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劉珈妤的碩士學位論文。
- 劉珈妤(2024)。臺灣及美國數學教科書比例單元之內容分析。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論文全文,PDF 檔案,5 MB〕
- 附錄一:美國六、七年級「比例」教學例與課後練習。〔895 道中英對照並且附上情境分類的題目〕
為了支持劉珈妤的碩士班研究功課,我採購了第一套美國數學教科書。我徵詢在美國國中階段 (middle school) 任教 20 年的臺籍數學教師,依她的建議選擇了 Connected Mathematics Project 3,簡稱 CMP3;我採購了 CMP3 的 4–8 年級教科書。CMP3 是依據美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 (CCSS) 設計的。我很晚才探究美國數學課程與教材的原因,寫在 前文 不再贅述,而美國 Common Core 課程標準 (CCSS) 的介紹,以下前兩篇短文可資入門,第三篇是珈妤使用的 2022 年更新版原文。
- 單維彰(2013)。美國各州共同數學課程標準。科學月刊,527,2–4。〔全文〕
- 蘇惠玉(2015)。CCSS 餘波蕩漾:近年美國媒體的數學教育論戰。數理人文,3,83–89。〔全文〕
-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CCSSO, 2022).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珈妤在 112 學年第二學期要參加教師檢定考試,我知道這是生涯大事,所以並不催促她的論文進度。幸好珈妤動作敏捷,值得信賴,也感謝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王婷瑩教授、中央大學數學系俞韋亘教授本著愛護與鼓勵學生的態度,答應擔任口試委員,對我們的初稿提供了寶貴意見,讓我們據以修訂與擴充。
珈妤這一份碩士論文,有許多內容是在口試之後才做的;數學系碩士班沒有「開題」程序,而珈妤的口試變得像是開題,好像先口試再研究似的。這是很少有的經驗,但珈妤勤奮確實地完成了我在口試後提出的各項要求,將這份論文的內容補充得頗為豐富。
婷瑩老師留給我們兩項主要的指教:(1) 作者的立場不夠清晰,(2) 讀的時候為臺灣抱不平,感覺臺美的比較不公平。口試後的論文修訂,除了補充內容以外,我們專注於訂正婷瑩老師的這兩項指教。比如說,王老師認為臺灣九年級教相似形,怎麼可能沒有連結比例?我們於是更謹慎地檢視臺灣教科書〈相似形〉單元內容跟比例的連結,而確認了連結真的薄弱。或許,臺灣學生到了九年級學習相似概念時,已經足夠成熟,早已內化了比例概念,並不需要教科書提醒比例的連結。但兩地的課程畢竟不一樣:美國課程在同一年級學習比例與相似,它們是緊密連結的。
珈妤在她的論文第 2 頁自述了研究動機與立場,但我想一名年輕的研究生基本上還沒有清晰的立場。我挑選「比例」與「美國教科書」這兩個主題給珈妤,當然也有自己的動機與立場,簡述如下。
其實,根據接觸大學生的經驗,國小的「比例/比率」語言,幾乎沒有在學生心裡留下任何印記。所以這項不當的數學語用,似乎無關緊要。讓我感到憂心的是:國中以後似乎缺乏從「比例」到「佔比」的持續操作,可能導致很多學生忘了怎麼做。我跟珈妤約定,把「部份:全體」稱為「佔比」。但是,她可能做了全文置換,導致第 16、17 頁引述課綱的時候,也把「比率」改成「佔比」了。很抱歉論文出現這個錯誤;請看後面的「勘誤」。我也順便發現:在 97 年版的九年一貫數學課綱以及 108 年版的數學課綱裡,國小以後都沒有再出現「比率」。
透過珈妤的探究,我發現美國的「比例」課程設計大部分符合預期,沒有什麼驚奇。但是她卻在臺灣課程發現一件讓我驚訝的事:很慚愧,我早該知道的,但是過去一直沒注意,那就是 108 課綱刪除了六年級的「正比」。根據珈妤調查,108 課綱的國小教科書刪除了「正比」單元,但是國中教科書卻沒有增加「正比」教學內容,導致 108 課綱之後的六、七年級學生,比以前少掉約當 12 頁的學習機會。
珈妤的這項附帶發現,讓我想起曾聽林勇吉教授說,他採訪七年級數學教師,發現 100% 受訪者「不察覺」學生曾經在國小學過「比例」。不知道他當時說的是「比例」還是「正比」?根據勇吉老師的發現,或許 108 課綱導致的「正比」學習機會縮減,並不影響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這應該是一個做實徵研究的好機會。若是如此,國小的數學課程是不是很浪費啊?
為了珈妤的研究,我需要觀摩美國國中階段 (6–8 年級) 教科書,但為了查詢他們的課程設計脈絡,我也一併採購了 CMP3 的 5、6 年級教科書。我發現小學階段的教科書比國中更厚:國中是每年一冊,國小卻是每年兩冊。粗略看來,主要差異是國小課本內含習作版面,也就是學生在書本內練習,而國中課本比較少留白,也就是學生可能在自己的簿子上練習。
國小教科書有一個吸引我的設計:數學課本也像國文課本似的,有「生字」教學。我看到 CMP3 四、五年級課本的每一章都從「建立詞彙」(Vocabulary Builder) 開始,甚至還有搭配簡例的生字卡。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教法,也反應 CMP3 落實「數學溝通」的作法。國中教科書就沒這樣做了;我也認為應該在國小提供數學詞彙教學就夠了。
另外,從國中 (6 年級) 起,CMP3 課本就像獨立小冊(每單元一冊)的精裝合訂本。一個對比的特徵是:國小課本有總目錄,但國中課本就只有各大單元(各小冊)的目錄,沒有整本書的總目錄。這樣的編輯,似乎暗示國中課本裡的各大單元並不對應教學順序。國三(8 年級) 教科書除了一冊精裝本之外,另外提供選購的小冊,這似乎暗示國三已經開始有選修內容。
CMP3 各冊頁數簡記如下(包含夾頁與附錄),這樣的厚度相當驚人。讀者要知道美國人的習慣,課本並不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背來背去,原則上放在學校;有些關心孩子功課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放學回家還有課本可以看,只好另買一套放在家裡。
接著,以我的觀點列舉珈妤碩論或者我觀察 CMP3 的重要發現。
可是,情境數量/佔比是一回事,情境品質又是另一回事。評估情境「品質」的實徵研究是一大考驗,我還沒有嘗試過。只是在瀏覽這麼多題目之後,很明顯感覺臺灣的情境品質不良,就像有些同仁的批評:「為情境而情境」。
且不論情境品質,就情境的分類而言,「有情境」問題的情境屬性在
個人:職業:社會:科學當中的分布情形,臺美兩版分別大約是
美國 \(12:3:4:1\)
臺灣 \(\phantom{9}9:2:4:1\)
從比例和佔比看不出筆者認為「臺灣教科書/習作提供刻意練習的機會不足」的感覺;特別是國中教材有 \(62\%\) 的「無情境」題,感覺似乎屬於刻意練習。但是並非如此:一方面,部分「無情境」題是純數學佈題,並不能算是「刻意練習」題;另方面,從題目數量可見國中階段的情況特別嚴重:臺灣七年級的「無情境」題目只有 52 題,美國有 201 題。簡單的評論是:小學情境過多,國中練習不足。(表 4-2、表 4-5)
六年級 Variables and Patterns 單元繼續準備函數觀念與兩量關係;相對於五年級的兩量關係全部以數據表格呈現,從表格轉換到坐標平面上的圖,六年級則引進了變數符號,並將兩量關係寫成等式。這時候就出現了諸如 \(T=0.06P\) 這樣的正比關係式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s)。六年級這一單元的重點並不是正比關係,而是兩量關係,課本出現許多圖形(坐標平面上代表兩量關係的曲線),教學生如何解讀那些曲線。直線圖形、正比關係,只是各種關係的其中之一。書裡出現「變化率」(rate of change) 當是並沒看到對譯「正比關係」的英文詞彙。
七年級正式定義 rate 是一種特殊的 ratio:A comparison of two quantities measured in different units [Comparing and Scaling, p.43]。此時不怎麼複習「佔比」— 佔比已經在六年級做了很多練習(搭配百分號的學習),最主要的教學例就是正比關係,例如 \(C=13n\) [p.47]。雖然已經學了兩個變數的等式,但是此處又回到一個變數符號,但本質上是兩量關係的數據表格與圖形表達(坐標平面上的直線)。只是一個量用 \(x\) 表示,另一個量用文字描述罷了。我認為這裡有點錯亂,似乎沒必要設計這麼複雜的螺旋。順便發現 CMP3 藉由比例式中的分數,介紹繁分數化簡。
七年級比例單元 (Comparing and Scaling) 之後,就正式進入了「線型關係」(Linear Relationships),單元標題取「直直向前」(Moving Straight Ahead)。課文開頭就明確連結六年級的 Variables and Patterns,將正比關係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當作線型關係的前置經驗。CMP3 一旦引進線型關係,很快就從正比關係延展到一般線型關係,也就是有常數項的(平移的)正比關係。在臺灣,這就叫做「一次函數」,但是美國教材並沒有立刻使用這個名稱。此單元內,線型關係 \(y=ax+b\) 對應了圖形,也認識了它的斜率。當 \(y\) 指定一個目標數之後,兩量關係就變成了一次方程問題:\(ax+b=c\)。此設計支持了我最近提出的另一項主張:不需要為「一元一次方程」設獨立的教學單元。
CMP3 對聯立方程與直線方程式的課程設計,跟仲祐調查的德國教材一樣。
雖然六年級引進了負數,並將坐標延展到整個平面,但正負混和的計算,卻是七年級才正式登場。與臺灣課程相較,負數的算法學習都在七年級完成,但美國學生多了一年的準備期,臺灣學生必須一次到位。 按照我國的數學思維習慣,馬上就會擔心:如果 \(b=0\) 怎麼辦?美國和德國課本壓根不理會這個邏輯漏洞,隻字不提。
我請珈妤在口試後補充的內容之一,是呼應林冠成的碩士論文(王婷瑩教授指導)。林文探究 IB 數學教科書中的「比例」單元,關注的重點是 PISA 2022 評量架構中的「21 世紀技能」(頁 10–11);讀者可以從博碩士論文加值網下載林文。 珈妤按照同樣的規準,調查臺灣教科書的「情境題」培育 21 世紀技能的情形,將結果附於論文之末(頁 111–113)。按照林冠成的分析,IB 教材具「批判性思考」成分的情境題佔比最高,而臺灣是 0。臺灣掛零的項目還有「研究與探究」、「主動和持續」。珈妤認為臺灣教材的每道情境題都具有「系統性思考」成分,但林冠成認為 IB 教材只有 13% 具此成分。我猜想這是林、劉兩位研究者所持的判斷標準不同所致。這一部份的補充,並非珈妤的研究問題,只是我希望她附註於文末,做為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 林冠成(2021)。探討 IB 數學課本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情況-以比與比例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未發表之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