它,但是證實的目標呢,朝什麼地方去證實, 卻是朝我們冥想或是推理出來的結果。我們是不喜歡做實驗的。 這是我不贊同這本書裡所提出的數學跟邏輯智慧的地方。 也有趣的是,我發現很多數學家很喜歡健行、登山甚至於攀岩, 很多哲學家也是這樣子,在當代或是上一個世代或甚至於上上個世代,都是這樣。 在許多的傳記裡面我們都看到數學家喜歡登山,喜歡露營,喜歡大自然。 如果這是對的話,會不會數理邏輯智慧強的人事實上也有某一部份的肢體運作的智慧呢? 譬如說,喜歡動手做東西,雖然我做得不好,但是我很喜歡動手做東西。 我最好的想法經常出現在走路、跑步或是做一些肢體活動的時候。 在計算機前面或是在書桌上有程式寫不出來,或是有一個程式的 bug 抓不到, 或者是一篇文章看不懂,經常在我離開了電腦或離開了書桌, 走在路上或開車開途中豁然開朗。 所以我有一個學生聽說了這件事以後,在他當實習老師的時候嘗試過這樣子: 班上有特別好動的同學,連一些很基本的國中一年級算術他都不願意做,或是做不出來, 那麼在上課的時候,這位數學實習老師就命令學生去跑兩圈, 跑兩圈後要他立刻回來解這個問題,結果他跑回來以後就會了,跑回來以後就願意做了。 好像有一部電影,我個人沒有看過,叫作「春風化雨」的樣子, 裡面的數學教師把學生帶去踢足球,帶去參加管樂隊, 這些學生在數理方面的表現也會變好。我想這是蠻有趣的一個現象, 去參加管樂隊而讓數學變好的人可能就是讓他在音樂智慧方面得以舒解,心情變好了, 所以回來比較有足夠的心理能量來面對他原本很討厭、很厭惡、不想要接觸的數理科目。 那踢足球回來以後也是一樣,並不是他踢完足球後變聰明了, 而是他潛在的慾望或是潛在的能力得到了舒展,人就心情好了, 心情好就比較樂於做一些平常很懶得做、很不願意去碰的東西。怎麼樣發現學生的多元智慧呢?也許他們不太善於接受評量,那麼老師就只好觀察啦。 現在的國中國小老師確實有這樣做,他們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不當行為是怎麼樣子, 譬如說他是喜歡畫畫、喜歡幻想、還是喜歡跳東跳西的、或是喜歡哼哼曲子。 然後也要觀察這些學生在下課或是課後的時間,就是他自由的時間裡面, 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了什麼,從這裡來觀察學生,在七種智慧裡面那一項或許是比較強的。
在以前我只知道新式教數學的方法在代數之外增加了語言、圖像還有數字, 傳統上教數學的方法就是所謂「代數型的教學」, 也就是說都是用符號跟邏輯一步一步地推導, 在黑板上面推演整個理論或是計算的過程。 譬如說 (x+y)^2,我想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經由乘法的交換率就可以得到 x^2+2xy+y^2。 為了這樣簡單的事實到底值不值得再去想別的花樣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或許很多人真的覺得這不是件簡單的事。
所以,最近提倡的多元數學教法之中, 傳統的「代數法」可是是合適具有數學智慧的人, 「圖示法」或許適合具有空間智慧的人, 「語言描述法」顯然適合具有語言智慧的人, 「數值計算法」或是適合具有科學智慧的人 (原著將這種智慧與數學智慧混為一談了)。 這裡總共函蓋了作者所謂七種智慧當中的三種。 忽略了其他四種,對於大學的數學教育,影響也許並不算大。 但是在探討國民教育中的數學教育時, 似乎還應該再深入考慮如何帶領具有另外四種智慧的人, 一窺基本的數學殿堂。
如果想在這方面,多看看我的思路,可以參考當年的 數學科教材教法 同學們做的課堂記錄。
單維彰口述,王怡婷植字。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