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碟編號 | 動作 | 日期 | 內容摘要 | 
	
		| 61 | 
  | 90/12/31 | 廣播導讀:「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7)。(第三章)            
一個好的密碼可以公開其加密的方法,但是若沒有"鑰匙"--即彼此約定的           
方式,是無法解密的。           
            
數學可以證明,單次鑰匙簿密碼法無法被破解。單次鑰匙簿密碼法使用與明文長度相同           
且無意義的字為鑰匙,且每把鑰匙只用一次。但是如此一來,鑰匙簿的製作與發送就會           
變成一件很麻煩的事,戰時並不實用。(邱淑惠) 
 | 
	
		| 62 | 
  | 91/01/07 | 廣播導讀:「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8)。(第三章)                                   
數學的證明有些是證明不可解的,比如古希臘的三大數學難題:三等分任意角、化圓為           
方、倍立方體,後來就證明出其實是不可解的。                                 
                                  
1918 年德國雪畢伍斯發明一部密碼機--「奇謎」,使用電機的方式解決了加密、解密           
的實用問題。(邱淑惠)
 | 
	
		| 63 | 
  | 91/01/14 | 廣播導讀:「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9)。(第三章)            
雪畢伍斯的「奇謎」機中有數個圓盤(編碼器),單一圓盤的轉動相當於單套替代式密碼法。           
圓盤數愈多,編碼的種類就愈多,使用暴力解法破解的可能性就愈低。比如每個圓盤有           
26           
個方位,三個圓盤就有 26*26*26 種。「奇謎」中接線板的設計更增加了破解的困難度。           
(邱淑惠)
 | 
	
		| 64 | 
  | 91/01/21 | 廣播導讀:「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10)。(第四章)                                
戰時德國使用奇謎機,每月會發送一本密碼簿,當日鑰匙不用來加密訊息,而用來加密訊息           
鑰匙,然後訊息鑰匙才拿來加密原來要傳送的訊息。如此一來,每則訊息就使用不同鑰匙           
加密,增加了破解的困難度。不過輸入訊息鑰匙到奇謎機內時,要輸入兩次,以便收信人           
能夠驗證。德國人沒想到"輸入兩次"的這個動作,卻成為後來破解奇謎的           
關鍵。(邱淑惠)
 | 
	
		| 65 | 
  | 91/01/28 | 廣播導讀:「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11)。(第四章)            
英國為了破解德國的奇謎機,成立了位於「柏雷屈里園」的 GC&CS。圖靈在第二次           
大戰的工作,就是尋找另一種跟"輸入兩次訊息鑰匙"沒有關係的破解奇謎的           
方法。           
            
1912 年出生的圖靈 (Turing) 是由奶媽帶大的,這在當時是很普遍的情形。當時遺傳學和           
社會學正在辯論,一個人的健康與智慧是遺傳影響較大,或是環境影響較大。(邱淑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