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識」

三角本事

弦表:三角函數的真諦

感謝《科學月刊》給我 6 頁篇幅,說這一則關於「角」的故事。拋物線的故事說明古希臘數學「並沒有不重實用」,托勒密的弦表則正面表示古希臘也有「超級實用的數學」。弦表不但是最早的函數觀念,也具體呈現了三角函數的真諦 (sin、tan 等)。作者想說的並不是數學史,而是歷史對數學教育的啟發,特別要闡明「角」與「三角」真正應該學習的素養。

科月編輯為這則故事寫的重點摘要非常到位,但我還是想要自我表述這一則故事想要傳遞的重要觀念。

  1. 本質上「角」的概念始自圓心角;一般三角形的角以及它的典型應用 — 大地測量 — 並非本質,擁有 GPS 與雷射測量工具之後,更顯過時。
  2. 中國無「角」,這是中、西方數學發展的一個小小分岔,卻造成後來巨大的差異。
  3. 從歷史的教訓得知:「角」的關鍵作用並非大地測量,而是弧弦互算。
  4. 三角從一開始就以實用工具的角色出場,西方文化熟悉這個角色,他們的教材也就傾向實用;我國卻固守理論,遇到沒有「公式」的函數(例如 sin 函數)就不知道該教什麼才好,一味追求三角的恆等式與代數性質。
  5. 我以比較簡明的方式描述了托勒密製作弦表的方法,這種描述可望比較容易在課堂上使用。

我為讀者提供這一篇的全文掃描,並訂正第 46 頁的兩處排版錯誤。但是掃描圖片還是比較難閱讀(解析度無法再高了),推薦大家去找這一期《科學月刊》的紙本來讀(第 657 期,2024 年 9 月),當然最好是能訂閱《科學月刊》!此外,也公佈筆者的原稿如下。

單維彰(2024)九章算術缺少的臨門一「角」:角度、弦表與三角函數的發展。科學月刊,657,42–47。

關於托勒密推導 1 度角之弦長數值(估計值)的方法,在「科普」導向的前文中表達未竟,以下為數學教師同仁勾勒完整的內容。

Chord and Suplementary Chord 首先希望指出:數學老師經常補充的「托勒密四點共圓定理」經常以純數學的面貌登場,用來推論(做證明題),但是它在托勒密心目中的意義卻是計算導向的,用來計算弦長。可以說「四點共圓性質」只是「引理」,托勒密用它來推導真正需要的「定理」,也就是「弦長的差角公式」: \[\text{crd}(\phi-\theta)={1\over2}\left[\,\text{crd}\,\phi\;\text{srd}\,\theta -\text{srd}\,\phi\;\text{crd}\,\theta\,\right]\] 公式中 \(\text{srd}\,\theta\) 表示 \(\theta\) 的補弦; 當兩弦與直徑形成直角三角形時,這兩弦互為補弦,如右圖中的 \(c\) 和 \(s\) 兩弦互為補弦。很明顯 \[\text{srd}\,\theta=\text{crd}(180^\circ-\theta)\] 而這裡就是需要引用「四點共圓引理」的地方。令半徑為單位長,則弦與補弦滿足 \[\text{crd}^2\theta+\text{srd}^2\theta=4\] 所以可以從 \(\text{crd}\,\theta\) 算出 \(\text{srd}\,\theta\)。

雖然托勒密時代還沒有負數概念,但他還是另外獲得了弦長的和角公式 \[\text{crd}(\phi+\theta)={1\over2}\left[\,\text{crd}\,\phi\;\text{srd}\,\theta +\text{srd}\,\phi\;\text{crd}\,\theta\,\right]\] 從而推導弦長的半角公式: \[\text{crd}\,{\theta\over2}=\sqrt{2-\text{srd}\,\theta}\]

托勒密時代的代數方法不足,他沒有導出弦長的三倍角公式: \[\text{crd}(3\theta) = 3\,\text{crd}\,\theta - \text{crd}^3\,\theta\] 這條公式還要再等八百年,才會由伊斯蘭文明孕育出來。因此,托勒密不能透過三次方程的數值解來估計弦長。托勒密手中的工具,只能計算和角、差角、半角的弦長。很明顯的出發點是 \(90^\circ\) 和 \(60^\circ\) 的弦長,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試試看:從 \(90^\circ\) 和 \(60^\circ\) 出發,做相加、相減、折半的計算,無法導致 \(3^\circ\)。因此,托勒密需要引用「古典」知識:正五邊形的尺規作圖法。從作圖的程序,托勒密得以推論正五邊形的邊長 — 令正五邊形的外接圓半徑為單位長,則正五邊形的一邊是 \(72^\circ\) 圓心角所對的弦,托勒密算出 \[\text{crd}\,72^\circ={\sqrt{10-2\sqrt5}\over2}\approx1.1755705\] 轉換成三位六十進制小數就是 \[\text{crd}\,72^\circ\approx1\text{ 又 }10\text{ 分 }32\text{ 秒 }3\text{ 忽} =1.175569\] (《科月》文章的數據有小錯。)以上「分、秒、忽」分別是六十進制第一、第二、第三位小數的位名,也就是說 \[1\text{ 又 }10\text{ 分 }32\text{ 秒 }3\text{ 忽}=1+{10\over60} +{32\over3600}+{3\over60^3}\]

然後,托勒密用差角公式獲得 \[\text{crd}\,12^\circ=\text{crd}(72^\circ-60^\circ)\] 的估計值,再用半角公式可以獲得 \[\text{crd}\,6^\circ,\quad\text{crd}\,3^\circ\] 的估計值。

因為沒有弦長的三倍角公式,托勒密無法從 \(\text{crd}\,3^\circ\) 推導 \(\text{crd}\,1^\circ\)。他採取了一個非常「針對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只對這個特定的數值問題有效,而且只對六十進制的三位小數有效(精確到分、秒、忽)。即使沒有所謂的「一般性」,托勒密的方法卻滿足了特定應用問題的需求,成功獲得了數值解。這一段歷史,實在是「數值分析」的典範!

托勒密真可謂「數值分析」的祖師爺。

持續用半角公式,托勒密可以估計以下弦長: \[\text{crd}\,{3\over2}^\circ,\quad\text{crd}\,{3\over4}^\circ\] 按照「大邊對大角,小邊對小角」的原理,本來 \(1^\circ\) 所對的弦長應該介於 \(\displaystyle{3\over4}^\circ\) 和 \(\displaystyle{3\over2}^\circ\)(也就是 \(\displaystyle1{1\over2}^\circ\))之間,亦即 \[\text{crd}\,{3\over4}^\circ\leq\text{crd}\,1^\circ \leq\text{crd}\,{3\over2}^\circ\] 可是托勒密用幾何方法證明了非常「針對性」的夾擠不等式: \[{2\over3}\,\text{crd}\,{3\over2}^\circ\leq\text{crd}\,1^\circ \leq{4\over3}\,\text{crd}\,{3\over4}^\circ\] 而且恰好 \[{2\over3}\,\text{crd}\,{3\over2}^\circ = 1\text{ 分 }2\text{ 秒 }49\text{ 忽 }48\text{ 瞬}\cdots\] \[{4\over3}\,\text{crd}\,{3\over4}^\circ = 1\text{ 分 }2\text{ 秒 }49\text{ 忽 }53\text{ 瞬}\cdots\] 以上我暫以「瞬」稱呼六十進制的第四位小數。所以,如果取三位有效的六十進制小數: \[{2\over3}\,\text{crd}\,{3\over2}^\circ \doteq {4\over3}\,\text{crd}\,{3\over4}^\circ \doteq 1\text{ 分 }2\text{ 秒 }50\text{ 忽}\] 這樣就把 \(\text{crd}\,1^\circ\) 準到「忽」位的估計值「夾」出來了: \[{2\over3}\,\text{crd}\,{3\over2}^\circ \doteq \text{crd}\,1^\circ \doteq{4\over3}\,\text{crd}\,{3\over4}^\circ\] 注意以上「\(\doteq\)」意思是在三位六十進制小數範圍內相等。於是托勒密獲得以下數值: \[\text{crd}\,1^\circ\approx 1\text{ 分 }2\text{ 秒 }50\text{ 忽}\]

有了 \(\text{crd}\,1^\circ\) 的估計值之後,托勒密用差角公式獲得 \[\text{crd}\,{1\over2}^\circ=\text{crd}({3\over2}^\circ-1^\circ)\] 的估計值,然後持續用和角、倍角公式推算解析度為 \(\displaystyle{1\over2}^\circ\) 且精確度為「忽」的弦表。

最後補充一個歷史細節:托勒密的弦表用「單位、分、秒」三位有效數字表示弦長,並沒有用「忽」。那是因為他假設半徑為 \(60\) 單位。總之,托勒密算出六十進制三位有效數字的弦表。

[ 回上層 ]


Created: Mar 18, 2024
Last Revised: 08/11, 9/26
© Copyright 2024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