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論文集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張嘉鳳、劉君燦(1999)。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國際科學史委員會。

沒有人會把「研討會論文集」當作「書」來讀。 我留下這個檔案,只是因為有幾點附帶的感想。

先說正經事。我在圖書館找資料時,取了這本論文集隔壁的一本書,受到這個研討會名稱吸引,取下來一看得知那場研討會恰好在我 37 歲生日舉辦,就更進一步翻開了目錄。因為瞥見好幾篇有興趣的篇名,就順手帶下樓一起借回家了。可是,回家打開來讀, 才發現幾乎每一篇我感興趣的論文,都只有一頁簡短的摘要,沒有全文。 當然,耐心搜尋,可能還是找得著會後發表的期刊/專書論文,但我也不十分需要這麼做。 特別需要記錄的是沈國威(日本關西大學)的 〈譯名「化學」的誕生〉摘要:

「化學」一詞不見於清末以前典籍,乃 19 世紀 50 年代在上海創製的新詞。 1855 年春,王韜從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口中得知「化學」,並記錄於自己的日記中。 1857 年墨海書館出版《六和叢談》,偉烈亞力向中國讀者介紹西方諸學,「化學」首當其中。這是「化學」首次用於正式出版物。 有理由相信偉氏的「化學」來源於王韜。「化學」透過《六和叢談》為中國士子所知, 並傳入日本,取代了譯自荷蘭語的「舍密」,成為漢字使用國家共同的譯詞。 該文通過「化學」一詞,對 19 世紀西學東漸引發的新詞、譯詞的產生以及中日學術辭彙交流的某些史實進行了描述。     (p.321)

難得發現傅麗玉也做過科學史融入教材的研究,而且這篇論文的資料頗豐厚的。但我認為這個研究題目的設定:「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裡的科學史材料呈現」過於狹隘,注定是一塊貧瘠的沙地。 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留下這篇閱讀記錄的原因。是因為以下兩個感想。

我發現這場研討會的發言人幾乎就是台灣科學史、數學史的「who is who」(名人錄)。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今看來還是這些人。 雖然我不屬於這個領域,但我還算關心,不在這份名單裡的新名字,我只能列出兩位。 這是怎麼回事呢? 臺灣一度看來蓬勃的學術領域,怎麼就眼看著凋零了?

研討會裡有一位當時的新秀,如今還在繼續發光,但是不少人私下議論她怎麼沒有繼續深造呢?她這一篇文章相當有份量,從篇幅來看可稱大作了。可是我感覺這篇文章像是決堤的黃河,夾恃豐沛的能量在平原上四處奔流,前途光明充滿企圖,卻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我感到一陣的淒涼。這個感想就是前一個感想的答案:當時臺灣的環境曾經有機會,也有一股不算太小的能量,但是沒有人指出一個能讓大家甘心一起走的方向。

37 歲上的我,剛決定不再申請國科會計畫。 當時我說不出來自己想走的方向,無法以言語描述,也不見得有信念, 但是心裡感覺很清楚。因為說不出來,又不認為自己必定就對,所以無法影響別人。 我不能影響別人,也沒有想要抗議的情緒,就只是朝某個方向漫遊式地摸索, 回顧所來徑,,那也畢竟是一條自己走過的痕跡。

[ 回上層 ]


Created: June 21, 2022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2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