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學年暑期‧微積分學分班

[ 導讀 ]   [ 教材 ]   [ 課務 ]   [ 成績公告 ]   [ 學分抵免 ]

前言

陳德懷教授當初發起這個學分班議案的時候, 就鎖定高中應屆畢業生為招生對象。 後來實際招生的結果,幾乎是如此。 因此,這門課具有三個特性:

  1. 授課時數過半在網路上完成。
  2. 成績及格者,頒給學分證明。
  3. 授課對象是尚未決定主修科目的大學準新鮮人。
這三項特色的交集,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狀況。 因此,我們必須審慎思考它帶來的新問題,並謀求適當的解決方案。

網路授課時數

這是一門三學分的課,按教育部規定要有十八週的授課日。 因此總共有 18x3 = 54 小時的授課時數。 這其中 30 小時在網路上進行,只佔 56%;顯示這還算是稍微保守的作法。 這個法定授課時數,理論上包含所有考試與評量的時間。 實際上,學校因為假日或其他排課因素,經常授課稍微不足 54 小時, 因此,只要網路授課部分的份量確實能夠達到,網路課程就能真的達到法定授課量。

根據筆者個人在中央大學授課的經驗,只要沒有施加壓力(點名或隨堂測驗), 普通的大一微積分學生,在一學期內的平均蹺課率可能接近 50%。 所以,網路授課佔總時數的 56%,可以說接近實際情況: 普通的大一學生反正有這麼多時間翹了課,所以必須自修。 而網路課程恰好準備了如是份量的教材,要求學生自己去讀、去練習。

傳統課程可以運用隨堂考來幫助學生跟上進度,並且及時發現學習困境。 (許多老師都不認為「作業」能夠達到類似的效果, 因為較多的作業是抄襲甚至剪貼而來。) 網路授課卻沒有這個機制可用。 相對地,網路課程卻可以運用電子媒體來增加測驗的自由度和數量。 對我們這門課而言,助教的人力資源也相對充沛(助教與學生比不超過 1:25), 我們運用助教人力來補足答疑時數與電子媒體自動化的不足。 唯一的麻煩是,我們不能肯定學生在網路上,是否誠實接受了自動化的測驗? 針對這個現象,我研擬了以下評分原則。 (目前只是原則,可能在課程進行中視情況小幅修改。)

學期成績 = 驗收成績 + 創意成績
驗收成績應佔 80--85 之間,其餘是創意成績。 前者著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精熟,利用網路媒體輔助評量。 後者只在面授時考試,而且試題都需要創意引伸,不在教材內。
驗收成績 = M1 + M2 + ... + M6
原則上,驗收成績以每週為一單位,稱之為 Mk,簡記為 M。 每個 M 都以 100 為滿分。最後的驗收成績 (Mk 的總和) 也以 100 正規化。 M 的考題都出自教材中的自我評量題目,但是每個人可能獲得不同的題目。 所有 Mk 都利用面授時驗收。
Mk = f(Gk)
令 G 是當週的自我評量成績。若 G > 80, 則 M 的考題都出自學生做過而獲得 G 的題目;否則未必。 如果 0.8 G <= M < G,則我們承認學生誠實從事自我評量, 因此令 M = G。否則,我們就取 M 的考試成績。如果 M 超過 100,以 100 記。
Gk
令 G 是自我評量成績,原則上每週結算一次,稱之為 Gk, 簡記為 G。G 是本週內獲得評量習題的總分。每個習題有它的分數。 助教應協助同學取得最高可能的 G。 每個題目可以至多做三遍。第一遍就做對的,獲得原訂的分數; 第二遍才做對的,獲得 0.8 倍;第三遍則獲得 0.64 倍。

利用網路媒體,學生隨時知道自己的分數 (Gk),也看到全班同學的成績分佈。 以上的設計,希望能達到以下目的。

學分授與和抵免

既然要授與學分,而且是中央大學的學分,教務處和授課老師,都得要相當認真了。 受教的學生,此刻還不知道屬於那個大學,但是這門課的標準不應該受此影響。 為了讓中大教務處、中大教師同仁、未來考慮是否接受學分抵免的院校系所, 能夠客觀地檢定這門課的成效和水準,似乎只有兩種辦法:

  1. 讓所有學分班學生,參加大規模的會考,達到客觀的評斷。
  2. 公開所有授課與評量內容,供教師同儕做主觀但專業的評斷。
但是,第一項作法非但對學生未必公平(修傳統課程的學生, 並不需要接受這種嚴苛的檢定),而且類似這種檢定考試的機制, 尚未完成(師大近年來開發的學力測驗,類似這種作法, 但是教育界也不乏反對此標準式測驗的聲音)。 因此,我們只能選擇第二項作法。

在 [學分抵免] 網頁中, 我們將勾勒出這門課的概況,呈現包括大綱、重點、評量題目在內的實質資料, 並且列出這門課和一般傳統課程之間的已知差異。

準新鮮人

這門課的學員幾乎都是應屆中學畢業生,可能都參加了大學聯考或甄試, 但是許多人可能尚未決定將來想要選讀的院校科系。 縱向來說,我們不知道這些學生的成績落點; 橫向來說,我們不知道他們所屬的主修科系。 除非我們在開學後更多知道一些學員的真實背景(例如, 這些學員是否多數都是已經甄試進入中央大學的人?), 我們只能對這兩個方向的分佈,做最籠統的假設。 這兩個方向的特殊性,對於我們的教材和評量標準的設計,應該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採取的原則是:

後記

以上所列的狀況看作法,都並非網路課程所獨有,只要教育制度有所調整, 而且社會大眾對於學習的成見有所轉變, 上述狀況都可能在每個校園的傳統課堂中發生。 而且,只要有設計完善的網路媒體和充沛而優良的助教人力, 都可能辦到我們所設想的應對之道。


[ 課程首頁 ]   [ 單維彰首頁 ]  

Created: Jul 20, 2001
Last Revised: Jul 21, 2001
© Copyright 2001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中央大學數學系
shann@math.ncu.edu.tw
除非另外聲明,此頁之圖、文、表格均為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