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教育

美國初中畢業的大學生談螺旋課程

今天臉書回顧我在四年前的此日分享的貼文。當時我應該剛看完通識課《文化脈絡中的數學》期末報告吧。這位同學在美國有六年的上學經驗 — 3–8 年級,前三年屬於小學,後三年屬於初級中學 (middle schoole) — 當時是中央大學二年級學生。她寫的原文如下。

台灣數學課本的編排大部分都會把同一個東西排在一起,一次就從基礎教到進階。有些人好不容易懂一點基礎的概念,就馬上又要面對進階的題目,最後覺得太難就只好放棄,久而久之就覺得數學很難。而且他可能在之後也不會再學到,就算學會了可能過一陣子就忘記了。但是美國課本的編排是,例如國一會把所有最基本的觀念教給你,國二就會把那些觀念再教的進階一點,國三再更進階。我認為這樣的好處就是不需要一下就接收到很困難的資訊,然後也不會忘記學過的東西,畢竟每年都會需要用到它。這樣雖然可能會覺得美國國一的學生數學比台灣國一的學生差,可是到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會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其實也沒有什麼影響。
同學還年輕,她的眼光看到高中畢業,如果將來繼續觀察到大學、學士後、在職進修當中的數學學習,應該更知道:我國學生領先在國中小的數學,後來真的看不出多少影響。

接下來,我在四年前短短回應了兩句話:

用行話講,臺灣這樣叫做「塊狀」,美國那樣叫做「螺旋式」。課綱想要稍微「螺旋」一點,但是遭受頗大的阻力。奇怪的是,臺灣的教材來自民國時期的中國,而當時的教材大多從美國翻譯而來。所以這種「塊狀」教材,其實來自美國。經過七八十年,美國的教材改變了,為何臺灣沒改也不肯改?

我關心這個議題很久了,大概就從我在 2005 年跟陳宜良、洪萬生、袁媛老師一起寫完《台灣之 1 至 12 年級數學綱要的一貫性與銜接性研究,以及和美國加州、英國、新加坡、日本、中國大陸、南韓之跨國比較》報告書之後,我便一直關心臺灣課程與教材的「凝為塊狀」問題。最早的公開發表,可能是以下研討會報告,但是我沒將它投稿去期刊。

我在前面 (2020 年) 的提問「美國教材本來也是塊狀,為何美國改變了?」後來在孟祿(Paul Monroe, 1869-1947)1921 年訪華的隨行記錄《中國教育一瞥錄》中讀到線索:原來他們是在英國著名思想家提倡之後,逐漸改變的。這份心得,我寫在以下網頁中,其實它非常接近正式論文了,但我仍然沒有投資時間去改寫投稿,就這樣擺著吧。我沒有證據,但是有「感覺」:我的網誌讀者比學術期刊多;重要的不是「投稿發表」,重要的是將知識與理念傳播出去,並期待發生影響。我的訴求是整個社會對數學教育的看法,而社會包括數學教育的學術社群,但期刊論文只會被數學教育學術社群裡的一小部份人讀到。

前文的契機是為了推薦林倉億老師(台南一中)在「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分享的教學心得〈對數教學的 4.5 節課 — 108 課綱高一對數教學的反思與建議〉。林倉億的文章值得再推薦一次。

[ 回上層 ]


Created: June 27, 2024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4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