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通識短篇

所謂教育,就是通識教育。 以專門化知識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是訓練,而非教育。 訓練的價值並不低於教育,但畢竟教育不同於訓練。 數學教育,特別是國民的數學教育,也就是學校裡 1─10 年級的數學課程, 應以通識為其基本的目標。

此頁陳列零散的數學通識短文。 本人另有一份 通識教育 網頁, 陳列以下課程或講談。

曹亮吉

曹亮吉老師是臺灣數學通識寫作的開元者, 也是從數學專業轉入數學教育的一位先行者。 他是《科學月刊》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大考中心」的擘畫者之一。 曹老師於民國 110 年 3 月 17 日辭世,享年 79 歲。 我有好多來不及向他請教的問題,只好帶著遺憾自己走下去了。 [閱讀全文]

潘洛斯、艾雪、與數學真實

西元 2020 年 10 月 17 日,潘洛斯 (Roger Penrose, born 1931) 獲頒 2020 諾貝爾物理獎, 許多數學界朋友與他同喜,因為他在理論物理領域的工作,非常靠近數學。 我個人曾經四次「遇到」潘洛斯,依序是
  1. 西元 1987 年在《矩陣計算》的課程中學到「廣義逆矩陣」(pseudo-inverse), 又稱為「摩爾─潘洛斯逆矩陣」(Moore-Penrose inverse)。 這是一個極簡而有大用的概念,因此成為矩陣計算的核心工具。
  2. 西元 1992 年買了他的書《國王的新知》(The Emperor's New Mind)。 有人將它譯為《皇帝新腦》,但這就失去了原本書名的樂趣; 原本的書名是為了對仗於一則大家都知道的寓言故事:〈國王的新衣〉。 潘洛斯想說的是:
[閱讀全文]

用髮夾 debug 的女人---Grace Hopper 傳記

以設計 GPU 聞名的輝達 (NVIDIA) 在 2021 年 4 月宣布一款新設計的 CPU,取名 Grace; 可參閱新聞〈為什麼推出「Grace」CPU 對於 NVIDIA 而言至關重要?〉 Grace 之名是向第一代女性計算機科學家 Grace Hopper 致敬, 她是一名數學博士,還是美國海軍准將。 我在 1999 年撰寫《計算機概論 16 講》時,順便寫了 Grace 傳記; 因為是網路擴編教材,遣詞相當口語。 後來受《科學月刊》之邀,修訂其文字而刊登於 2005 年 1 月號(第 421 期)。 在我傳送稿件之後,當時的主編(忘記名字)說她讀完一遍, 捨不得結束,立刻從頭再讀一遍。 她感慨地體會了「故事」的價值: 這篇文章讓 Grace 在她心裡重新活過一遍。 科月的版本,在 2012 年收錄於曾耀寰主編的《老師沒教的科學家》,臺灣商務出版。

蹭著輝達的熱點,再次分享這篇網路教材(原稿): BCC16 Pool 3.06 Grace Murray Hopper

湯若望與農曆

從 2020 年下旬到 21 年初,我兩度收到網路上流傳的一則訊息, 開頭是一句涉及部份事實但過度誤導的話:「中國的農曆是傳教士湯若望編著的」。 湯若望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因此就更不應該用這種方式「消費」他。 這樣的說法,對於湯神父的人格與功績,是有損而無益的。 [閱讀全文]

百分比符號的說法與用法

常民無法正確書寫、表達百分比,是我國數學教育未達成「國民素養」任務的一個典型範例。這個項目本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習內容,看來此教學任務並未達到理想的成效。

[閱讀全文]

胡蘭成

這算是一次意外的邂逅。胡蘭成的《山河歲月》打算說一部大歷史,沒料到的是他在這一冊薄薄的大史書裡,給了數學一個至高的地位。書裡還發現張愛玲以數學為譬喻的一段話。

繼續閱讀 ...

推薦學生作品

在我的「文化脈絡中的數學」、「知識寫作」、「中學數學課程」、「數學科教材教法」課程中,不時出現有意思的作業,經當事人(學生)同意之後,推薦於此。
西元 2017--19 年諾貝爾經濟獎與數學的關係
這是張芳淇在 108 學年第二學期為「文化脈絡中的數學」寫的期末報告, 當時她是電機系二年級學生。

數學在經濟學發展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這是陳宜庭在 108 學年第二學期為「文化脈絡中的數學」寫的期末報告, 當時他是經濟系二年級學生。這篇文章講到 1995 年諾貝爾經濟獎與數學的關係。

古算三題
這是廖芷曼在 108 學年第二學期為「文化脈絡中的數學」寫的期末報告, 當時她是土木系三年級學生。 這些題目在參考書中還算常見,但芷曼介紹它們的方式較為可愛。

微積分遺澤
這是許展昱在 109 學年第二學期為「知識寫作與思考」學期作業而寫的專題散文, 當時他是光電系二年級學生。 這位受工程教育的大二學生,已能正確指出微積分的「存在目的」可謂:(一)為了建立與求解微分方程,(二)提供研究幾何的新方法,很值得嘉許。
[ 回單維彰的教育專頁 ]


Created: Oct 9, 2020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0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