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綱研究 SIG

2022 年 7 月 1 日,筆者在林福來教授召集的「頭城會議」中, 倡議「國科會數學教育學門」成立「課綱研究特殊興趣小組」(SIG:Special Interests Group)。 延宕到 2023 年元月實際發出邀請: 計有吳正新(國家教育研究院)、吳昭容(臺灣師範大學)、林勇吉(清華大學)、林原宏(臺中教育大學)、陳維民(臺中清水國民小學)、鄭章華(彰化師範大學)加入。

數學教材教法,乃至於數學教育的研究問題,常常是根據課綱, 因此同時被課綱引導,也受課綱限制。 但我們很少有機會問:課綱為什麼這樣訂?這個 SIG 希望討論這個議題。 具體的產出,希望有

  1. 整理「如何研議課程綱要」的學習材料,
  2. 為下一代課綱提出討論議題,
  3. 為準備課綱修訂而建議的實徵研究問題。

23-04-24 周淑卿

作為 SIG 的第一場聚會,我邀請課程專家周淑卿教授跟我們談談 泰勒課程理念 (Tyler Rationale)、課程美學,以及她對數學課程的期待。 周教授是「人生中用不到高等數學」的學者, 專精於課程理論,日常工作也涉及數學科的小學師資培育。 她想要對數學專家們說說:我們這樣的一般人希望怎樣學數學?

23-06-30 袁媛

臺中教育大學袁媛教授從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數學領域「暫綱─→總綱」時期, 就是參與課綱研修的數學教育學者之一。 二十年來,她專注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創新與研究。 我們請她以小學數學教科書的觀察為本,提出值得下一屆課綱注意的議題。 以下是由我整裡的內容摘要。

23-10-13 謝豐瑞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謝豐瑞教授自民國 81 年學成「數學教育博士」歸國, 就投入了當年的國中數學課綱工作(當時叫做「課程標準」)。 三十多年來,作育國高中數學教師,主持國內外數學課程、教材教法、師資培育研究, 她對數學教學現場有沉浸的觀察,在教科書的編寫與審訂雙方面都有親身經驗。 謝老師將臺灣、國際的兩條調查資訊作為「時代脈動」的出發點, 在這個脈絡裡提出數學課程的「大」、「中」、「細」思考方向, 過程中舉出具有臺灣特性以及國際視野的例證。
[ 回數學課程綱要專頁 ]


Created: June 12, 2023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3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