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知行識
「知、行、識」是作者建構素養導向之課程設計的核心思想;
對於每一項學習內容,都應該指出學生要知道的概念(知),
能執行的程序、能解決的典型問題(行),以及為什麼要學它的理由(識)。
此架構之所以能支持數學素養教育(同義於:素養導向的數學教育),
是因為它培育一般國民平常就能表現出來的數學知識(知),技能(行),
以及看待數學的態度和鑑賞數學的品味(識)。
什麼是知、行、識?
「知、行、識」不是另外一套課程目標,也不是素養的另一種詮釋,
而是用來設計素養導向之教材與教案的參考架構。
十二年國教總綱的核心素養是一套頗為高明的教育願景,
但是不容易實際作為設計教材教法的指引,
所以數學課程建議使用「知、行、識」三個構念作為教案設計的參考架構。
意思是說,在編撰教材和設計教案的時候,
有意識地思考「知、行、識」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而在教學時(或教學後),
反省是否妥適安排了屬於「知、行、識」的教學活動?
如果能夠兼顧這三方面的目標,則比較容易設計出「理想的」數學教學活動,
也比較容易達成「素養導向」的願景。
以下短文以「負數」的教學為例,說明「知行識」課程架構的用法。
數學語用
數學是一種語言,在很多情況下(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數學),
只要把話都確實說清楚了,數學就做完了。
在數學的教與學過程中所遭遇的障礙,有些是真正的數學概念,
有些只是溝通的問題而已。
這裡舉出一些關於數學話語的例子。
- 「角」的單位
-
有人指責「圓周長公式」與高中「弧長公式」不符合「單位」一致性,
進一步主張國中「弧度」的教學有錯。其實這些指責都是「語言」造成的誤會。
由此可見,準確的語用非常重要啊。
簡單說,議者所謂的「單位」是俗稱為單位的量綱,
而不是測量單位:此「單位」非彼「單位」,
不幸都被說成「單位」,就造成誤會了。
文中介紹兩種測量曲線的工具。
- 國中數學語用商榷
-
最近教育圈「覺察」一個新議題:教師覺察力(teachers noticing)。
這是「識」的相關概念──教師要能覺察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讓學生「有感」?
特別要覺察自己是否說了學生聽過之後無法產生意義(making no sense)的話語?
這個觀念,跟作者從「設計思考」引進「同理心」,請教師站在學生立場想像她/他收到什麼訊息,是一貫的想法。
這篇短文集結作者所覺察的國中階段有待商榷的教學習慣用語。
- 連續函數
-
一位李老師問:像 |x|/x 這種函數,某版高中課本教師手冊說它在 x=0 處不連續,
但某教授在研習時,說 0 不在它的定義域內,所以不討論它在 x=0 是否連續。
怎麼解釋?其實,數學話語經常遇到的像這樣的「小麻煩」,
只是大家若不留意就一晃而過了。
例如有時候書上說 tan(x) 是連續函數,有時候又說 tan(x) 在 x=pi/2 處不連續。
有人說這些是「定義」問題,我倒認為說「定義」太沉重,它只是語言上的約定問題。
- 「負」非「減」
-
民國 110 年 3、4 月連續出版了兩篇呼應「數學作為一種語言」並以「語言」
作為數學的教學切入點的研究論文,其中一篇
〈符號語言學作為數學的教學進路初探—─以負數的概念模型譬喻為例〉
由本人及陳玉芬老師所作。
此文介紹了與數學教學法相關的「符號語言學」概念,
以負數的教學為例,舉出的關鍵點之一是「『負』非『減』」。
- 數學話語/小學四邊形
-
民國 110 年 3、4 月連續出版了兩篇呼應「數學作為一種語言」並以「語言」
作為數學的教學切入點的研究論文,其中一篇是陳嘉皇教授發表的
〈數學學術素養:數學話語在課程與教學上的應用〉。
此文以文獻回顧的方式介紹了「數學學術素養」、「數學話語」、「數學詞彙」
這三個關鍵詞,然後轉以小學四年級「四邊形」單元的教學活動為例,
檢視其實踐「數學話語」的情形。
數學教「識」
數學課堂中「知」與「行」的教學活動,通常份量充足,成效良好。
我國學生在國際評量的平均表現名列前茅,即為明證。
筆者提出幾個課題,試圖為「識」的教學需求與教材教法,舉出一些實例。
其中一個基本課題是「負數」,已經在前文舉例。
- 三角本事 — 弦表:三角函數的真諦
-
拋物線的故事說明古希臘數學「並沒有不重實用」,托勒密的弦表則正面表示古希臘也有「超級實用的數學」。弦表不但是最早的函數觀念,也具體呈現了三角函數的真諦
(sin、tan 等)。作者想說的並不是數學史,而是歷史對數學教育的啟發,特別要闡明「角」與「三角」真正應該學習的素養。
- 拋物線本事 — 文化觀點
-
拋物線的故事,說了再說。這一篇「本事」,藉拋物線這個具體的例子,帶讀者一起想像希臘人的數學具有「酬神」的「實用」價值,由此文化背景的想像,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希臘人堅持「尺規作圖」的理由。這篇「本事」也試圖闡明「拋物線」跟國中、高中數學課程相關的詞彙淵源。
- 負負得正 — 數學文化、CK 與 PCK
-
我尊敬的前輩張進成老師,今年 5 月 17 日在 Facebook「金門高中張進成數學社」再度提起「負負得正」的話題。他「嚴肅地」證明了這個命題,以反駁稍早有人說它「不可證」的看法。即使張老師已經「證成」了這個命題,我還是想再多寫一點:從數學文化說起,然後以此議題為例,銜接主流數學知識 (CK) 與學校數學知識 (PCK),並且分享兩種教學的技術(教法)。
- 由極限計算導數的程序
-
一位高老師問:當 h 趨近於 0,求 (f(x+3h)-f(x))/ h 的極限時,
當學生已經轉換形式為 (f(x+3h)-f(x))/(3h) 之後,
應該要寫 h 趨近於 0 還是 3h 趨近於 0?
這是一個典型「知難行易」的例子:程序性的操作很容易模仿與執行,
但不容易明白「為何要這樣做?」,因此不容易記住,很容易重複犯錯。
- 識能評量──以 7 年級「分數」為例
-
評量是課程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不但反應學生的學習成果,
也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發展的公平性與合宜性。
適當的素養導向評量可落實課綱目標的達成,
它也成為各界關心 108 課綱的一個議題。
本文聚焦於「識」之向度,即對於知識的理解、連結、詮釋的評量,
稱之為「識能評量」。
作者先解釋選取 7 年級「分數」課題作為範例的理由,
然後簡述分數主題的課綱設計理念,藉以提出數學識能評量的規準建議。