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泰雅族部落

作者: cjy (為山癡狂) 看板: CYMC (中原登山社.中原機心站)
標題: 北部泰雅族部落
時間: Wed Aug 15 16:55:20 2001

泰雅族部落 (Atayal) by 正杰

清末民初,泰雅族佔有台灣北部的山區,約佔山地的三分之一,從台中,埔里到花
蓮連成一線以北的山區均有泰雅族部落居住,包含濁水,北港,大甲,大安,後壟,
大嵙崁,大南澳,蘭陽,大濁水(和平),達奇里(立霧溪),木瓜溪等河的本流,支
流之流域。

日據時期台灣的生蕃以地理來區分可分為北蕃與南蕃,北蕃中泰雅族人口眾多,分
布最廣,故北蕃就成為泰雅族的代稱。另外泰雅族人有黥面的習俗,又被稱為黥蕃。

這裡我想先探討屈尺蕃,大嵙崁前山蕃,大嵙崁後山蕃以及溪頭蕃,這幾個部落群
之間地理位置相鄰近,具有一定的血緣關係,生活上靠著部落道作物資的交換。

光緒十一年九月,劉朝祐率軍向屈尺方面的烏萊社進行討閥,蕃人遂歸順。光緒十
二年一月,劉銘傳督軍向大嵙崁方面的泰雅族討閥,由甘指坪往蕃地前進,歸順的
蕃人則給予衣食的撫恤,四月盍文坪方面的蕃人又反叛,於是從三角湧進入圍剿。
八月甘指坪一帶蕃人反叛,鑒於蕃人的反覆無常,因此決定進行大討閥,於是兵分
二路,一從水流東往盍文坪前進,並在枕頭山設置砲台,另一由甘指坪往竹頭角前
進。當時水流東一帶的宜興社與附近的蕃社聯合起來對抗,襲擊清軍並奪取砲台,
清軍與蕃人對抗四月間死傷過半。十九年大嵙崁的昭忠寺建立,將戰死,病死的清
兵與蕃人合葬,當時巡撫卲友謙題匾「俎豆同榮」。

根據森丑之助所著的台灣蕃族志,屈尺蕃屬於台北廳新店支廳所管轄,位在淡水河
上游,也就是新店溪的源頭南勢溪流域。此部落蕃稱 Taranan,漢人稱之為馬來蕃,
(來源為清朝時其頭目名叫馬來.巴考)以勇猛著名。交通有屈尺往新店,台北一
帶。舊隘勇線從屈尺溯南勢溪,越過拳頭母山到宜蘭廳的叭哩沙(三星)九芎湖,
以及屈尺到 Rimogan,往西越過插天山到桃園廳的大嵙崁蕃地。蕃路從 Urai 及
Rahau 到大豹社一帶,以及 Taranan 越過 RaRa 山到 Gaogan(大嵙崁後山蕃)蕃
地。

屈尺蕃有四個社,分別是:

1.Urai 社(烏萊社,污萊社,又稱湯社)
  蕃語 Urai 為溫泉之意,源於南勢溪與東後溪(桶後溪)的合流溪岸有溫泉湧出。
  位於新店溪上游南勢溪兩岸山腹。

2.Raga 社(洛仔社,桶後社)
  蕃語是楓樹之意。位於南勢溪支流,東後溪(桶後溪)沿岸山腹。

3.Rahau 社(蚋哮社,枋山社)
  蕃語為密林之意。位在南勢溪與樟樹溪的合流點附近。

4.Rimogan 社(林望眼社)
  位於溪流彎曲處,兩岸岩石突出。蕃語稱為 Mangan,社名為 Magan 或 Ramagan,
  但漢人都稱之為 Rimogan,因此稱為 Rimogan 社。在插天山東方,南勢溪兩岸的
  山腹。

大嵙崁前山蕃由桃園廳大嵙崁支廳所管轄,涵蓋大嵙崁溪(大漢溪)流域,從東眼山
到石門一帶。交通則是由大嵙崁(大溪)與三角湧(三峽)出入,與 Gaogan 蕃,屈
尺蕃,Marikowan 蕃(馬里闊丸蕃,玉峰蕃)有親戚關係,蕃語系統則是 Gaogan 蕃
與屈尺蕃相同。大嵙崁到角板山有輕便鐵道鋪設,角板山則有迎賓旅館供完善之住宿。
舊隘勇線從插天山到屈尺蕃及石門到內灣。蕃路則有竹頭角到 Marikowan(馬里闊丸,
玉峰)及Kinazi。

大嵙崁前山蕃共有九個社,分別是:

1.角板山社(Keziyai,Geziyai)
  意為貧瘠之地。位在大嵙崁溪右岸,角板山的南邊。

2.Shiron 社(詩朗社)
  水池之意,附近多水池。位在大嵙崁溪右岸,角板山西方。

3.Shikke(大豹社,志繼社)
  位在三角湧溪支流,五寮溪上游。

4.Hahun(合流社)
  合流點之意,大嵙崁溪右岸,東眼山之西南麓。

5.Urai社(污萊社)
  蕃語的意思是溫泉,位於大嵙崁溪右岸,與 Rahau 社相對。

6.Gihen(宜亨社)
  意為溪岸的平台,大嵙崁溪右岸,Urai 社之南方。

7.Kara 社(竹頭角社)
  蕃語是大社之意,位於大嵙崁溪左岸,與阿姆坪相對。

8.Keifui 社(奎輝社,又名雞氣社)
  蕃語榕樹之意,大嵙崁溪支流 Keifui 溪上游。

9.Rahau 社(蚋哮社)
  樹林之意,位於大嵙崁溪左岸,與 Urai 社相對。

Gaogan 蕃又稱為大嵙崁後山蕃或是高岡蕃,為桃園廳 Gaogan 支廳所管轄。舊隘勇
線從大嵙崁通過 Kauiran,越過宜蘭廳的 Bonbon 山(梵梵山)下到濁水溪。一般
的隘路從李崠山到 Bulon(巴陵),Marikowan(馬里闊丸,玉峰)及 Kinazi。蕃
路則有 Rara 山(拉拉山)到屈尺蕃,溪頭蕃,Marikowan 蕃(馬里闊丸蕃,玉峰
蕃),Kinazi 蕃及 Karapai 蕃(嘉樂)。

Gaogan蕃共有十九個社,分別是:

1.Piyagai社
  豆之意,位於大嵙崁溪左岸。

2.Taiyahu社
  以地形命名,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右岸。

3.Shibunao社(雪霧鬧社)
  又稱為Sebunao,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右岸,拉拉山與插天山之間Shibunao溪之合流
  點。

4.Takasan社(卓高山社)
  依漢名稱之,位在大嵙崁溪右岸的拉拉山麓。

5.Hagai社
  蕃語沙地之意,位於大嵙崁溪右岸,Takasan社東南山腹。

6.Kala社(卡拉社)
  蕃語大社之意,位於大嵙崁溪上游拉拉溪右岸中腹。

7.Ipao社
  意為山勢平坦,位於大嵙崁溪上游拉拉溪左岸的山腹,與Kala社相對。

8.Piyasan社(排衙散社)
  社名為祖先名,位於大嵙崁溪上游Taman溪(塔曼溪)右岸的山腹中。

9.Bulon社(婆老社,巴陵社)
  蕃語倒木之意,大嵙崁溪上游右岸,Bulon山(巴陵山)中腹。

10.Bushiya社(無賊社)
  社名為人名,位於大嵙崁溪右岸Bulon山西腹。

11.Kuru社(庫魯社)
  凹地之意,位於大嵙崁溪上游Gaogan溪右岸。

12.Karaho社(新興,嘎拉賀社)
  古語祖先之意,又為高山,大山之意。位於大嵙崁溪Gaogan溪山腹,與Kuru社相對。

13.Hakawan社(光華,哈嘎灣社)
  位於大嵙崁溪Gaogan溪左岸的山腹。

14.Ehen社(宜亨社,爺亨)
  與Gihen社同意,溪畔之台地,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左岸Marikowan溪之合流點,與
  Bulon社相對。

15.Teirek社(復華,鐵立庫社)
  蕃語是瀑布之意,位於大嵙崁溪上游,Marikowan溪左岸中腹。

16.Saru社(砂魯子社)
   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右岸的山腹。

17.Hutonon社(武多諾堪,武道能敢)
  祖先的人名,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左岸中腹。

18.Soro社(蘇老社,蘇樂)
  蕃語後方之意,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左岸,拉拉溪對面的稜線上。

19.Kauiran社(高義)
  祖先Kaui的名字,位於大嵙崁溪上游左岸的山腹。

溪頭蕃由宜蘭廳叭哩沙(三星)支廳所管轄,分布於濁水溪(蘭陽溪)上游一帶,部落
的蕃稱是Menibo,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漢人稱為溪頭蕃。道路有叭哩沙到Piyana社,
及Bagon沿隘勇線經Bonbon山到Gaogan一帶。主要的蕃路有往南澳,Tausai(陶賽),
Saramao(薩拉茂),Kinazi,Marikowan及Gaogan。

溪頭蕃共有八個社,分別是:

1.Bonbon社(梵梵社)
  社名因蕃社後方的Bonbon山名之,位於濁水溪左岸支流Bonbon溪左岸。

2.Tadahan社
  蕃語是烘烤之意(??),位於濁水溪上游Tagon山的中腹。

3.Tabo社
  蕃語是水瓢之意,位於濁水溪右岸Megayan溪,Kaubin山到Yayaokamen一帶。

4.Biyugan社(比由罕社)
  交換之意,位於濁水溪上游左岸,從Chiyakon山鞍部,Owahe溪到Shikaro間的稜線。

5.RuMoan社(魯謨安社,留茂安)
  撿拾之意(??),位於濁水溪上游右岸。

6.Shikikun社(西欺坎社,四季)
  又名Minoyan,位於濁水溪上游左岸。

7.Manauyan社(馬那宇樣社)
  追隨足跡之意(??),位於濁水溪上游左岸Boboru社與Shikikun社之間。

8.Biyanan社(埤亞南社,南山)
  位於濁水溪左岸,南湖大山到中央山脈連綿的稜線高地上。


參考文獻

1。台灣蕃族志(第一卷)  森丑之助著  1917年

2。台灣的蕃族  藤崎濟之助著  1930年

3。泰雅族的社會組織  廖守臣著  1998年

4。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  達西烏拉灣 畢馬著  2001年

備註:因部分文章翻譯自日文,作者日文淺薄,若有錯誤,敬請指正。

Created: Apr 1, 2002
Last Revised: Apr 1, 2002
© Copyright 2002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