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數學家 Klein 於 1893 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 世界數學家與天文學家會議 的開幕致詞中, 呼籲舉辦例行的國際數學家會議. Klein 在哥丁根大學, 是當時國際數學領域中極有聲望的人物. 經由他的登高一呼, 就有人群起而隨之. 此會議就簡記為 ICM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第一屆的 ICM 於 1897 年在瑞士的蘇黎世舉行. 第二屆的 ICM 於 1900 年在法國巴黎舉行. 也就是在那個場合, 同樣來自於哥丁根大學的 Hilbert 向與會的數學家們提出了著名的 二十三問題.
進入二十世紀的 ICM, 原訂每四年召開一次, 就像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 例如第三屆的 ICM 於 1904 年在德國的海德堡舉行. 但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916 年沒有舉行. 又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自從 1936 年的第十屆 ICM 之後, 一直到 1950 年才舉辦第十一屆. 此後倒是很穩定地, 每四年一度至今. 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2000 年將不會有 ICM 的舉行, 所以大家可以不必擔心, 在 2000 年的時候, 有誰可以學習 Hilbert 為二十一世紀的數學家提出問題? 值得順便一提的是,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 ICM 將於 2002 年在北京舉行.
如果四年一度的慣例還不夠相似於奧林匹克運動會, 那麼, 自從 1936 年 (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最後一次 ICM) 開始頒發的費爾茲獎 (Fields Medal), 就使得 ICM 更像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了! 在媒體、掌聲與鎂光燈的照耀之下, 數學家就像刷新世界記錄的運動員一樣地彎腰讓人在脖子上套個金牌.
據說諾貝爾因為在曾經和一位數學家有個人恩怨 (當中國話說 恩怨 的時候, 通常是 怨 多而 恩 少的), 所以在他捐贈的諾貝爾獎之中, 並沒有數學獎. 當 1924 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第七屆 ICM 的時候, 會議中決定要由數學界自己頒發一個世界級的數學獎章. 但是錢從何處來? 一直沒有著落. 過了幾年, 當年擔任多倫多 ICM 大會執行秘書的加拿大數學家 J. D. Fields, 掏腰包捐了這筆錢. 因此這個獎項就稱為 Fields Medal, 費爾茲獎. 當時決定只頒給在舉行 ICM 之時未滿四十歲的卓越數學家. 在 1936 年, 頒了第一屆的費爾茲獎; 第二屆就跳到了 1950 年. 當時每屆只選出兩位受獎人, 自從 1966 年開始增加為四位. 以今天的成就來看, 費爾茲獎的確可以成為數學中的諾貝爾獎.
此項未滿四十歲的原則執行甚嚴. 就連證明了費瑪最後定理的 Wiles 都因為這條規定而沒有獲獎. 但是, 在 1998 年的 ICM, 為了彌補這個使所有人都汗顏的遺憾, 大會史無前例地頒發了一個 Special Tribute 給 Wiles.
截至 1998 年為止的四十二為費爾茲獎得主當中, 以國籍而言, 竟然沒有一位德國人. 這是頗為令人驚訝的事! 以種族而言, 共有四位東方人: 日本人小平邦彥 (Kodaira, 1954 得獎), 廣中平佑 (Hironaka, 1970 得獎) 和森重文 (Mori, 1990 得獎), 以及香港人丘成桐 (S.T. Yau, 1982 得獎).
由於 ICM 日益龐大, 再加上像費爾茲獎這樣容易引起爭議的課題, 使得會議的籌備工作變得繁重. 因此, 在 1951 年國際間的數學家成立了一個超越政府的非營利組織: 國際數學聯合會 (IMU: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來協調 ICM 的行政事宜.
Created: Feb 21, 1999
Last Revised: Feb 21, 1999
© Copyright 1999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