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ry,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Francis Bacon (1561--1626)

本頁陳列完整的課程或講談,另有一頁陳列零散的 數學通識短篇

* 核心通識--文化脈絡中的數學

2010 年 5 月,應邀撰寫了核心通識課程的規劃表,送給通識中心的委員會審查。 我從過去曾經講過、整理過、寫過的科普題目中抽了 12 個題目, 組成這門課程的講授部分。當時的課程名稱是所選題目中的第一篇『數‧計算與文明』, 就像許多短篇小說的出版方式,以其中一篇作為書名。 後來,中文系的朋友說這名字太冷了(她看了也不會想要修), 所以從一百學年起換成現在的名字。 我很喜歡這個名字;當初一度感覺它太「狂妄」而不敢用,但還是大膽引用了。

在規劃表中,設定課程的領域是『自然科學』。 其實這或許是「同儕壓力」使然。事實上,我希望這門課能夠歸屬於『人文與思想』。 在「課程目標」之中,我的陳述是:

協助學生從文化、歷史、意義等方面認識數學,並在社會與文明的脈絡中評鑑其價值。 所有的內容都放在高中畢業生該有的數學基礎上。 期望學生在離開了考試與社會壓力的自在環境中,發現數學原本的內涵, 認識數學與我們今天所見的文化與文明之間的關聯, 並增進其運用數學知識和思考方法的潛能。 這門課以高中數學的內容為基礎,發展足以讓一般人終身受用的「軟數學」能力。
而能力指標的強度則自訂如下:邏輯與科學推理 (4), 鑑賞評論 (4),淵博史觀 (4),創意思考 (3),語文表達 (2), 國際視野 (3),公民道德素養 (4),自學能力 (3)。

* 數‧生活與學習 [科學月刊專欄]

民國 95 年至 103 年,應邀在《科學月刊》開闢專欄,取名「數‧生活與學習」。 九年來,累積 88 篇數學科普短文。 我還沒遇到整理這些專欄文章的機緣,僅將全部文章集結於此,以備查詢。

[按時間排序] . [按內容分類]

* 人‧空間與建築

民國 102 年 3 月,籌組「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整合」計畫時, 「通識教育」這個大項目的主軸是與 「台灣通識網」合作。 但「合作」應該有來有往,不應只是單向的輸出或輸入, 所以我想:「桃竹苗區域可以貢獻一門優質通識課嗎?」 獲致的答案是,一門關於建築的通識課。計畫書原文如下。

除了運用「台灣通識網」之外,本區域也願意奉獻一門課:「人、空間與建築」。本區域內有中原、聯合、中華等三所學校具建築、景觀、設計專業,交大還有一個精緻的建築研究所。關於建築與設計共有三系一所,可謂陣容堅強。因此我們想籌設一個以建築為主題的通識課程,分享給亟需這種跨人文、美學與科技之素養的學校(例如中央大學)。建築是人類共同的最古老的課題之一,其脈絡之深遠,極適合通識課程之旨趣。此課程獲得中原建築學院喻肇青院長、中大通識中心孫煒主任的支持。我們預期試行兩個學期之後,在第三個學期正式攝錄,再將完整投影片一併貢獻給「台灣通識網」。

* 網路多媒體創作 (CMW)

這原來是為了推廣 創意工作小組 松果實驗室而設的課程, 原先的主要目的是為校內從事網路教材開發的老師們儲備技術與藝術的助理人才。 但是修課的學生不見得需要松果的設備,也不見得朝著教材設計的方向前進, 所以這個實驗室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原來的目的也不見彰顯。 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擴大松果的使用率,儲備有數位創作能力的中大學生。 雖然創作有許多可能,這門課可不容許「自由創作」。 我們限定同學在一個原則和兩個方向上: 以現有的技術實現創新的網路媒體或數位藝術。

* 漢聲廣播電臺‧生活掃瞄節目

感謝中文系康來新教授的引介,也得感謝節目製作主持人梅少文小姐的大膽與鼓勵, 我竟然到廣播電臺講話去了。其實,我發現這些談話內容可以算是一個通識課程。 雖然內容比我在中大通識課程講的要淺得多, 比起在數學系講的課,當然可以說是根本沒有數學, 但是對許多聽眾來說,倒也可以當做終身學習的材料。

從開始我就沒有計畫這個節目的內容,後來也沒計畫要什麼時候結束。 我的心情越來越輕鬆,就把它當做聊天。雖然通常是經過準備的聊天。 底下我將某些有幸保存下來的節目錄音,請林勁伍先生負責邊境數位錄音, 刪除廣播中音樂或歌曲的部分,並將聲音壓縮成 MP3 的檔案格式, 陸續公布到網路上,以便讓錯過廣播的人下載。

* 英文與數學閱讀

英文與數學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放在一起開課? 它們至少有一個密切的關係:根據官方與第三機構的調查 (而且我們也都相信這樣的調查結果) 中學生最痛恨的科目是:英文和數學, 學校中最不受歡迎的老師是:英文老師和數學老師。 現在,一位英文老師和一位數學老師,甘冒天下學生之大諱, 更集可恨與可惡之大成,聯手出擊,合作這一門課。 讓大家恨得精彩、恨得漂亮、恨得大徹大悟。

* 文學院微積分

我認為,達成通識教育的一個明白而簡單的途徑,就是跨領域地學習。 有人提議,要每個學生跨學院去修別人的入門必修課程,當做通識教育。 我個人非常贊同,但是也同意,這種作法可能對學生來說,有太高的門檻。 尤其是我們的學生,在高中就已經分組,不太容易讓他們到別的類組去隨班就讀。

以數學系而言,我們在理、工、管學院普遍開設微積分課程, 已經接近全校的通識教育 (就像國文、英文一樣)。 何以不在文學院也開一班微積分? 在美國有這樣的做法,甚至有一些符合這種目的的教科書。 這是我原先的設想。

後來,這門課有 13 名同學選修,並吸引了幾位電機系 (三年級)、哲研所的同學旁聽。 我個人的反省是,技術性還可以再提高一點,那些文學院的同學, 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不能計算。

我保存了一些課程進行當中的材料,包括學生提出的疑問和討論內容。 但是至今沒有時間整理。

單維彰的教育專頁


Created: Apr 10, 2000
Last Revised: Mar 13, 2002; Oct 9, 2020
© Copyright 2002 Wei-Chang Shann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