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課程:網路多媒體創作

課程公告

摘要

這原來是為了推廣中央大學創意工作小組之松果實驗室而設的通識課程, 在制度上屬於人文暨科技類,現正研擬納入籌設中的「創意學程」。 原先的主要目的是為校內從事網路教材開發的老師們儲備技術與藝術的助理人才。 但是修課的學生不見得需要松果的設備,也不見得朝著教材設計的方向前進, 所以這個實驗室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原來的目的也不見彰顯。 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擴大松果的使用率,儲備有數位創作能力的中大學生。 雖然創作有許多可能,這門課可不容許「自由創作」。 我們限定同學在一個原則和兩個方向上: 以 現有的技術 實現創新的 網路媒體數位藝術

在課程公告中,我們闡述以下理念:

課程理念

這是代表中央大學創意小組開設的通識課程。 其目的是培育多媒體藝術與技術的實作人才, 促進不同學科領域或技術背景的人才合作交流,以激發創意為最高目標, 但是在創意降臨之前,也從事基礎的習作、臨摹、觀賞、激盪或漫談。

內容

一個 800x600 或 1024x768 的方形螢幕,配上六萬五千多種顏色,這就是我們的舞臺。 每秒傳輸 28K 或是 10M 的網際網路,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同學們學習應用任何已經存在的工具,創造出不曾存在的新藝術形式、或新表現方法、 或新溝通模型。

同學們要以主動的心態來參加這門課。請大家帶來自己想做或是想學什麼的計畫。 如果不確定,在課程進行當中,任課教師會提供意見, 也會邀請同學或過去的學友提出意見。 這份計畫也可以在練習多媒體製作軟體的過程中浮現。 不論如何,在第十週以前,您必須決定自己或是小組的計畫。我們特別歡迎有點子、 有想法,但是不確定該怎麼做的人,來參加這門課。我們也特別歡迎有功夫、有技巧, 但是不確定要做什麼的人,來參加這門課。我們的夢想之一, 就是能夠介紹這兩種人彼此認識。

所以,這門課的內容,是在一個共同 (但是很寬鬆) 的原則目標之下, 由所有參與的人共同來決定的。任課教師站在輔助的立場, 幫助同學們獲得計畫進行中所需要的支援, 包括了 (有限度的) 軟體、硬體、知識、合作對象等等。到了期末, 任課教師則站在審核的立場,檢視同學們的自訂計畫進度如何。

最後,我要說明兩點:

  1. 創意當然不僅限於電子媒體或數位藝術,但是這門課選擇了這個題材。 我們希望具有其他創作慾望的同學,將來能夠有機會參與特殊裁製的課程。
  2. 所謂「已經存在的工具」界定似乎模糊。例如 Dreamweaver 是一個, 而 VisualBasic 也是一個。我們這樣說的目的, 是要避免這門課成為一個「研究」新技術的課程。

方法

帶著想法來的同學、和任課老師「各自表述」他們的點子。 接著大家一起來討論需要學會哪些工具。 教師要協助同學們設定合理的計畫目標,然後同學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表, 去學自己想要掌握的工具,並且拿出習作供大家參考。 學期之中,教師應協調同學們彼此傳授,並延請具有相關知能的人 (不限於學術界) 以專題演講的方式,帶給我們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或視野。一切的努力, 都是為了在期末完成一件真實的作品。

我們可以粗略地說,這門課其實很像理工學院行之多年的「專題」課程。不同的是, 這是一門通識課,我們期待所有不同背景的人,來融合大家的理想。

綜合過去幾年的授課經驗,這門課目前打算的進行方式如下。

[ 回課程首頁 ]

Created: Jul 15, 2003
Last Revised: 2004/09/23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