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數‧生活與學習】專欄 95 年 4 月

TIMSS 的啟示

TIMSS 原本的意思是第三屆國際數學與科學調查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由總部設在荷蘭的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協會 (IE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主持及贊助,在 1995 年舉行。 全球四十多個國家(橫跨三十多種文字)約五十萬名四年級和八年級(初二)學生、 教師和研究人員參與此案。 除了數學和科學的內容評量之外,還對師生進行意見調查, 並先後在十個國家錄製了近七百堂數學課的教室實況; 從抽樣、翻譯、編碼到評分,都採用了複雜而盡可能精確的統計方法, 堪稱史上規模和野心都最大的國際教育評比。 四年之後的 1999 做了重複或追蹤調查,稱為 TIMSS-R (R 代表 Repeat)。 因為 TIMSS 的成功和國際教育社群的支持,IEA 將它改名為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調查 (Trend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在 2003 年舉辦的就稱為 TIMSS 2003, 而 TIMSS 2007 已經在準備之中。 台灣從 TIMSS-R 開始加入此國際調查, 由國科會贊助研究經費(台灣的調查不含課堂錄影)。 TIMSS 產生的龐大資料,經過編碼與整理, 以數位資料庫形式提供各界使用,IEA 並釋出 SPSS 的資料處理坎入軟體。

TIMSS 為教育工作者帶來非常多可能的探索資料, 而弱水三千,各人只能探索自己最關心的議題。 讓我眼睛發亮的資訊之一,是關於八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調查。 有一道問卷調查的敘述是『學習數學主要是靠記憶』, 台灣學生竟然沒有人 (0%) 「非常同意」,只有 12% 選擇「同意」; 相對於日本學生有 63% 選擇「同意」或「非常同意」。 這或許是「建構式」教學法發揮了功效,或許是台灣初中數學教師普遍具有啟發能力, 不論如何這基本上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但是我想要提醒,記憶就像金錢: 金錢不是萬能,沒有金錢卻萬萬不能; 記憶不是萬能,沒有記憶卻萬萬不能。 全盤否定記憶的重要性,就跟太過於重視一樣地不智。 有人說了解之後就自然會記住,我個人不甚同意; 了解之後的確容易記住,但是更長遠的記憶來自於操作和應用的經驗。 記憶的用途,並不在於背誦事實,而是在於思考和閱讀的流暢性。

另一個調查學習態度的敘述是『如果我不能在一開始就懂得一個新的數學主題, 我知道我將永遠不會懂它』。 台灣的八年級學生只有 38%「同意」或「非常同意」此敘述,相對來說比率頗低; 日本學生在此排名世界第一,有 78% 的「同意」或「非常同意」。 我個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關於這一點, 必須向初中數學老師(可能還要包括補習班的數學老師)致敬。 而台灣的數學教育界,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努力傳遞的「數學是推理的學科」觀念, 似乎已經潛移默化了學生、教師和家長。 【後記:于靖教授聽說之後, 表示學生有可能是認為以後在補習班會學得懂。】

但是以上調查並不代表學生喜歡學數學,也不代表他們自認為可以搞定數學; 態度正確並不等於情感認同。 在『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的調查結果中,台灣和日本的八年級學生像是難兄難弟, 分居第一 (日本 16) 和第二 (台灣 26) 低分, 相較於國際平均的 40 和新加坡的 39。 而且日本學生在這方面的評分是顯著地低於其他國家或地區。 我曾看過一系列的報導,極力推崇日本教師對於同儕發展新教材的制度和努力。 在 TIMSS 教師調查當中,也顯示日本教師比起各國同業更重視數學的結構性與邏輯性。 對照他們的學生態度和情意調查,我們對於上述的推崇, 似乎應該稍微保留而做更深入的探討。

TIMSS 2003 定義測驗成績在 400--474 分之間者為低分。 台灣的四年級學生只有 1% 不到低分標準,平均成績排名世界第一的新加坡, 有 3% 不到低分標準。但是在八年級,台灣學生有 4% 不到 400 分, 新加坡只有 1%。 如果我們將低分與不到低分標準的成績當作低成就群, 則台灣的四年級有 8% 而八年級有 15% 的低成就學生。 如果我們的課程標準設定在「80% 的學生能學會」,則似乎達成了目標; 但是如果我們要「不放棄任何學生」, 則政府應該研究如何將資源放到這一部份學生的身上。


[ 回上層 ]


Created: Mar 20, 2006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06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