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Erving Goffman 高夫曼原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桂冠 ISBN 957-551-497-1, 1992
我沒有讀前面 47 頁的前言和導讀,直接由本文開始。 作者 Goffman 是加拿大籍的社會學者,1922 年生。 這是一本講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書。依我看來,並不算『科普』,頗有點硬度。
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對於社會機構多了甚麼瞭解嗎? 就算有,也不怎麼多。 我多瞭解了一種觀察或評論或分析或解釋社會現象或者人們在社會中的表現的一種方法, 或者我多瞭解了一點社會學, 但是並沒有多瞭解一點社會的本身, 也沒有多瞭解一點人們何以用此方式組成社會的原因。 再者,讀過這本書之後,對我自己所面臨的人生問題, 乃至於哲學上的困惑,多了甚麼解答的方案嗎? 也沒有。 最後,在學習並瞭解了上述的方法之後,對於我觀察社會現象, 進而發現問題乃至於創造答案,有幫助嗎? 這倒是有。 以上說明了這本書對我這個非社會學者而言的價值和功能。
研究或分析社會機構,有根據以下幾種看法所形成的方法:
而這本書所提出的是第五種研究方法:戲劇學研究法, 以『世界是一個舞台』這種老生常談的譬喻, 嚴肅而且學術化地將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用角色、臺前、臺後、戲班等等的關係作成類比。
- 技術眼光:將社會視為一個為實現預先確定的目標, 而有目的地組織起來的活動體系,並據此探索它的工作效率。
- 政治眼光:探索每一個或一組參與者,能夠要求其他參與者做出哪些行動, 為達成這些要求而給予對方多大程度的剝奪或縱容?
- 結構眼光:研究社會上橫向和縱向的地位差異, 以及使這些個體或群體在此社會機構中彼此相聯的關係。
- 文化眼光:研究對社會內部具有影響作用的價值觀, 包括風尚、習俗、審美、禮節、儀式、終極目的以及對於「手段」的規範。
人類憑著想像或直覺,創造了一些物質或現象, 這些物質或現象在抽象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反應了人的本質和天性。 因此,我們又可以根據被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物質或現象, 反過來觀照自己,研究自己的本質或存在的意義。 例如戲劇是人類的創造,而現在高夫曼闡述的, 就是可以反過來用戲劇闡釋人們在社會中活動的各種現象。 其實,古老的智慧已經透過『人生如戲』這個諺語給了我們這個啟示, 只不過諺語是不學術的,不嚴肅的,因此難登大雅之堂。
另一個例子, 可能已經或者即將被拿來當作智慧或認知以及社會機構的研究方法, 那就是電腦和 (由電腦和其他自動化電子儀器所形成的) 網路。 人類創造了電腦,許多人早已經發現它的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外部儲存裝置、 輸入與輸出周邊設備,可以用來類比人類的感官和認知發展。 這或許是因為,在抽象意義上, 當年的工程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思維模式, 創造了電腦。 一旦網路形成,那些可以被類比為人的電腦, 自然可以被類比為構成社會的個體或小組織了。 它們適應得更快、演化得更快,可能也更容易從事嚴格控制的實驗和觀察。 我已經想像了許多社會和網路的類比,可能都是很膚淺的, 任何花腦筋去想像的人都可以辦得到。 只是我實在對這個課題沒興趣,就不寫了。
得知戲劇學研究法之後,我起碼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學校的辦公室設施,可能稍微有欠考慮老師們的尊嚴和心理壓力。 如果教室是臺前,教師辦公室就是臺後,這兩者若能有效區隔, 有助於舒緩教師在學校的部份壓力 (因為需要表演的時間稍微縮短,有休息的機會), 也有助於提昇或維持教師在班級經營或授課時的效率。 但是如今的 (中小學) 學校,都讓學生看得到教師辦公室的內部, 也很容易進入辦公室。 根據這本書所闡述的理論,我推論比較有效的安排, 是讓導師們在教室裡有他的辦公桌椅, 使導師們可以選擇延長他的表演時間。 而導師和科任教師都應該另有臺後的辦公室, 讓這些老師起碼有機會只要表演「同事」就夠了,不必表演「教師」。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