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是昇陽公司推銷 Java 系統的廣告詞, 但是現在儼然成為時代名句. 有關 這句話的闡述, 也許不太必要. 舉凡 e-mail, ftp, WWW 和模擬遠端電腦之終端機 的 telnet, 都使得我們早已進入網路通訊的時代. 但是這句話有更遠的意義. 至 少就商業野心來說, 決不僅止於透過 WWW 搜尋和閱讀多媒體的資訊而已.
現在 (1998), 當我們使用電腦網路的時候, 我們多少還知道提供服務的遠端電腦是誰 (domain name or IP address). 我們知道所執行的軟體是誰製造的, 儲存在我們硬 碟的什麼位置 (path), 而當它執行的時候耗掉我們電腦裡面多少的記憶體和處理器時 間. 換句話說, 我們知道什麼東西在「這裡」什麼東西在「那裡」. 而未來, 如果上 面那句話果真實現的話, 這一層認知將變成無所謂的.
就像我們把電插頭插進電源插座, 電就來了. 我們不必知道這電是石門水庫發出來的, 還是金山核電廠發出來的. 就像我們打電話到美國, 撥了號碼接通就講話, 我們不必 知道這訊號是從楊梅上了人造衛星, 還是從頭城下了海底電纜 (還是兩者皆是); 我們 也不必知道那提供越洋傳遞服務的是 AT&T 還是 Sprint (甚至是 NTT). 這樣的例子 其實不是特例, 而是商業活動的常態. 誰知道有線電視公司送過來的電視訊號其實由 誰提供? 誰知道從家樂福買回來的空心菜其實由誰種植? 即便我們知道, 每個月付費 給台灣電力和中華電信, 並不代表我們和提供服務的各個方面打了交道. 而電力公司 更新了繼電器, 或者電信公司更新了交換機, 完全沒有必要麻煩我們. 就我們使用者 而言, 他們的服務越好, 等於我們越不感覺他們的存在.
電腦的服務, 可能也要變成這個樣子. 以前一台電腦幫我們做的事, 以後可能是整個 網路在做. 而且那複雜的服務來源毋須使用者費心. 我們的電腦用某種方式插在網 路上, 不論我們需要的是符號運算, 還是幾何作圖, 還是試算表, 總是呼之即來揮 之即去. 我們不知道這些軟體是誰提供的, 也不必知道它的版本序號, 我們甚至不 必知道這些計算是在哪裡執行的. 這個巨大的網路消失在我們小小的螢幕 (或者大 大的螢幕) 後面, 我們冤有頭債有主的對象, 變成某個提供整合性服務介面的公司. 而這整個網路的利益要如何地雨露均霑或錙銖必計, 不關使用者的事. (如果您不 僅只是個消費使用者, 那可就不能馬虎了.)
例如美國 Argonne 實驗室在今年初發佈的 NetSolve 系統, 就是一個初步的範例. 客戶端用 C/C++ 或 FORTRAN 或 Matlab 的語法, 宣告一個 10000x10000 的矩陣 再要求計算它的特徵值, 然後就靜候佳音了. 使用者不知道執行計算的是全世界三 四個高速電腦中心的哪個電腦 (或哪些電腦), 也不知道對方選用的演算法, 甚至不 必知道他所宣告的大矩陣其實放在哪裡 (他可能也不確定答案對不對 8-).
現在我們知道, 網路所提供的, 不僅只是文字或圖片資料, 還包括了計算. 簡單地說 就是網路提供所有我們所知的電腦可以提供的服務. 我們的微積分教材, 將要融入這 樣一個電腦網路系統之中. 這樣的教材非但包含傳統的文字和圖片, 還要包括計算. 所謂的計算, 不是單純地好像在桌面上擺一本書, 在書旁邊擺一支計算器那樣的計算. 而是計算與教材成為一個整體. 教材中的算式文字符號, 可以在教材中被驗算或實驗; 教材中的圖片及動畫 (甚至聲音), 可以在教材中被改變參數而即時重造. 我猜想, 在 新一代學生的眼中, 一個不能自己設參數去玩耍的示範模型, 將根本不成為一個模型. 而且這一切不必由同一個人完成, 也不必被儲存於同一個位置. 同儕競爭的公平環境, 使得任何人得以貢獻資訊或是參與牟利. 基本上讀者將不必知道他眼前的教材來自於 哪裡, 或是何時需要更新.
如果您擔心網路頻寬 (或者說傳輸速度) 的問題, 那麼至少目前的 WebCD Publication 技術可以彌補網路速度之不足. 由衛星傳播的 DirectPC 即將上市, Gigabyte Network 也已經走出了實驗室. 所以我個人倒不太擔心未來的網路頻寬問題.
成為基本溝通工具的電腦網路, 使得不同時間與不同地點的讀者可以針對同樣的問題 交換意見, 這些使用者的回餽也有機會迅速地改良目前的產品 (教材). 公開於網路 上的題庫, 如果受到公平而大量的使用, 那麼可以較正確地建立其難度常模, 也不失 為另一種考核的參數.
但是太大量的資料等於沒有資料, 因為人們無法閱讀也無法吸收. 散布在網路各處的 教材無從一一閱讀以考察其品質與適用範圍. 全自動的人工智慧代理人軟體 (Internet Agent), 或許有一天能夠解決問題. 但是最近比較可行的辦法, 似乎是組成教材合作 小組, 由一些眼光類似志趣相投的同儕, 分別搜尋、篩選、或製造教材, 在某種環境 下集中並分享這些成果.
針對這些需求, 我個人的願景是期望某種輔助工具的出現. 我將在後面闡述第三句 箴言的時候, 描繪那個工具的外貌. 其內部設計的細節, 就不必在此叨敘了.
Created: May 11, 1998
Last Revised: May 14, 1998
© Copyright 1998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