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質之旅 讀後感

單維彰的私人書評

台北地質之旅,莊展鵬主編,遠流【臺灣深度旅遊4】 1991, ISBN 957-32-1280-3.

這本書並沒有一個作者,看起來是遠流出版社找人編輯的。 事實上一九九一年就出版了,也就是我回台灣的那一年。 一九九七年的六月一日再版二刷,看來這本書賣得並不是太好, 可是我對這一系列的書蠻感興趣的。根據紀錄,我是在九七年的十一月買了這本書, 其實早就看完了,最近又把它翻出來,想要帶著這本書出去玩。

在九七年的暑假,我很熱心的拿著這本書出去玩了好幾回, 去到了我對於台北本來不太熟悉的幾個角落, 尤其是台北的東方和東南方的丘陵山區。 我對於大屯火山區跟觀音山區應該是頗為熟悉的。但是, 有趣的是我以前住在新店,其實我應該對東南方比較熟悉, 但是,我想大家都一樣吧!離家太近的地方就覺得比較沒有意思。

這本書還的確讓我學了不少,一開始的時候他講台北的地質形成史, 說了幾百萬或幾千萬年的故事, 還告訴我們好幾個一般地質學上面的名詞, 還有尤其是有關台灣的或台北的地質學上面的特殊名詞。譬如說, 台北市的地層被我們當地的地質學家依照年代的遠近劃分為六層, 最老那一層叫作五指山層 (據他們說是形成於三千五百萬到兩千四百萬年前); 再上面是木山層、大寮層、石底層、南港層、南莊層、桂竹林層。 280 萬年前,大屯火山群開始爆發,一直陸續爆發了 200 萬年, 地熱至今仍在。 60 萬年前,觀音山開始爆發,而且爆發了兩次。 六萬年前,台北地區沿著林口台地的東邊 (就是今天林口跟三重、新莊交界的那一塊地方) 崩塌下來, 加強了古新店溪的向源侵蝕。 三萬年前,古新店溪襲奪了今天的基隆河和大漢溪,淡水河的成員都到齊了。 一萬年前,海面上漲,台北成了半鹹半淡的湖, 海洋和河流帶來的淤積,共同沉澱在台北盆地。 這本書裡面還有一張照片,就是在蓋台北市的地標 (新光三越) 的時候, 還挖到一顆七千年前的大貝殼化石。

那麼台北湖存在了多久呢?五千年。 五千年前,海水下降、淤積升高,台北湖才逐漸乾凅消失成為今天的台北盆地, 原住民開始漸漸移居進入這塊盆地。 五千年前正好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幾乎要開始的時候, 事實上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文明已經要開始了,文字已經形成了, 台灣的原住民在那時候才剛剛可以開始進入台北。

這本書說完了地質的形成史之後,就開始要旅遊了。 旅遊就分成了好幾個大段落,第一個大段落是看老的地層, 在台北的老地層就屬於東南方的丘陵地帶,這是很久很久以前, 從大陸的東南方河流流下來的沙石,一層一層堆積起來的沙岩、頁岩, 這個古老的岩層再經過很久很久時間的板塊移動、 造山運動,從海底下把它拱上來的。

第二大篇是大屯火山群。大屯火山群跟老地形就完全不一樣, 老地形是從海底下經過幾千萬年的堆積後, 才被拱起來推到海面上來的。那推上來的時候, 過程中當然地殼會有些破裂,破裂的地方就很容易造成火山爆發。 在台北曾造成了一連串的火山爆發,產生大屯山跟觀音山。 那為什麼大屯山跟觀音山今天是分開來的? 是因為後來被古新店溪切割出去了。

還有一件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事,以前我到林口臺地或是桃園的虎頭山去玩, 那明明是一個台地、高高的一塊地方,卻看到很多鵝卵石, 當時就覺得這個景象蠻奇怪的。在這裡就看到答案了。 為什麼有鵝卵石呢?因為以前的大漢溪是從那裡出海的。 大漢溪起源北部橫貫公路 70 公里附近,雪山山脈的分水嶺, 一邊流下來蘭陽溪,一邊就是大漢溪。 大漢溪原來經過石門水庫後繼續向西流,從今天的林口、桃園台地的這塊地方出海, 所以留下了很多的鵝卵石。 鵝卵石本來就應該在溪谷裡面形成的。 但是以後的地形變化漸漸把林口跟桃園給抬起來了, 然後台北丘陵反而崩塌了成了湖和盆地。

台北本來只有一條河流,今天的地質學家稱它為古新店溪。 這個古新店溪就變成了台北湖,這個台北湖又不知怎麼地漸漸切割切割, 就把觀音山和大屯山中間給切開來了,於是台北湖就瀉掉了。瀉掉後, 古新店溪又成了一條溪。所以台北經常會淹水是有道理的, 因為它本來就是個湖嘛!因為新店溪地勢比較低,侵蝕地比較嚴重, 就開始所謂的向源襲奪:它開始向它的上游侵蝕, 侵蝕以後就會襲奪別的河流,我想我們在國中的時候讀過這些名詞。 古新店溪是一條非常厲害的溪,它竟然襲奪了兩條河流過來。 一條是在瑞芳那邊,本來人家好好地朝著東北方出海, 但是被襲奪過來,轉了幾乎一百八十度,就成為今天的基隆河, 變成新店溪的一條支流。 古新店溪另外從林口跟新莊的邊緣開始向上切割, 切割以後就在石門水庫附近襲奪了大漢溪, 讓大漢溪在大溪附近向北折了幾乎九十度,向北流去了。 從此以後,基隆河跟大漢溪變成了新店溪的兩條支流, 匯在一起以後,我們現在稱它為淡水河。大漢溪被襲奪了以後, 桃園縣的境內就變成沒有任何一條河流出海了,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這也是件好事,因為我從沒聽說過桃園地區發生任何水災, 根本就沒有河流,所以就不會有水災了。

旅遊的第三大段是觀音山區。觀音山也是我經常去的地方, 我以前也覺得很納悶:觀音山那邊怎麼那麼多的墳墓阿? 起先我只是以為它的風水好 (當然風水好也沒錯), 後來才發現,原來台灣或是中國南方人習慣地認為最好的墓碑材質是安山岩, 原來就是在觀音山生產的。安山岩為什麼在觀音山生產呢? 因為安山岩就是一種火成岩,從火山噴發出來急速冷卻, 造成一種材質很精細、很堅硬的一種岩石。 既然做墓碑的岩石就在那邊大量生產,那不如就把人葬在那裡算了, 這應該是古早的時候的一個好理由。

第四大段就是台北盆地之旅。台北盆地之旅, 其實並不是說盆地裡面有什麼地質可以看, 因為盆地裡面都是台北湖的那五千年所沉澱下來的一些爛泥巴、泥漿那些東西的土壤, 所以其實並沒有什麼地質可以看。但是, 台北盆地之旅的意思是畫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地圖, 讓我們可以坐公車或是自己開車,到台北市的東南西北個個地區, 找到一個好的眺望點,登高瞭望、看看台北市。 譬如說我剛才所簡單介紹台北市的地質特色, 都可以從東南西北許多個點看到這個現象。

讀完這本書有什麼感想呢?第一個感想, 是我希望這樣子的旅遊手冊能夠再多一些, 像這樣富有知識性的旅遊手冊比起任何課本都好多了。 我們帶著這一小本書,帶著小孩出去玩,可以說好多好多的故事, 等到他們回來以後,每一個都變成岩石的迷, 隨後我們家又買了『岩石入門』、『觀察岩石』這類的書, 然後小孩的書桌上、書架上就擺滿了各式各樣醜陋的岩石, 雖然我覺得醜陋,不過它們每一個都有一段故事, 這倒是一個奇怪的癖好,不算壞就是了,至少那些岩石目前是不花錢的。

第二個心得是,我覺得天文學跟地質學簡直是個很大的神話, 或者說童話吧!它說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科學家認為已經認證了, 可是其實對一個個人而言,你真的願意相信他嗎? 只不過是把很久以前人類神話的傳說,換成另外一種科學的面紗, 或者是科學的外套把它披起來了。以前說盤古開天、說女媧補天, 西方有一些傳說,說有大洪水、說物換星移、說滄海桑田這些故事。 不管中外,在古時候的神話都有的,現在變成一些科學數據, 說地殼有多厚,當兩塊地殼的板塊, 一塊壓住另外一塊達到一百公里的時候,就會產生融化的現象, 然後又會如地冒出來?如何地噴發?噴發的高度會是多少? 噴出來的火山灰跟火山的岩石的化學成份、礦物成份是什麼? 覆蓋的面積是多少?現在能夠挖到的深度跟厚度是多少? 加上了這些數據後,就好像它是真的。

但是,至少我個人捫心自問,仔細地想一想,究竟它是真的, 還是你相信它是真的?在這個意義之下,神話或者說童話故事, 和天文跟地質的科學,其實都是人類的想像,都是憑想像力做出來的。 也許在以前,大家也認為神話是真的,或者那些童話故事也認為是真的。 那麼現在我們受了另外一種教育以後,認為那些東西是虛妄的、 那些東西是假的,只有科學才是真的。當你這樣相信後, 其實你自己還是個盲從的笨蛋,對不對?還是一個虛妄的相信。 譬如,你憑什麼相信地質學家說, 一億五千萬年前台灣這一塊島的位置的沉積岩開始形成? 你憑什麼相信他說六百萬年前,林口台地的邊緣崩落, 台北漸漸地形成湖泊?你真的可以確定探同位素的時間探測儀器嗎?

總而言之,最近幾百萬年的事也許還可以相信, 但是你憑什麼相信一億年前的事。再換一個說法吧, 一億年前的事不管你相信還是不相信,不管科學家說的是對的而神話是錯的, 或是科學家是錯的而神話是對的, 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影響?天文也一樣,天文所說的事情, 都是我們現在以光速旅行要花三百年或是五千年才能到的地方, 那是最近的了。它是對的或是錯的,或是你相信它是對的, 或者你不相信它是對的,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影響啊? 對我們的知識和生存,到底有什麼影響阿?我不知道。 有人指責數學抽象,但我認為地質和天文雖然表面上談的是我們看到摸到的東西, 其實比數學還要抽象。或者這樣說呢?數學抽象、天文虛無、地質縹緲。

童話是想像的,神話是想像的,科學其實也是想像的。 為什麼我們今天就要認為科學一定是對的,神話一定是錯的呢? 為什麼不欣賞一下神話超級有趣的想像力呢? 從今天所謂科學的眼光看起來,神話並沒有怎麼超級的想像力, 但是可以欣賞它們人文的優美跟關懷啊! 自然和人之間和諧,是創作神話或童話的出發點。

我想還有一點是很不一樣的,童話與神話的創作,不花錢的, 就是有那麼一個人,譬如說安徒生就坐在他的書桌, 當然他也賺了一點錢,但是並不花太多的錢去思考、去創作、去想像他的童話。 但是科學家掛著科學的外衣以後, 他們做起天文學和地質學的研究來,其實還是童話、還是神話, 還是一個在理論上、數學上、在公式上面你可以辨證的事情, 但卻不能真真正正地去驗證的那些事實。他們做出這樣的現代童話、現代神話, 卻花掉納稅人每年幾億新台弊的經費。究竟這是為什麼?而我們得到了什麼?

單維彰口述,王怡婷植字。


[ 回上層 ]


Created: Apr 11, 2001
Last Revised: Apr 21, 2001
© Copyright 2001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