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忠 (2009)。中小學數理教學--理論與實務,五南,2009。 ISBN 978-957-11-5715-3
頁 31ff,建構論的理論基礎。
- 第一原則:知識由過去的建構所組成。個人從內心解釋外在經驗,進而對這些經驗產生深刻印象。
- 建構論非常強調學習過程,學習者在過程中產生人、事、物的接觸或互動, 這樣的互動是一種內化建構的過程,個人就能創造一種實際的概念。
- 第二原則:建構經由「同化」assimilation 和「調適」accommodation 而來。
- 第三原則:學習為一種發明的有機過程,而非累積的機械過程。
- 第四原則是產生認知的成長:有意義學習的產生是透過認知的反應和解決, 並藉此來否定先前不完整的認知層次。
(ㄚ丹:以片蓋全了,數學不需要否定以前的建構)頁 168ff,國小科學教師的 PCK。 PCK 有兩個中心概念,
很難從師培課程中學習,必須在教學實務中探究。PCK 有四個主要來源。
- 學科知識表徵和教學策略,
- 對學生特定概念學習困難的了解。
- 組成學科內容的主要知識基礎,
- 教室的觀察,
- 教學經驗,做課後筆記,
- 特別課程或研習。
[ 回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