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發展史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張鐸嚴 (2005) 台灣教育發展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ISBN 957-661-695-6

書封:台灣教育發展史

這本書相對來說是較晚出版的臺灣教育史,作者張鐸嚴教授非常稱職地寫了這本書, 資料一直蒐集到出版之前。 序言裡說「臺灣的教育發展從來沒有擺脫過政治的『指導』, 是十分令人感嘆的」,可見作者的使命感。 張教授自陳此書的使命是「除了提供史實以外」,更希望讀者獲得「知古鑑今」的體會, 也為「教育應該回到『專業』而非成為『政治利益』或為『意識型態』服務的禁臠」 發出勇敢的呼聲。他的聲音雖然微弱,但也畢竟穿越十五年傳到我的眼前。

[p.15] 表 1-1,清渡台禁令政策變遷

p.15

[p.24] 1945 年 9 月 1 日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0 月 24 日陳儀抵台,25 日於中山堂(臺北公會堂)受降。 將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九市,各縣市成立「日產處理委員會」接收日本產業。 從現在既得利益者的身上倒推,可能就會推到這個委員會。 1946 年 4 月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 8 月於「長官公署教育處」下設「編譯館」。[p.109]

1946 年 2 月開始取締(遭禁的)日文圖書雜誌。 同時,各地成立村里民大會,開始地方自治的選舉。 有人說那時候的選舉是假的,我不知道,但畢竟弄「假」可以成「真」, 而且「假」何妨被視為「模擬」呢?就像小學生選自己的「市長」, 是假的選舉?還是模擬練習的選舉?可是地方派系的植栽,大概也就這樣開始了。

[p.25] 二二八之後,於日本進行臺灣獨立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廖文毅, 先於九龍成立「臺灣再解放聯盟」,後於 1950 年 2 月轉往日本東京。

p.25

[p.43] 表 2-2 清臺灣行政區劃分變動

p.43

[p.53ff] 表 2-4 日本時期教育行政體系

p.53
p.54

[p.57] 1919 年〈臺灣教育令〉學制圖,但它幾乎沒有生效

p.57

[p.59] 1922 年〈新臺灣教育令〉學制圖,這個有效。 開始所謂「內地延長」,除了小學/公學以外,台日共學。 但是實際上並未發生,看後面的。 1945 國民政府改學制為 633 制。 日本則也被麥克阿瑟改為 633 制,而且開始九年國教。

p.59

[p.68ff] 初期國共戰事很緊張,直到 1954 台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後才好轉。 1952 年起實施高中軍訓。

日本教科書由總督府印製發行,或由「臺灣新高堂書局」代理販售。 1945 年 12 月臺北成立第一間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就在「高堂書局」原址上。[p.110]

全國教育會議

  1. 前三次都在大陸 [p.70]
  2. 第四次 1962 發展華僑教育。黃季陸部長 [p.70]
  3. 第五次 1970 加強科學教育、文化建設。「倫理、民主、科學」作為教育指標。 鍾皎光部長 [p.70]
  4. 第六次 1988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嚴,之前十七年未開此會) 討論各級學校發展計畫。毛高文部長 [p.79]
  5. 第七次 1994 教育自由化(6 月召開,稍早發生 410 教改大遊行) 推動多元教育。郭為藩部長 [p.79]

[p.72] 1924 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宣言發展兒童本位教育, 整理全國學制,保障教育經費獨立。最後這一件到底做了沒有? 但如李光耀說「沒有人欠你(新加坡人)生計」。 執政者沒必要主動釋出掐住教育脖子的權力(包含預算規劃), 又如孫文說「沒有天上掉下來(賦)的人權」,需要自己爭取。

[p.73] 雖然國民黨一直領導著教育政策,但「黨化教育」於 1972 年到達新的層次。

p.73

[p.102ff] 1895 年 9 月 20 日成立「芝山巖學務部學堂」, 首批招收到 21 名台籍學生:甲組 6 名(略通日語),乙組 21 名(具漢文素養), 丙組 7 名(以上皆非)。次年 1896 元旦全校六名教師、一名軍夫被殺。 1896 年 4 月改制為「國語學校附屬芝山巖學堂」,後來又改為 「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即今日「士林國小」。 日本人在一年內於臺灣各地(包括澎湖、恆春等地)設立 16 間「國語傳習所」,分校 18 所。 起初直轄於總督府,1898 年 7 月為解除經費負擔,設立「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 令街庄負擔經費。這些都發生在「無方針主義」時期,意思是只有「原則」沒有「方針」, 且做且改。

[p.106] 1922 年〈新臺灣教育令〉表面開始「日台共學」。 堪稱穩定地實施到 1936 年。

[p.107] 如今對於日本時代小學教育內涵與表現(服裝、風氣等), 可能都是「皇民化運動」之後的時代。

p.107

[p.120] 1922 年後中學校、高等學校的情形。

p.120

[p.121] 1952 年開辦第一屆初中聯考,著名的小學惡補煉獄正式開始。 其實日本時期的初中升學,已經有補習,但是可能需求沒那麼大, 聽說很多情況是小學教師擇可造之材給予免費補習。

p.121

[p.121ff] 為緩解初中升高中的升學壓力,於 1950 年指定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師大附中)以及省立嘉義女中試辦「四二學制」,可直升高中。 某些任職於教育界或學術界的家長,即使子弟可讀建國中學卻還是將子弟送進師大附中, 可能知道此消息而納入考量。 民國 42 年第一學期起,於成功中學進行「生活中心」教育實驗, 並以「社會本位」之教育理念,指定多所學校進行「社會中心」教育實驗。 這些工作都記載於陳梅生回憶錄裡,都跟美援和聯合國的補助有關。

[p.125] 來到近代,1991 年教育部打算將普高、技高學生比例調整為 4:6, 並加強技職教育。當年的後中學生總量是人口中多少百分比? 本來的普、技比例為何?而且,似乎無緣實施,因為沒多久就發生了 410 教改大遊行, 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希望不是「不歸」只是「難返」而已。) 1996 年開始試辦綜合高中,可是同年又開辦完全中學; 雖然兩種學制並不矛盾,但是有何必要雙軌並進? 我高度懷疑那時候根本沒協調好,或者主政者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p.131-2] 臺北帝大以及台籍留日的教育情形。

p.131
p.132

[p.134] 1956 年開授博士學位,當時以文史與社會領域為大宗。 開辦時,僅授予六大科的博士,文法理工農醫,沒有「商」。 第一個博士班是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 47 學年開學, 民國 49 年 12 月周道濟獲政治大學法學博士,是臺灣第一位本土博士。 周博士之前於民國 35 年考入復員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法律系。

[p.136] 關於大學聯招。

p.136

[p.156ff] 早期的師資與師範教育。

p.156
p.157

[p.200ff] 清代出於臺灣的文、武進士。

p.200
p.201

[p.226] 表 4-3 1899--1926 臺灣書房與公學校的消長。

p.226

[p.324] 馬偕 (G. L. MacKay, 1844-1901) 的生平是很容易查到的。 但這次讓我注意到的新事件,是他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牛津郡。 以前,我以為他辦理的學校叫做「牛津」是理所當然地向英國的學術傳統致敬, 但現在我想那可能是向他懷念故鄉的一種方式吧。 也可能是雙關的。馬偕是來到北臺灣的第一位長老教會傳教士。

[ 回上層 ]


Created: Aug 9, 2020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0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