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我國中小學數學教育之課程發展‧資料組報告
中國大陸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姜志遠整理
2003 年 11 月 28 日
三、統計與機率 (第三學段 內容標準)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體會抽樣的必要性以及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進一步學習描述資料的方法,進一步體會機率的意義,能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機率。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自然、社會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聯繫,使學生體會統計與機率對制定決策的重要作用;應注重使學生從事資料處理的全過程,根據統計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應注重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機率的意義;應加強統計與機率之間的聯繫;應避免將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變成數字運算的練習,對有關術語不要求進行嚴格表述。
(一) 具體目標
1.統計
(1)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活動,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複雜的統計資料。
(2)通過豐富的實例,感受抽樣的必要性,能指出總體、個體、樣本,體會不同的抽樣可 能得到不同的結果。〔參見例1〕
(3)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資料。
(4)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並會計算加權平均數;根據具體問題,能選擇合適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集中程度。
(5)探索如何表示一組資料的離散程度,會計算極差和方差,並會用它們表示資料的離散程度。〔參見例2〕
(6!^通過實例,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會列頻數分布表,畫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折線圖,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7)通過實例,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能用樣本的平均數、方差來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
(8)根據統計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進行交流。
(9)能根據問題搜尋有關資料,獲得資料資訊;對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 。
(10)認識到統計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的應用,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參見例3〕
2.機率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機率的意義,運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機率。〔參見例4和例5〕
(2)通過實驗,獲得事件發生的頻率;知道大量重復實驗時頻率可作為事件發生機率的估計值。〔參見例6〕
(3)通過實例進一步豐富對機率的認識,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參見例7〕
(二) 案例
例1 電視台需要在本市調查某節目的收視率,每個看電視的人都要被問到嗎?對一所大學學生的調查結果能否作為該節目的收視率?你認為對不同社區、年齡層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的調查結果會一樣嗎?
例2 下面是兩個水果店1至6月份的銷售情況(單位 :千克),比較兩個水果店銷售量的穩定性。
例3 統計某商店一個月內幾種商品的銷售情況,對這個商店的進貨提出你的建議。
例4 一個袋中裝有2個黃球和2個紅球,任意摸出一個球後放回,再任意摸出一個球,求兩次都摸到紅球的機率。
例5 如圖轉動轉盤,求轉盤停止轉動時指針指向陰影部分的機率。
例6 通過實驗獲得圖釘從一定高度落下後釘尖著地的頻率。
例7 一個遊戲的中獎率是1%,買100張獎券,一定會中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